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福建晉江沒有大學?

慢性子怪咖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在2017年教育部發布的最新高等院校名單中,所在地"晉江"的沒有院校(職業院校的話,有泉州輕工職業學院)。不過分校還是不少的,如福州大學晉江校區(金井)、泉州理工學院晉江校區等...

在2018年新設專科學校(5所)、高等職業學校(26)中,不談晉江,福建都未有一所入選...

全國百強縣前列的晉江,為什麼沒有大學呢?

其他答題人在文化上很好的解答了這個問題,但是在其他方面,小西覺得晉江創業的文化同樣有不小的影響。在不少人眼中,師傅帶徒弟比老師帶學生更可靠,也更好的傳承知識與財富。另外,引入大學除自身條件,關鍵是別人得願意。

其實,大學從無到有難度大,但也有例可循,如崑山的杜克大學就是不錯的榜樣。晉江和崑山在不少方面也有相似性。

歷史上,大學遷移選址離不開省市政府的支持,縣級單位在這個層面擁有的決定權太小,這也是之前華僑大學、泉州師範學院、仰恩大學等未和晉江結緣的原因。

雖然沒有知名大學,但晉江的教育投入不小,不少宗族都會對考上大學的學生進行鼓勵,額度5萬-10萬的都有。另外,在中小學建設上,在福建也是投入排名靠前的,學校質量極為不錯。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9-01-14-05


帥小西De


晉江,作為閩南文化,乃至閩派文化的佼佼者,沒有一所“稱職”的大學,確實頗讓人惋惜。

中國的大學,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間,大概可以分成三個主要的創辦潮,分別為:

(1)清末民初,在西學東漸的氛圍下,西式學堂的創建;(2)解放初期,全國高校仿效蘇聯模式大規模傷筋動骨;(3)改革開放,地方經濟大發展之下地方高校的大崛起。

很遺憾,晉江市在這三個階段都“順(yi)利(wai)”錯過了,有主觀的因素也有客觀的條件限制。

一、第一階段:晉江縣的前世,決定了晉江市不會有百年大學

晉江市作為泉州的第一縣,並不是靠這幾十年“打拼”來的地位,自從“泉州”這個名字與這塊地方綁定在一起後,晉江縣就一直是泉州市(郡、府)的附郭縣,也就是縣衙和府衙同處一城,因此說起晉江縣,便相當於提及泉州府。

府、縣同處一城,且過去的泉州府實在太厲害,經濟、文化等方面在福建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晉江縣城,也就是泉州府城自然是八閩各處最為風光、發達的地方之一,但凡有一些泉州的“牛逼事”大多會在府城落腳。

就像晉江縣歷史上1300餘名進士中,就有近1100名來自府城,可見府城的文化之盛。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到了民國時期,泉州在軍閥的破壞之下已經有些落寞,但還是有足夠的資源建立西學的,而這些主要的西式學堂卻基本落戶在府城,晉江其他地區則相對少了許多。

最關鍵的是,對於公立的學堂,因清廷曾有令旨,省一級以下只可設立高等學校,不得設置大學堂,因此在這段時期,泉州也僅有高等學校演變而來的中學堂,並無大學,而在民國中後期,閩南各地動亂不停,僅廈門相對安寧,於是以陳嘉庚為代表的華僑倡辦大學時,則將校址選擇在廈門道道署所在的廈門島以及陳嘉庚自己的故鄉集美。

泉州竟然沒有。

二、第二階段:戰爭前線,大學更是無緣

解放初期,中國掀起了高校創立、兼併、取消之風,因閩南地處前線,在大學教育方面大概只有拿去沒有拿來。

該時期,廈門大學幾乎被拆分個精光,除了省內支援建立福州大學外,大部分學科都被內遷,也因此廈大常與浙大等高校合稱“中國高校五大母校”。

然而,泉州此時卻是有意外的收穫。

泉州師範和華僑大學被倡立。

但當時的泉州稱晉江專區,儘管晉江與府城已拆分,但冠名晉江的區署卻仍在府城,因此泉州師範和華大自然會選址府城,府城以外的晉江縣自然仍是無緣的。

三、第三階段:經濟蓬髮,科教文衛卻未及時跟上

改革開放後不久,晉江縣及後來縣改市的晉江市,竟然自力更生形成令人吃驚的民營經濟規模化,一度在整個中國都掀起了學習晉江的浪潮,晉江也因此重新恢復了過去老大哥的優勢地位。

