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之下,誰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梯隊的領頭羊

世界知名互聯網和科技公司中,最知名的莫過於美國的FAANG了。FAANG分別指的是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消費電子巨頭蘋果Apple、在線零售巨頭亞馬遜Amazon、流媒體視頻服務巨頭奈飛Netflix和搜索巨頭谷歌Google。

得益於中國持續的經濟增長和巨大的人口紅利,也誕生了一大批知名度很高的互聯網公司,其中就有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而在BAT之外的互聯網陣營呢,誰會成為第二梯隊的領頭羊?

BAT之下,誰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梯隊的領頭羊

美國互聯網五巨頭FAANG

在2015年8月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高峰會上,有專家首次提出了TABLE的概念:“我們認為未來幾年會出現‘TABLE’,騰訊、阿里巴巴、百度,LE是樂視,從BAT到TABLE是中國互聯網格局變化的大事。”甚至就連《胡潤百富榜》的創始人胡潤也表示看好樂視:“工業4.0時代,大家都認為BAT應該是贏家,但是除了BAT以外還有誰呢?我覺得樂視是其中一個。”然而時過境遷,隨著賈躍亭的出走美國和樂視的垮臺,回過頭來再看所謂的TABLE概念,感覺就像一個笑話(某些磚家太不靠譜了)。再後來,陸續有ATM、TMD、BATJ和BATM等的提法,其中ATM指的是阿里巴巴、騰訊和螞蟻金服,TMD指的是近兩年崛起的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BATJ指的是BAT和京東,而BATM則指的是BAT和今年在港上市的小米。

BAT之下,誰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梯隊的領頭羊

BAT三巨頭

不同的叫法說明人們對互聯網第二梯隊的排序認知有了分歧。那麼在這些有潛力的小巨頭中,誰才有資格坐上互聯網第四把交椅。這裡不妨來分析一下。

1. 金融服務巨頭螞蟻金服

螞蟻金服在2018年6月份的新一輪融資後,估值達到了1500億美元,遠遠超過了第一陣營中的百度。不過人們在看待螞蟻金服時更願意把它看做阿里系的公司,而不是一家獨立的互聯網巨頭。

2. 消費電子巨頭小米

僅成立八年就成為世界第四大智能手機廠商,世界第一大消費級IOT公司,並有望在今年進入世界五百強,小米的潛力毋庸置疑。小米也是少有的不依賴於BAT勢力而獨立成長起來的巨頭,在中國十分罕見。目前小米的市值約480億美元,超越京東成為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3. 電子商務巨頭京東

京東在2018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位列第181位,在中國企業500強中位列第42位,在中國互聯網企業中排名第一。目前因受劉強東事件京東股價大幅震盪,市值跌至400億美元以下。但未來仍然是最具實力的互聯網巨頭之一。京東的最大股東是手持18%股權的騰訊,名副其實的騰訊系公司。

4. 生活服務電商巨頭美團

被稱為八爪魚的美團預期將在9月20日登陸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按照招股價區間(每股60港元—72港元)計算,美團估值介於455億美元至547億美元之間,與小米相當。不過目前股市低迷,其上市後的股價走向很難預測。和京東一樣,美團也是騰訊系公司,騰訊持有美團20%左右的股權。

BAT之下,誰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梯隊的領頭羊

互聯網新貴頭條張一鳴、美團王興、滴滴程維

5. 個人出行巨頭滴滴

滴滴出行是網約車領域的頭號玩家,在今年三月份時已傳出其估值達到了600億美元。不過受頻繁的惡性事件影響,其公眾形象已跌落谷底。滴滴和美團一樣,都是用持續的燒錢模式來換取的市場份額,經營至今尚未盈利,僅在上半年的虧損就達到了40億元。滴滴的股權結構是互利網巨頭中最為複雜的,未來的發展必然受各大資本方影響,前途不明。

6. 信息流服務巨頭字節跳動

有傳聞稱,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母公司)在8月份以75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融資。手握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悟空問答、抖音等多款重量級應用,字節頭條已成為微博和騰訊最強大的對手。

7. 電子商務平臺拼多多

你可以看不起拼多多,但你卻無法忽視它。拼多多於今年7月上市,目前市值約200億美元。拼多多猶如一夜爆紅的網紅,如能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在兩年內超越京東並非痴人說夢。不過拼多多需要注意其野蠻成長背後的假貨、水貨等負面評價,改變人們對其“消費降級”的認知。騰訊同樣也是拼多多的最大結構股東。

BAT之下,誰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梯隊的領頭羊

拼多多黃錚

總結一下,共有七家公司具有相當的實力爭當互利網第二陣營領頭羊。實際上,位列第一梯隊的百度目前市值不足800億美元,與阿里和騰訊的差距越來越大,其地位已岌岌可危。已上市的小米和即將上市的美團儘管受資本市場的影響,股價會有所波動,但從長遠來看,都具有千億美元市值的潛力。此外,京東、美團和拼多多都是互聯網巨頭,卻只能被稱為騰訊系公司,地位難免有些尷尬。美團和滴滴儘管已是各自領域的頭部玩家,奈何用錢燒出來的市場地位並不牢靠,盈利同樣也遙遙無期。滴滴、頭條和拼多多受市場情緒和監管影響,業務不穩定性也較大。至於如何給他們排次序,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僅就現階段而言,以上的順序基本代表了本文作者的觀點。未來兩三年後發展將會十分關鍵,誰能取代百度改變目前的BAT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