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擁兵百萬,左宗棠送來密信勸說,為何不稱帝?

黃泰然


曾國藩是晚清重臣,同治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由他一手創立起來的湘軍,經過多年苦戰,最後終於剿滅了太平天國起義。湘軍攻入南京時,曾國藩的個人威望到達了巔峰。此時湘軍如日中天,一眾湘籍將領,胡林翼、郭嵩燾、李元度、王闓運等,都進勸曾國藩擁兵自立,黃袍加身,與清廷劃江而治,但都被曾國藩拒絕。早在湘軍攻破安慶時,曾國藩就收到了手下得力將領彭玉麟的來信:

“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

左中棠也曾寫過一個對聯給曾國藩:

“神所憑依,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意思就是曾國藩可以問鼎天下,曾國藩嚇得趕忙把對聯中的"似"改成“未”,“鼎之輕重,未可問焉”,表明自己並無問鼎天下之志。南京攻破後,曾國藩更是主動裁撤湘軍,自廢武功,向朝廷宣示忠心。那麼,曾國藩為什麼不稱帝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 曾國藩個人原因

曾國藩是儒家學說的堅定擁護者,儒家思想中的忠君思想已經深入骨髓,他一生追求的通過不斷修身,到達完人,最後入聖的境界。如果他稱帝造反,那麼他就會在後世史書中背上一個不忠不義不孝不仁的罵名,這是他絕對不想看到的。另外,他當初起兵時,打出的口號就是恢復綱常名教,匡扶朝廷。如果反清,他自己就變成了亂臣賊子,如此言行不一,如何堵住天下悠悠眾口,又如何保證湘軍內部思想不會分裂。況且曾國藩並無帝王之才,只是“中人之資”。在這點上,曾國藩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曾國藩一生打仗,敗多勝少,甚至有一次差點要跳江自殺,被手下攔住了。湘軍最後能攻破南京,打敗太平天國,全靠耗出來的。他自己也說過,自己打仗不會用奇謀,全是“結硬寨,打呆仗”。關於曾國藩資質平庸,還有一個小故事。曾國藩年輕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在房間裡讀書,一個小偷想進來偷東西,於是蹲在牆角,準備等曾國藩睡了偷偷潛進去。誰知道,曾國藩一篇文章讀了大半夜,就是背不下來,牆角的小偷也聽到大半夜,實在沒耐心了,站起來把那篇文章背出來了,臨走還嘲諷曾國藩:你這資質連我都不如,還想考科舉!

二 湘軍與朝廷的關係

雖然湘軍打下南京後,一種將領都勸曾國藩黃袍加身,但其實都有自己的私心。這些湘籍將士,在剿滅太平天國期間,沒少搜刮錢財。他們希望曾國藩稱帝,只不過是希望曾國藩能帶他們去搶更多的錢財,當更大的官。如果清廷能給他們官位錢財,很難保證這些人不會立馬站到清廷這邊來對付曾國藩。雖然這時候的清朝綠營兵和八旗兵都已經腐朽不堪,但是蒙古人僧格林沁的騎兵已經是一隻不可小覷的力量,此外,早在太平天國還沒剿滅時,清廷就已經扶植起了李鴻章組建淮軍,目的就是制約曾國藩的湘軍。既然曾國藩是靠組織團練起家的,那一旦開打,清廷肯定會放權地方,組織更多團練來對抗曾國藩,雖然這很有可能造成唐朝末期那種藩鎮割據的局面,但是在這之前,曾國藩肯定是作為那個各個勢力的共同敵人而最先倒下。

剿滅太平天國後,湘軍雖然如日中天,但基本盤也就是湖南,勢力輻射範圍也不過就是蘇、贛、皖、浙這幾個省份,充其量就是一個翻版的太平天國。但是,曾國藩的局勢可以說比太平天國時期還要糟糕,這幾個省份是湘軍和太平軍的主戰場,在戰爭期間損失嚴重。人口損失達半數以上,僅江西一省損失人口就達1200萬,其他幾省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財物已經被湘軍搜刮一空,這幾省百姓對湘軍怨聲載道,怎麼會老老實實配合曾國藩呢。而反觀清政府,剿滅太平天國後,政府威望大大提高,對全國的統治還算穩定,這段時間被稱為同治中興。雙方實力懸殊,況且歷史上,南方政權很少有打贏北方政權的。可能有人會說,曾國藩這邊還有一個重大優勢,那就是打出恢復漢人政權的旗號。這個就更不靠譜了,滿清統治這麼多年,奴化思想禁錮人心,想號召漢人驅逐滿清,恐怕曾國藩自己第一個不信。

