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駕護航”加速發展 “輕裝上陣”激發活力

當前,做大做強我省民營企業,實現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陝西實現追趕超越的呼喚,更是陝西經濟獲得強大動力和活力的重要支撐。

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視支持民營企業的成長,各地各部門協作配合共同扶持,廣大民營企業家頑強拼搏,經受市場風雨的洗禮,我省民營經濟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如今,在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保障民生就業、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我省民營經濟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可以用“五六七七九”來概括民營企業的貢獻,即貢獻了5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60%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7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推動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省大力倡導創新創業,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與活力不斷被激發、釋放,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在我省,既有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東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邁科金屬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榮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金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家民營大型龍頭企業,也有一批像西安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骨幹企業,還湧現出了眾多創新能力強、發展速度快的新生代民營企業後備力量。這些在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奮力開拓的民營企業,是我省壯大縣域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中堅力量;是推動產業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中堅力量;是我省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中堅力量;也是我省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我省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堅持加強領導,形成強大合力。省上頒佈了《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辦法》,相繼出臺了《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省政府建立了促進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的綜合協調機制,將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各級黨委、政府加強指導和扶持,形成了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二是堅持全民創業,培植市場主體。目前,我省建立了88家國家級、265家省級眾創空間和“雙創”示範基地;420個孵化基地,31家國家級、68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73家省級星創天地(其中,41家國家級)。創業孵化體系的建立為促進全民創業、提高企業成活率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了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三是加強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集聚。2018年,全省198個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入駐企業總數達10023個,實現工業總產值11606.44億元,同比增長9.42%;營業收入達12018.37億元,同比增長12.44%;利潤總額800.10億元,同比增長19.2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57.55億元,同比增長10.22%;實繳稅金507.88億元,同比增長15.18%。縣域工業集中區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提升縣域經濟的發展質量與核心競爭力。

四是堅持科技創新,轉變發展方式。2018年,全省“軍轉民”企業突破300家,產值過億元的達80多家,“民參軍”單位總數達700多家,軍民融合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二位。全省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3440家,評定的陝西名牌產品裡中小企業佔85%,民營科技企業成為我省上市企業的主力軍。

五是聚焦難點痛點,突破瓶頸制約。近年來,各級財政扶持中小企業專項資金達20多億元,省級財政建立的融資擔保機構和再擔保公司資本金規模將擴大到200多億元,引進各類人才1.3萬人,將緩解企業發展的資金和人才制約。

六是加強體系建設,優化發展環境。中小企業創業培訓、信用擔保、信息服務、科技創新等體系建立完善,在促進創業、加速培育、推動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推動民營經濟

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2018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省民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若干意見》進一步明晰了我省民營經濟發展的思路和目標:要繼續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作為重要戰略任務,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時提出的“落實基本經濟制度,引導各類所有制經濟健康發展”要求,深刻領會“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的精神實質,緊緊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方面”政策舉措,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轉型發展為重點,以壯大市場主體為目標,以強化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保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力爭到2020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佔GDP比重達到58%左右,民營市場主體超過300萬個,真正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湧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為譜寫陝西追趕超越新篇章再立新功。

《若干意見》提出,精簡優化涉企審批事項和各類收費。積極推行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制度,加快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大幅度減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2018年年底前,省級設立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實現“零收費”。嚴格落實全面推開資源稅改革措施,將全部資源品目礦產資源補償費率降為零。進一步規範中間環節、中介組織行為,堅決杜絕中介機構利用政府影響違規收費,鐵腕取締各種形式的亂攤派行為,最大限度地減輕企業隱性負擔。

《若干意見》提出,全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省將不斷優化金融機構服務,加強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評估工作,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掛鉤,將小微企業貸款佔比等與內部考核、薪酬掛鉤,著力解決給民營企業不敢貸、不願貸的問題,爭取3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嚴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諮詢費等,清理不必要的“過橋”環節,嚴查通過“以貸轉存”“存貸掛鉤”等方式變相提高貸款利率的問題。著力完善融資擔保體系。省級各類融資擔保公司註冊資本在現有基礎上,力爭2019年達到100億元以上,再擔保公司要多渠道融資,力爭2020年達到100億元以上。

