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己亥年公祭轩辕黄帝大典

4月5日,己亥(2019)年公祭轩辕黄帝的大典圆满落下帷幕,一场经过打磨提升的,彰显黄帝陵“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典礼,给现场嘉宾以及通过直播收看祭祖盛况的海内外炎黄子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个“升级”打造国家级祭典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赋予了黄帝陵“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定位。在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当下,对扎实加强文化强省建设的陕西而言,定型于2004年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提升改造了。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了包括著名导演左青,著名作曲家印青在内的艺术家,对祭祖典礼进行了历史上最全面的一次提升。

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决定从重新修订公祭典礼仪程、全新设计典前序礼、全新打造黄帝祭典主题歌《黄帝颂》、全新打造配套祭典音乐、全新编排《乐舞告祭》这五个方面入手:

典礼共设置七项仪程,经典的“龙飞华夏”由乐舞告祭的一个环节升格为典礼的一项。全新编排典前序礼与祭祀广场的公祭典礼呼应对接,组成了文化感强烈、礼仪感崇高和仪式感浓重的祭典氛围。精心打造的黄帝祭典主题歌《黄帝颂》,统领贯穿了整个祭典的主题表达和美学表达。全新打造的多首祭典音乐,与典礼的各个环节完美融合,推动着整场大典起承转合。全新编排《乐舞告祭》文化感突出、礼仪感强化、形式感创新、艺术感提升,极具震撼力。

三个方面凸显当代祭祀理念

据了解,到了具体实施阶段,主创团队从设计、创作、仪轨三个方面入手。让典礼既体现了对中华优秀礼制文明的文化传承,又凸现了当代新的祭祀理念。

在设计方面,祭典专用佩巾大量采用传统文化元素,并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主祭人、执祭人服装,设计了一款深色中式正装,既时尚现代,又不失传统。

在创作方面,整场典礼的核心环节《乐舞告祭》、依据“创新有根、造型有据、亦古亦今、大雅大美”的要求重新编排。

在仪轨方面,将迎宾、集结、仪仗、景行、庙祭等典前祭礼,纳入公祭典礼整体流程中,进行统一设计,增加了祭祖大典的整体感。

一首新曲表达炎黄子孙缅怀之情

整个典礼亮点频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为本次祭祖大典专门创作的《黄帝颂》。包括10名海外少年在内的112名少年,身着56个民族服装,齐声共唱这首歌词取自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的歌曲,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人文出祖轩辕黄帝的缅怀。

整场典礼既有慎终追远、不忘祖恩、传承美德、引领风尚的历史意义,又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意义,用总导演左青的话讲,提升后的公祭黄帝典礼,就是要为当代中国祭祀典礼树立一个典范。(刘璞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