妮維雅母公司推出新轉型計劃,投更多錢在優色林和萊珀妮上

記者 | 楊秋月

在2019年迎來新任CEO後,德國消費巨頭拜爾斯道夫集團開始了新的轉型計劃。

近日,今年1月1日履新的拜爾斯道夫集團新任CEO Stefan De Loecker提出了一項名為“C.A.R.E.+”的轉型計劃。公司計劃從2019年開始增加額外投資7000萬歐元(約為5.3元人民幣)到8000萬歐元(約為6.1億元人民幣),以推動新市場發展、創新、數字化轉型以及勞動力開放。

拜爾斯道夫集團由漢堡藥劑師保羅·卡爾·拜爾斯道夫(Paul Carl)Beiersdorf)創立於1882年,是德國知名老牌日化巨頭,旗下包括消費者業務部門和健康護理部門兩大業務板塊。其中,消費者業務部門擁有的妮維雅、舒蕾、優色林(Eucerin)、萊珀妮(La Prairie)等品牌,都為中國消費者所熟知。

但“C.A.R.E.+”主要針對消費者業務部門,改革重點包括加速拓展市場空白點及新業務、加強護膚品類別的投資組合、從消費者參與到業務流程均加強數字化轉型、提升生產力以刺激增長等。

高端護膚品顯著的增長態勢以及消費品市場的快速變化,是拜爾斯道夫集團決心改革的重要原因。“消費品行業正經歷著歷史性的變革,面對新的市場現實和快速的技術發展,集團整個業務模式必須及時適應變化。”Stefan De Loecker表示,公司首要做的就是加大投資力度。

消費者業務部門佔整個集團收入的81%以上,高端護膚品的增長最為顯著。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集團總收入增長2.5%至72.33億歐元,有機增幅為5.45%。其中,消費者業務部門收入同比增長1.6%至58.9億歐元,有機增幅為5%。增長最為顯著的是高端護膚Prairie,銷售增漲高達38.5%。不過,健康護理部門的Hansaplast和Elastoplast疤痕貼品牌表現疲軟,同比下跌1.8%

妮维雅母公司推出新转型计划,投更多钱在优色林和莱珀妮上

由於加大投資力度,拜爾斯道夫集團預計,C.A.R.E.+計劃將導致2019年消費者業務部門的息稅前利潤率下降至14.0-14.5%。而隨著計劃的推行,預計未來消費者業務部門的有機增長率將提高到4-6%,並在2023年之前將息稅前利潤率提高到16-17%。

實際上,拜爾斯道夫集團過往的改革之路並不順利。該集團前任CEO Stefan F. Heidenreich曾在2012年提出過“Blue Agenda(藍色議程戰略)”,專注於新興市場策略轉變、剝離表現不佳的生產線等。但改革成效並不顯著。

2018年上半年,拜爾斯道夫集團還經歷了兩次高層人士變動。2018年2月,集團CFO Jesper Andersen宣佈離職;6月,Stefan F. Heidenreich也與董事會達成協議,於2019年12月30任期屆滿後辭職,如果其繼任者提前到位,Heidenreich也可以提前離職。當時有市場猜測認為,兩次人事變動都因管理層與主要股東出現意見分歧所致。

新的轉型計劃是否能帶領集團消費者業務實現業績突破,並在美容護膚業務上獲得更多市場份額,還有待市場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