我省將加快設立民營企業紓困基金。組織開展民營企業專項救助行動,省級通過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參股10億元,聯合省內國資平臺、券商、金融機構等共同發起設立規模50億元的民營企業紓困基金,對遇到短期流動性問題、具有市場前景且信用良好的省內民營企業進行財務救助,重點支持省內產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民營企業渡過難關。各市(區)要結合財力情況,積極幫助民營企業紓困,化解本區域骨幹民營企業的流動性風險。

《若干意見》提出,切實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堅決落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財產權政策措施,按照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的原則,依法決定是否對涉嫌違法的企業和人員財產採取相關強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我省將建立完善民營企業訴求受理處置反饋工作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轄、分級負責”以及“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原則,積極受理企業訴求,及時向企業反饋辦理情況。組織開展“化解產權糾紛”行動,重點解決“新官不理舊賬”問題,依法處理產權糾紛案件和歷史遺留問題,讓企業家放心發展、放手發展。

“真金白銀”支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若干意見》提出,圍繞重點產業推進轉型升級。通過實施推進“雙創”催生一批、招商引資落地一批、深化改革激活一批、加強配套帶動一批、強力改造提升一批等“五個一批”工程,加快培育更多的民營市場主體。重點圍繞我省確定的大數據、新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航空裝備、煤化工等14個產業,積極推進民營企業“千企示範、萬企轉型”行動計劃和“互聯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行動計劃,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數字家庭、信息消費等產業,進一步做大現代物流、遠程教育等民營經濟規模,推動民營經濟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我省將設立10億元的陝西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獎勵資金,主要用於中小企業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和各市、縣支持中小企業開發新產品、提升裝備水平等的獎勵。中小企業符合《陝西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指導目錄》的新建項目,對其購置的關鍵、核心設備投資在300萬元以上,按實際購置金額的5%至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我省將引導民營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持民營企業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承擔國家、省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和創新平臺建設,對成功組建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補助獎勵,對認定的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給予1000萬元獎勵。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鼓勵省內各類創新載體、創客空間向民營企業放開,費用低價從優甚至免費。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作用,擴大向民營科技型企業投資比例。支持民營企業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對就地成功實施轉化的重大科技成果實行雙向補助,根據產業化規模和納稅總額,給予成果供給方和吸納方總額合計30%、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的後補助或貸款貼息。對新認定的民營科技型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推動50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開放共享,支撐科技型民營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我省將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圍繞骨幹龍頭企業,積極開展協作配套專項行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民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從2019年起,對列入國家“專精特新”的企業每戶獎勵50萬元。

減負讓民營企業“輕裝上陣”

民營企業“輕裝上陣”,才能實現快速發展、高質量發展。為此,省上精心組織實施針對民營企業的減負行動。

精心組織實施企業減負行動,全面落實減稅免稅政策。嚴格執行國家已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推進增值稅等減稅舉措,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普惠性免稅政策,確保實質性降低民營企業負擔。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實際稅負分別降至5%和10%。同時進一步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將年應納稅所得額由原來的不超過100萬元,提高至不超過300萬元;將從業人數由原來的工業企業不超過100人、其他企業不超過80人,統一提高至不超過300人;將資產總額由原來的工業企業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不超過1000萬元,統一提高至不超過5000萬元。調整後的小型微利企業將覆蓋95%以上的納稅人,其中98%為民營企業。

對民營企業發生的符合規定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下大氣力降低社保繳費費率,允許困難企業暫緩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確保企業社保費實際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相信隨著一系列有利於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的實施,必將激活我省社會創新創業的潛力,進一步推進全省民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為陝西實現追趕超越注入強大的動力。(記者 沈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