然而,這個時期的晉江,仍是縣級市,在科教文衛的很多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自主權,或許有些人被良好的經濟衝昏了頭腦,竟然沒能在基礎設施等方面迎頭跟上,以至於到了今天,晉江市雖有發達的經濟,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城建和基本配置。

即使是泉州府城,似乎也沒能在這方面有太大建樹。

與之相比,經濟並沒那麼突出的廈門,高校事業雖談不上蓬勃發展,但也算是甲於八閩,除了第一階段創立的廈門大學及集美學村外,還充分利用改革開放後的優勢條件,以合併方式重組集美大學,自創了鷺江大學(今廈門理工)等大學。

單純這點,圭海君認為,泉州和漳州應該可以學一學。


多言一句:泉州應該引以為傲的華僑大學,為何會在廈門設置理工科校區,真是難以想象,就像當初廈大在漳州設立校區時,是漳州的遠光卻是廈門的敗筆,好在後來兩邊都是雙贏的局面,泉州可能要好好想一想了。


圭海四記


晉江有著豐富的人文資產,文風頗盛。晉江這個名稱下也出版了很多文學作品和雜誌。而晉江雖然建國後被分割了很多次,但是晉江市的實力仍舊是福建省內第一縣級政區。照說晉江完全有實力建設一所以晉江為名的獨立大學。



晉江地處泉州,整個地級市泉州雖然經濟活躍,經濟總量連續19年福建第一,但是大學數量比較少。以往幾屆政府很重視發展經濟,但是對教育的發展重視不夠(華大被逼出走又被行政壓住留在泉州,這幾年雖總部名頭仍在泉州但是廈門校區的發展遠快於泉州校區,可見重視不夠投資不足才導致華大名不變是在泉州,但實質仍在做總部遷移廈門的事。還有泉州大學幾十年了仍舊複名不了,而泉大更名的泉師現在都跟不上福建省內其他高校進步的速度,原本漳師和泉師在一個水平上,現在更名後的閩南師大已經遠超泉師了。泉師成為本科院校時鷺大還只是地專,而廈理工都已經跑多遠了而泉師呢?)。在這樣氛圍下晉江雖然經濟發達,但是仍沒有那樣的魄力去成立一所以晉江為名的大學。

泉州民辦大學雖然有幾所,但是民辦大學都喜歡大名頭。如果能用中國最好,不行福建次之,再不行也得是地級市名,如果連地級市都不能放,那索性就不用地名掛頭,比如仰恩大學。所以也不存在掛晉江為名的民辦大學。

難道都沒有名字中有晉江的大學嗎?也不是,著名大學在晉江開辦的分校,就會掛名某某大學晉江分校。但是這樣的大學仍不能讓晉江人解氣!

所以晉江沒有以晉江為名的獨立大學。


yellowbo1


有啊,怎麼沒有,晉江金井,福州大學差不多都建好了,只是有一部分沒裝修,都有上新聞,現在進去了兩百多個大學生,道路基本跟通沿海大道接通,交通非常方便,金井房價會漲那麼快,跟建這大學有很大的關係,聽說還有建汽車城,生產跑車,以後金井會越來越熱鬧,人口會越來越多,祝福金井😊


轉角遇到蛇


晉江有三個大學:福州大學晉江校區(今年招生);泉州理工學院(今年升本),泉州輕工職業學院。

晉江人,包括整個大泉州地區很重視教育,民間大量捐款都是投到教育上,會做生意並不等於不重視教育,泉州的民辦大學是全國最多之一,一級達標高中也是全省最多。


頂詹


晉江縣級市的縣城也就是城區青陽鎮是具級市內經濟比較差的鎮,故城區是不可能建大學的。而晉江的企業都是民企,由前店後廠和三合一𠂆房由家族發展起來的,早期主要靠走私、山塞、後期靠明星央視廣告發展壯大。第一代企業家大多小初文化。90年代未,在晉江X鎮曾建大學城,要把泉州所有的大學、中專遷入,爛尾。也是造成華僑大學工科部分遷移廈門的原因!


三江源6489


說白點,晉江只是泉州的一個縣,所以不配擁有大學


健跑男


因為晉江就是泉州農村的一個鎮發展起來的,民國之前晉江縣就是泉州老城區,泉州市區的縣后街地界就是晉江縣府所在地。當前的所謂晉江,以前叫青陽鎮,晉江改為市是最近十幾年的事。目前有泉州理工學院新校區在晉江地界。


水心不惑


晉江不是有個大學城嗎?


心瀾笨笨01


我們縣裡也沒有大學,抱歉現在我們縣也稱作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