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長李東昇:大同市雲岡區在“變”中“定位”新發展

區長李東昇:大同市雲岡區在“變”中“定位”新發展

2018年,大同市行政區劃正式調整,撤銷城區、南郊區、礦區、大同縣,設立平城區、雲岡區、雲州區。行政區劃調整對於城市發展有哪些影響?調整後的城市應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此,大同市雲岡區區長李東昇做客新華訪談,以行政區劃調整後的新雲岡為例,講述雲岡將如何在“變”中找準發展“座標”,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區長李東昇:大同市雲岡區在“變”中“定位”新發展

新華網:2018年5月,大同市行政區劃正式調整,這種調整對於雲岡來說意味著什麼?

李東昇:區劃調整為雲岡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發揮了“1+1+1>3”的效果。

2018年5月,根據大同市行政區劃調整,雲岡區“誕生”了。她是由原南郊區主體、礦區和城區部分組成。

這種區劃調整並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區域融合發展,破解了以前城區、礦區、南郊區職責權屬不清、交叉重疊以及城區範圍窄小、礦區“有天沒地”等難題。原來的區域合併後優勢互補、補齊短板,為雲岡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發揮了“1+1+1>3”的效果。

區劃調整對雲岡區來說,可以說是挑戰與機遇並存。

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思想融合、工作統合、力量聚合,確保了經濟發展不停步、安全生產不缺位、民生工作不斷檔,實現了“人心不散、工作不斷、秩序不亂、發展不停”的既定目標。

從戰略佈局看,區劃調整也將進一步優化雲岡區城市空間佈局,為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拓展空間。我們正在逐步完善城市發展規劃,提出了“四區振興”發展思路,加快建設平旺地區、口泉地區、雲岡新區、恆安新區,努力打造大同市西部副中心。

區長李東昇:大同市雲岡區在“變”中“定位”新發展

新華網:抓住區劃調整這一機遇,雲岡區將打造哪些特色讓大家認識這個“新”區?

李東昇:雲岡將打造區域形象“三大名片”。

雲岡區將全面建設現代工業示範區、都市農業示範區、旅遊產業示範區、商貿服務示範區、城鄉融合示範區、平安建設示範區,全力打造大同市西部副中心。

在此基礎上,我們也一直在明晰屬於雲岡區的特點和優勢。雲岡區工業實力雄厚,同煤集團等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均在雲岡轄區內;文旅資源獨特,有云岡石窟、“萬人坑”遺址紀念館等著名景點,還有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價值的禪房寺磚塔、焦山寺石窟,藝術價值高的張留莊秧歌、雲勝鑼鼓、郊城道琴等民俗文化。此外,交通優勢和成熟的商貿產業都是雲岡發展的優勢亮點。

依託這些優勢,雲岡區將打造區域形象“三大名片”:一是以煤炭為龍頭、依託煤炭深加工、煤化工、煤電一體化、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群,打造以七大產業集群為核心體系的產業名片;二是整合區內旅遊資源,打造以雲岡石窟、焦山石窟為代表的全域旅遊文化名片;三是對接“大企大校大院大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程度,推進“吾悅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依託華億、府西、佳家瑪、嘉禾眾美等商貿品牌,打造以平旺地區為中心、恆安新區和口泉地區為兩翼的開放名片。

區長李東昇:大同市雲岡區在“變”中“定位”新發展

新華網:明確方向之後,雲岡區將開展哪些重點工作?

李東昇:雲岡區將堅持“五個牢牢抓住”,突出佈局十大工程。

如果說2018年是雲岡區發展的“開元之年”,那麼,2019年將是雲岡奮力開創新局面的一年。

這一年,我們將牢牢抓住項目建設這一推動經濟發展的牛鼻子,牢牢抓住民生需求這一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牢牢抓住生態建設這一工礦區最急需補齊的短板,牢牢抓住改革開放這一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一招”,牢牢抓住城、礦、鄉融合發展這一得天獨厚的新優勢,突出佈局十大工程。

區長李東昇:大同市雲岡區在“變”中“定位”新發展

如今,90萬雲岡兒女步入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伴隨區劃調整、深度融合,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區域人才、技術、產業等優勢將會充分發生“化學”反應,“裂變”出新的動能,更好地發揮雲岡區的整體比較優勢,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做大做強,為雲岡區實施“轉型升級、振興崛起”打開廣闊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