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存滿了,怎樣才能取好蜜不影響蜂群?

李依舅


想要取蜜而不影響蜂群,需要注意兩點,

取蜜時間和取蜜方法

1.【取蜜時間】

一般情況下,只要蜜源充足,蜂蜜儲存蜂蜜多的時候就可以取蜜。不過每個季節的情況都不一樣,需要注意分寸和方法。

春季,蜜源植物增加,蜜蜂開始大量繁殖,這個季節取蜜要早,避免蜂蜜儲存過多,降低蜜蜂的積極性。

夏季分為兩個時間段,夏初和夏末。夏初的蜜源還會增多,做好及時及時取蜜,提高採蜜能力。夏末的蜜源會有所減少,需要降低採蜜頻次。

秋季蜜源會短期增加,蜂蜜會上量,但考慮到蜂蜜的秋季繁殖和過冬蜂蜜儲備,蜂蜜的採集在秋季進行兩次左右即可。

冬季,大部分地區的蜜蜂都要過冬,要吃秋季儲存的蜂蜜。

2.【取蜜方法】

現在活框養殖居多。

a.取框,要輕、穩,抖動也穩;

b.切封蓋,切的時候要保持平整;

c.搖蜜,搖動搖蜜機把手,從慢到快,再從快到慢,把一面搖淨再換一面。換面時只要兩手將脾抽出,交叉對調插入巢脾籃內即可。

以上是取蜜需要注意的點,希望有所幫助。

有些方面經驗的讀者,也可以評論留言,完善取蜜需要注意的地方,共同提高取蜜的效率。





賣山大叔


取蜜蜂群都會受到影響

不管是什麼養殖方法,我去取蜜的過程會打亂蜜蜂正常的生活,所以我們取蜜不管是用什麼方式,哪種飼養方法,都會對蜜蜂的生活有影響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取蜜的時間和方式來儘可能的減少對蜂蜜的影響。

蜂蜜的形態

如果我們說蜂蜜已經滿了,這裡的滿也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成熟的滿,也就是蜂蜜已經封蓋;另一種是未成熟的滿,這種是指蜂蜜還沒有封蓋。那麼我們就從這兩種形態來儘可能的不影響蜂蜜質量進行取蜜。一般意蜂是可以完全封蓋取蜜的,而中蜂有一部分是蜜子共存,而且整張巢脾封蓋的並不多,在沒有使用繼箱或者淺繼箱的情況下,難免有部分未封蓋的蜂蜜。我們就這兩種情況來根據不同的養殖方法進行取蜜。

養殖方式

第一:活框養殖

如果我們是活框養殖,想要蜂蜜的質量高,而且對蜜蜂的影響小,蜂部落認為在傍晚的時候取蜜比較好,因為傍晚的時候取蜜後進入夜間,蜜蜂是不會採蜜的,這樣對蜜蜂採蜜沒有多大影響,而蜜蜂也經過一夜的調整,回到正常狀態。如果我們取蜜中包含了部分未封蓋的蜂蜜,那麼最好是在早上的時候取蜜,因為這個時候蜜蜂還沒有開始採蜜,夜間經過了處理,蜂蜜質量會更好,但是對蜜蜂白天採蜜有影響,所以是要減少對蜜蜂的影響還是要渠道更好的蜂蜜,我們需要進行權衡。

第二:土法飼養

其實相對來說土法飼養的蜂蜜,相信的人是非常多的,而且沒有水蜜與成熟蜜的說法,很多朋友都是隻要看到土法飼養的蜂群,馬上就認為是最好的蜂蜜,就算養蜂人說蜂蜜要封蓋,很多消費者還是不相信,所以對於這種情況而言,如果是應消費者需求進行取蜜,那就隨時取蜜,如果想要取到好的蜂蜜,還是應該參照活框養殖的取蜜時間。