三 國際局勢的影響

上述還只是說了內部的因素,但是此時的中國還有一股足以影響局勢走向的力量,那就是西方列強。我們不知道如果曾國藩真的自立稱帝后,會對洋人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漢人政權,肯定不會像滿清那樣無下限的割地賣國。所以,對洋人來說,與其支持曾國藩的漢人政權,不如扶植一個可以長期給他們輸送利益的滿清政府,這樣風險要小的多。可以預見,在洋人和滿清的共同剿殺下,曾國藩必敗無疑。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評論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一卷青史


曾國藩是我的鄰居,他屬湘鄉,我屬湘潭,今日他的故居荷葉塘屬婁底市,雙峰縣,我們家鄉湘潭市,青山橋鎮。青山橋鎮與荷葉塘接壤,我家與黃金堂直線距離七,八千米。曾家發達後,把許多祖墳都遷到了我們湘潭十四都(舊時行政區劃),比如,霞嶺的天塘,筆架山,印子山,青山的觀音山,天福,香籮山。等等。我的高祖父一輩就駕船支持了曾國藩收復南京一事,我高祖母王氏就來自平定太平天國後的南京,她的四個孫子最後一個逝於二00三年。

回到問答上來。

榜樣的影響是深運的,

一如孔孟之後的齊魯,

亦如諸葛武候之川蜀。

聖人樹大德,倡天下大同。開起民智,有教無類,率先垂範,

我受曾氏思想之影響是孩提時代,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對經濟發展開放之初,做豆腐,走村串戶買豆腐被允許後,一個賣豆腐的老漢說,曾大人(人過世了一百多年,當地人們仍這樣尊稱曾國藩)講,年年吃豆腐,日日是新年。少不更事的我,當時不理解,豆腐誠然好吃,又總比得魚肉。多年後,才明白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我們今天的人們,許多都明白社會的安定是多麼的不易,一百五十年的反對內外壓迫,剝削與侵略是幾代人前伏後繼的求索,抗爭,拼搏與犧牲換來的,又經歷了七十年的摸索,探究,創造積累與發展才有今天貧困的人口愈來愈少,富裕與文明的大眾越來越多,民族自強與自信越來越高的今日之中華。

其實前人中就有不少先賢認識到國家的安定,人民的團結,科技的進步,大眾的努力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王道,霸道己是歷史遠去的輝煌。

喚醒一個民族是思想家的光輝,·

截斷一個民族滑入災難的深淵是政治家的擔當。

不因浮雲遮望眼,我引我道濟蒼生

這就是曾國藩。

不同於吳三桂逆潮流而為。

不同於李鴻章賣國而肥己。

不同於袁世凱盜國稱帝。

不同於張勳為遜帝去復辟。

不同於中正謀獨裁。

曾文正逝世又快一百伍十年啦,人們今天不時又論起他,

詛咒他的人不多,

研究他的人不少,

文正源出心正

心正天地寬。

天地念蒼生!




湘子46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湖南長沙府湘鄉縣(今湘鄉市)人,中國近代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1864年8月,湘軍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南京,曾國藩的個人威望和勢力達到了最高峰。“三千里長江上下,無一不掛曾字旗”,此時的曾國藩擁兵百萬,這已經是全國最大的軍事力量。曾國藩的部下多次勸進曾國藩稱帝,其間,左宗棠也送來密信勸說曾國藩稱帝, 但均被曾國藩拒絕了。曾國藩不但不稱帝,還在鎮壓太平天國後,主動解散湘軍,並強迫哥哥曾國荃離職回家。

曾國藩不稱帝,是不具備造反的實力嗎?

當然不是。當時的曾國藩,有兩張足以與清廷對抗的王牌。一是他坐擁雄兵百萬,幾乎就是整個帝國的總兵力。在曾國藩的湘軍面前,那些八旗軍隊根本就不堪一擊。二是曾國藩桃李滿天下,弟子無數,號稱“天下半數督撫出於他門下”。曾國藩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場面想必相當的壯觀。

曾國藩不稱帝,究其原因有三:

一、根深蒂固的忠君報國思想

曾國藩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其個人追求是做一箇中舉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他起兵的目的很明確,保衛明教和忠君保國。稱帝,實不忠不義,大逆不道。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是曾國藩對自己內心的抒發。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畢生追求並不是稱帝,而是能夠成為一位清高和淡雅的聖賢。

