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學知識轉移能力:中國29所躋身50強,浙江大學排名第1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以下簡稱泰晤士)的2019年經濟蓬勃發展地區大學排名中,

企業經費(知識轉移)是衡量指標之一。在該指標下,有6所大學以滿分登榜,分別是:中國的浙江大學、土耳其的安納託魯大學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阿聯酋哈里發大學、俄羅斯的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南非的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以下為該指標下排名前20的大學:

世界大學知識轉移能力:中國29所躋身50強,浙江大學排名第1

世界大學知識轉移能力:中國29所躋身50強,浙江大學排名第1

世界大學知識轉移能力:中國29所躋身50強,浙江大學排名第1

100強中近半數來自中國

此次排名共有442所大學上榜,其中中國104所,包括中國內地72所,中國臺灣32所。數量位居第一。印度49

所上榜,位居第二。巴西36所上榜,位居第三。

世界大學知識轉移能力:中國29所躋身50強,浙江大學排名第1

在企業經費專項排名100強中,有47所來自中國;有29所進入前50。可以看出無論是質量

還是數量,中國都以絕對優勢領先。

世界大學知識轉移能力:中國29所躋身50強,浙江大學排名第1

在此專項排名中,中國進入前10名的學校有:浙江大學(1)、清華大學(2)、臺灣國立成功大學(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10-20名的學校有:東北大學(11)、哈爾濱工業大學(12)、同濟大學(13)、北京理工大學(16)、臺北醫學大學(18)、東南大學(20)。

總分排名靠前北京大學(2)、復旦大學(6)在企業經費專項排名中未入前100。

排名及指標說明

此排名使用和世界大學排名相同的13個經過精心校準的績效指標,提供全面和平衡的比較,但權重

經過特別重新校準,以反映入選大學的特點績效指標分為5個方面:教學(學習環境);研究(數量,收入和聲譽);引用(研究影響);國際視野(員工,學生和研究);和企業經費(知識轉移)。

大學通過創新、發明和諮詢幫助工業的能力已成為當代全球學院的核心使命。企業經費(知識轉移)旨在通過查看高校從行業獲得的研究收入(根據PPP進行調整),並根據其僱用的學術人員數量進行調整,從而獲取企業經費(知識轉移)評分。該類別表明企業願意為研究支付的程度以及大學在商業市場中吸引資金的能力

——這是一個衡量研究機構質量的有用指標。

浙江大學企業經費位居第1

浙江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注重精研學術和科技創新,建設了一批開放性、國際化的高端學術平臺, 截至2018年5月,浙大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8個,國家專業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際科技合作重點科研機構(聯合研發中心)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3個,農業部、衛生部、食藥監局、中醫藥局實驗室19個,自主設立研究院、研究所、交叉研究中心200個。

浙江大學2017年統計公報發佈數據:科研總經費40.17億元。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47項,資助總金額5.7億元;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籤橫向技術合同3362項,合同經費達15.92億元,橫向到款科研經費達13.01億元。轉化科技成果222項,知識產權收益0.85億元

閱讀更多國際教育、海外大學文章,請將京領新國際加入訂閱號

世界大學知識轉移能力:中國29所躋身50強,浙江大學排名第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