蜂部落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存滿是什麼概念,如果蜜把蜂巢裝滿了,外面如果還有蜜源,蜜蜂會一直加高蜂巢,如果外面的蜜源很少了,那麼蜜蜂就會給蜂蜜封蓋,封蓋完後就是成熟蜜,一般蜂蜜到博美度40度,41度以上才可以搖蜜,一天一搖的那種是水蜜,一般都加工廠收走了。

意蜂一般是用離心搖蜜機搖蜜,這個很簡單,割掉封蓋,放進搖蜜機,逆時針高速旋轉就可以把蜂蜜搖下來,然後簡單過濾裝瓶就可以零售了。如果沒有沒有銷售渠道,那麼賣給中間商也就是二手商販。

中蜂現在一般也是離心搖蜜,但是也還有用物理壓榨機壓蜜的,這屬於老老式的辦法,效率不高,也破壞蜂巢,對蜜蜂本身也是一種損害。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直接整塊蜂脾割成幾塊一起出售,這種也是很方便,對自己來說減少工作量,對顧客來說營養價值高,雙贏,有些顧客是很喜歡連巢一起吃的。

以上就是取蜜的三種辦法,希望對你有用





育蜂人養蜂場


蜂蜜存滿了,怎樣取蜜不影響蜂群,這是一般養蜂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


像取出純淨優質的蜂蜜而不影響蜂群,要做的就是把蜜脾和子脾分開,把蜂群分為產蜜區和產子區。產子區放蜜脾,產子區放蜂王。這樣蜂王在產子區專心產子,取蜜時,就只拿出蜜脾就可以了,不用驚擾產子區的蜂王。也不會因為取蜜而傷害了子脾。

把蜜脾和子脾分開的方法就是用隔王板。根據蜂群強弱,可以用不同的隔王板。

如果蜂群能達到七八脾以上,可以用橫式隔王板架繼箱。在下面巢箱裡留五六脾左右的子脾,蓋上隔王板,然後放繼箱圈,把多餘的老巢脾放在繼箱圈裡作為蜜脾。隔王板是竹製柵欄,能阻止蜂王出入,但工蜂可以正常出入,上面的蜜脾裡蜂王就不能過來產子,工蜂就能把蜂蜜搬運上來,釀造出大的蜜脾。這樣一次取蜜的數量大,純淨優質,也不會傷害,驚擾到蜂群。是增產增收又能加速繁蜂的好方法。

但是如果蜂群數量不夠,難以架起繼箱,可以用一種豎式的隔王板。這種隔王板直接插在巢箱裡,不用架繼箱,一邊放子脾,一邊兒放蜜脾,還是分成兩個區域,也能產出蜜脾的。

但是有些中蜂似乎不接受這個方法,不願意把蜂蜜放入另一邊的蜜脾儲存。

所以就有一種格子蜂箱,架淺繼箱的方法。上面蜜脾的蜂巢空間可以調控,能夠縮小,蜂數不足,也能生產出成熟的蜜脾。

這種蜂箱對於不能養出強盛蜂群的人來說是十分成功的方法。

所以,根據自己蜂群的狀態,選擇合適的方法,做到子脾蜜脾分開,就能夠產出優質蜂蜜,又不影響蜂群的。



追花精靈


為了在蜜蜂養殖中獲得大量蜂蜜,一些朋友通常採取過多的蜂蜜來實現,最後採蜜後沒有妥善管理,最終導致一個較弱的群體,甚至逃走;有的朋友為了讓群體有足夠的食物,使用了一種長期的滿足。不帶蜂蜜養的。蜜蜂,但最終發現了問題,即使不是很長一段時間,蜂蜜的數量並沒有增加很多。可見蜂蜜還是要注意一定的技巧,服用太多不好,長期不服用不好,要注意正確的時間。過量的蜂蜜提取和長期蜂蜜撤回對群體的影響是什麼?

