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麻”而動,工業大麻究竟有什麼炒的?

工業大麻的火爆,讓A股的順灝股份(002565.SZ)頃刻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股價從1月不到的4元,狂翻超過5倍,一度超過22元。不僅如此,龍津藥業(002750.SZ)、紫鑫藥業(002118.SZ)、康恩貝(600572.SH)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都因涉及“工業大麻”概念或業務,均在牛市中一路高歌猛進。

大麻股的“暴走”,也讓業界“爆炒”頻現。如金鷹股份(600232.SH)主要業務是經營麻、毛、絲、絹紡織機械成套設備的製造和銷售。但就因為帶一個“麻”字,結果也被當成工業大麻概念股來炒。3月20日至22日三個交易日,金鷹股份連續拉出三個漲停板,無奈之下,公司23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業務與工業大麻無關。

聞“麻”起勁,工業大麻“爆炒”,那究竟什麼是大麻、資本市場到底為什麼會陷入狂熱?這些問題或許唯有系統分析後,才能真正看清。

1)工業大麻炒的是大麻二酚(CBD)

我國傳統將大麻分為毒品大麻和工業大麻,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其含致幻成分四氫大麻酚(THC)是否低於0.3%。目前我國只允許種植及加工THC含量小於0.3%的工業大麻,且整個過程受到嚴格監管。

廣義來說,工業大麻的有包括煉油(大麻籽)、紡織(大麻莖)、造紙(大麻莖)等在內的多種用途,是經濟價值較高的一種植物。我國傳統也是大麻種植大國,尤其是利用大麻莖的紡織及造紙業較為發達。然後,最近的大麻風與上述用途幾乎毫無關聯,而這秘密就是大麻花葉當中。

大麻能產生100多種的化合物,統稱“大麻素”,大部分都在花葉中。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即有致幻功效的四氫大麻酚(THC)和無致幻功效的大麻二酚(CBD)。而最近這陣風,就是衝著CBD刮的。

2)CBD市場前景廣闊,前途不可限量

從CBD的用途看,可以分為醫用和消費兩類。

從醫療領域來看,CBD具有控制癲癇、鎮痛(潛在芬太尼、嗎啡的替代品)、抗焦慮(補足內源性大麻素缺失,降低抑鬱症病人的焦慮情緒)、控制帕金森等效果。更多關於CBD的應用也在研發當中。去年美國食藥監局(FDA)就批准了GW Pharmaceutical治療癲癇的藥物Epidiolex,而這款要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CBD。

單以癲癇為例,全球約有5000萬癲癇患者,是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每年有240萬人被確診癲癇。CBD不僅對常見癲癇有療效,還能有效控制小兒嚴重癲癇(如Dravet綜合徵、LGS綜合徵),而這類癲癇此前通常沒有較好的治療手段。僅控制癲癇一項已具有較高經濟價值,更不用說其對帕金森等醫療難題的潛在療效。

消費領域潛力更是無法估量。由於CBD能幫人放鬆、緩解肌肉痠痛及痙攣,且沒有成癮性及明顯的副作用,將CBD作為添加劑應用於消費領域是CBD發展的一大方向。目前,將CBD作為添加劑的食品、飲料、護膚品都已有產品問世。橫跨食品及日化兩大市場,且暫無有力的替代品,這讓CBD的想象空間被極大地放大。目前可口可樂、百威英博、沃爾瑪等多家行業巨頭投入數十億美元針對CBD進行產業佈局。

2018年,全球合法市場約為120億美元。隨著現有市場合法化進程的推進,2025年合法市場規模可達到1,66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高達190%。且這並未考慮CBD在中國等其他較大市場的完全合法化,更未考慮CBD尚未完全確定的療效。一旦CBD被證實對帕金森等病症有確切療效,很有可能在現有市場規模的基礎上帶來數千億美元的增量。

3)受惠解禁,大麻火越燒越旺

由於THC和CBD化學式極其相近,在歷史上還曾一度被認為是同一種物質,因此CBD一直在大多國家的受控藥物名單中,甚至被當做毒品看待。隨著化工科學的發展,已經證實CBD並無成癮性,且現有技術水平能將THC與CBD分開,各國關於CBD的解禁潮就開始了。

2018年,美國《農業法案》通過,CBD在全美50個州合法化。2018年7月,加拿大政府通過“C-45號大麻法案”。除美國和加拿大外,英國、以色列、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紛紛於2018年年底開始對大麻做出不同程度的解禁。

政府動作快,業界當然也不會錯失良機。

2018年年底,加拿大大麻生產商Tilray宣佈,已與百威英博(AB InBev)簽署研究合作伙伴關係,計劃投資5000萬美元研究注入THC和CBD的飲料。同年,萬寶路和奧馳亞集團宣佈,他們以18 億美元購買了加拿大大麻上市公司Cronos Group 45% 的股份,並有可能在未來5 年內增持至絕對控股的55%。可口可樂也宣佈與Aurora展開合作,聯合研發大麻飲料。

大量關於CBD利好消息傳來,業界紛紛表示應把2018年作為CBD元年。然而,就在大家還沉浸在將2018年政策解禁中時,中國國務院和美國FDA又發佈了兩個重大利好。

中國國務院4月1日宣佈將把強效阿片類藥物芬太尼的所有變異列入受管制品種目錄。作為同樣有鎮痛作用的CBD,由於沒有芬太尼的諸多副作用,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極大地替代芬太尼等鎮痛藥在臨床使用。

另一枚更大的炸彈來自美國。美國FDA於4月2日發佈公告,表示將於5月31日召開聽證會,就將CBD作為添加劑的合法化進行討論。這一公告被認為是FDA關於CBD全面合法化的風向標性事件,是整個大麻行業的重大利好。一旦聽證會效果積極,最快甚至年內即可出臺相關法規,全面允許CBD作為添加物添加進消費品,屆時行業天花板將被極大提升。要知道,美國2018年剛剛發佈CBD合法化法案,2019年上半年即開展CBD作為添加劑的聽證會,其速度之快令人乍舌。有了這樣的鋪墊,後續的CBD應用速度很可能超過此前所有人的預測。

4)香港對標企業值得關注

受惠於大麻相關政策的鬆動,北美和大麻相關的上市公司普遍在2018年迎來了一波暴漲。與北美諸多上市公司不用,縱觀港股公司,僅美瑞健康國際(02327)與雄岸科技(01647)兩家大麻概念股。與A股多集中於產業鏈上游的種植環節不同,港股兩家公司都在試圖進行全產業鏈佈局。

4月5日是清明節小長假的第一天,可能很多人都開始了自己的出行計劃。雄岸科技則是低調發布公告,稱在黑龍江取得大麻種子繁育;大麻種植;CBD提取;食品、飲料、保健品及化妝品原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檢測服務;商品進出口服務等多項經營許可。雖然由於假期關係,這份公告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但這是實實在在的一份深水炸彈,這意味著雄岸科技已經在政策法規層面打通了從大麻育種到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且同時佈局CBD醫用和消費兩大用途,潛力自不用說。

總之,大麻炒的就是CBD,且隨著行業的發展成熟,很可能有其他利好出現。密切關注政策動向,針對如雄岸這樣有全產業鏈佈局的企業,在大漲前提前進行投資佈局,才是聰明投資者應該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