二、清廷早有所防範,一舉攻克勝算不大

隨著曾國藩聲望日盛,清廷已經對其有所防範,除了軍事防範外,還有意拉攏李鴻章、左宗棠等人與曾國藩分庭抗禮。

雖然湘軍己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南京,湘軍的整體兵力在江南佔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關鍵重鎮一直被清廷牢牢把控。而且,清廷一支由僧格林沁統領的以騎兵為主的強大軍隊,就部署在河南中原腹地,虎視東南,時刻監視著曾國藩的動向。湘軍攻佔太平天國首都南京,湘軍多思鄉心切,戰鬥力明顯減弱,況且湘軍沒有騎兵,能否一舉擊敗僧格林沁,誰也沒有把握。

三、大局為上,維護囯家穩定和統一

當時,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後,餘部尚存近三十萬人,散見各地;北方東西捻軍的力量正方興未艾。西北迴民起義和西南迴民起義仍在發展中,國內動亂頻發,外國列強虎視眈眈環伺中華。

內憂外患之中,曾國藩稱帝,戰亂一定會再次爆發,各地又要出現割據局面,列強就會趁火打劫,中國統一的前途和國家命運又會經歷更多磨難。

綜上所述,其實原因是曾國藩的內心不願意稱帝,曾國藩是一個一生都把儒家精神信條貫穿一生的人,修身齊家平天下是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曾國藩不稱帝,促成了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聖賢”形象的“完滿”體現。

也有說左宗棠密信勸說曾國藩稱帝,是別有用心,證據就是此後的“曾左失合”。這也是不成立的。其實“曾左失合”,也是各自自保,免了朝廷猜疑的保全之策。“曾左失合”後,左宗棠仍受到重用,曾國藩也得以位極人臣而善終。而此後左宗棠抬捾平亂新疆的偉大功績,也得益於曾國藩的鼎力相助。


七月天C37


曾國藩權利和軍力最頂峰的時候為何不造反呢?其實這個問題我也研究過多次,總結下來主要是這麼幾個原因:

1,曾國藩的軍事實力看似強大,實際上嫡系部隊只有曾國荃的吉字營,還有曾國華、曾貞幹,這個都是曾國藩嫡系,也是一門三傑,一個家族裡的嫡系部隊,還有就是塔齊布的部隊。李續賓的部隊,彭玉麟的部隊。但是這些部隊總計不到10萬人,其他的比如李鴻章、李元度、左中堂的隊伍雖然與曾國藩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整體不受曾國藩節制,清政府再讓漢人練兵中也在不斷中間離間他們,尤其是湘軍,像李元度,羅澤南都後期不受曾國藩節制,官職有的甚至比曾國藩大。而且湘軍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湘軍內部並不團結。所以曾國藩別說沒有造反的心,即便有,曾國藩的實力也不一定夠自立為王。

2,曾國藩所帶軍隊都是文人帶兵,當官的都是求生,當兵的都是用的老實淳樸的普通農民,一直教育的是忠義仁厚,湘軍管理人員都是上馬殺賊,下馬教書,所以造反再古代這樣儒家體系裡,讀書人是不會做的,所以造反對於書生來說,這樣的教育和培養隊伍跟實際不符合了。

3,曾國藩個人而言,他是個儒家理學大師,忠孝仁義是他為人處世的標準,所以他的思想絕對不會允許他這樣做,曾國藩可以助力朝清平叛,建功立業,但絕對不會揹負造反亂世的惡名。

4,當時清政府在慈禧的統治下,基本算政治清明,慈禧是個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人,算不上武則天式的人物,倒也是個維穩的政治家,所以清政府還沒有昏庸到無道的地步。所以形式決定了曾國藩沒法子造反。


陝西老炮讀國學


曾國藩一輩子的目標是做個完人。造反了就不算了。再說湘軍也就十萬多點,真造反了誰能保證都聽他的。沒有洋人支持也不行,湘軍的的槍炮不能自給自足造反還是比較困難的。剿滅完太平軍,老百姓都想過安靜日子,在打仗也不一定支持!


國寶272239781


擁兵百萬,不存在的。養不了那麼多兵。左宗棠密信?可有史料記載?


知行合一格物知理


曾左關係本來就緊張不和,左居然會寫信勸曾謀反,這等於是將左氏整個家族的腦袋都交給了曾國藩,左氏會這麼傻?


楚風清清


不是他不想,是實力不太夠。如果左宗棠支持他我估計可能會反的。漢族士大夫對滿人還是不太感冒的。


獻出你的小膝蓋


忠臣未能遇良君。


越來越qingxyushihutu


此事不瞭解,可能時機不成熟。或其他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