讓我們先來看看蜂蜜的過剩:我們常說的是,不留口糧就吃完蜂蜜。這種方法不是不可取的,而是分時間的,如果是在蜜月期,在早上這是可行的,因為蜂蜜的外部來源是豐富的,下午蜜蜂可以採摘大量的花蜜,可以維持蜜蜂的生命。

但是,如果蜂蜜的外部來源稀少,我們使用這種方法提取蜂蜜,如果沒有適當的管理,對蜂群的影響將是巨大的。因為很多朋友沒有獎勵餵養蜜蜂的習慣,蜂蜜就會在缺少蜂蜜的情況下被沖走,蜜蜂很難在外面找到蜂蜜的來源,所以出現了蜜蜂飢餓的現象,大量蜜蜂餓死,蜂王停止產卵,群體強大。成了一個弱勢群體,一個嚴重的集體沉沒或逃離。因此,蜜蜂缺乏蜂蜜時,應注意蜂蜜的餵養。

讓我們來看看不吃蜂蜜的長期影響:對於蜜蜂群體來說,似乎長期的食物不足有利於養大蜂群。但事實上,相反地,很多朋友很久沒有注意到蜜蜂不吃蜂蜜了,不管是一年還是兩年後,很難得到很多蜂蜜,甚至出現蜂群衰弱的現象,甚至出現蜂群消失的現象,尤其是中國人。蜜蜂這種現象最為明顯,那麼為什麼再次出現這種現象呢?

第一:蜜蜂的習性:無論是中國蜜蜂還是意大利蜜蜂,事實上,這兩種蜜蜂的習性是相似的,這裡幾乎指的是條件,即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發熱條件是相同的,但是它們之間存在差異,中國蜜蜂比意大利蜜蜂強,如果長期不到殖民地。蜜蜂比蜜蜂更容易受到蜜蜂的傷害。

蜜蜂發熱的情況:蜂蜜實際上是蜜蜂發情的主要因素。一般情況下,蜜蜂發燒的條件是巢內溫度過高,大量過剩的餵養蜜蜂,過多的蜂蜜儲備。巢內高溫通常是蜜蜂數量多於脾的標誌,而要在蜂群中產生大量的蜜蜂,需要在蜂群中充足蜂蜜,而蜂蜜數量的增加則會降低蜂王的產卵位置,最終的結果是大麻木。ER的閒置工作蜜蜂,然後作出蜜蜂分工。

因此,在蜜蜂的熱量出現的幾個條件下,蜂蜜的充足儲備是首要條件。尤其是中國蜜蜂,中國蜜蜂的群體不會無限擴大,在某種程度上是蜜蜂的分裂,蜜蜂在分離時就會分開一頓飽餐,然後分開,並且大量的蜂蜜佔據巢穴,這個群體仍然有熱量分佈。在條件上,蜜蜂有一個連續的分裂,最後一個強大的群體經過多次分裂的蜜蜂。然後它變成了一個弱勢群體。由於採食能力的下降,蜜蜂不得不吃掉蜂蜜,最後蜜蜂吃掉了蜂蜜。

總而言之,吃太多蜂蜜沒有好處,而我們想不吃很長時間就吃很多蜂蜜的想法行不通。蜜蜂部落在農業上也發現,特別是在農村,中國蜜蜂一年可以採蜜兩次,很多朋友相信每年一次的神話,最後到一年沒有多少蜜蜂可取,而且蜜蜂數量也很多,群體很難生長,而且最終很難成功繁殖。因此,在養蜂過程中,應注意蜂蜜的提取問題。如果我們要過量提取蜂蜜,我們必須有一個科學的管理方法,不採取它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我們不把它帶上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就不會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高的產量。


戶外打野娃


直接割靠上框梁的一部分封蓋子蜜,這樣不傷蜂,無影響蜂群活動,但失去了巢房


黃氏中蜂


蜂蜜雖然滿了,但是主要還是看蜜蜂群勢的強弱,強群的話,外在條件蜜源又充足,可以取蜜,不影響蜂群。如果弱群,想取蜜的話,最好錯脾的方法,採取一部分蜂蜜,預留部分蜂蜜,保證蜂群正常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