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農村養殖黃鱔還有前景嗎?

長江老農


現在在農村養殖黃鱔還有前景嗎?

黃鱔主要生活在田間、小溪洞穴等地方,是一種常見的水產,體型如蛇形,渾身滑不溜秋。由於柔嫩鮮美、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黃鱔,主要是人工養殖出來的,市場批發價36~39元/斤,收購價格在18~20元/斤。



那麼,在如此市場行情之下,黃鱔養殖可以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呢?

黃鱔的養殖效益概算

一個10平方的黃鱔養殖池,產量可以達到150斤,按照18元/斤的收購價格出售,產值可以達到2700元。而這麼一個10平方的黃鱔養殖池,需要投入的成本大概,如下:

  1. 10個平方的養殖池,建設比較簡單,200元足夠。
  2. 購買規格在30克的黃鱔種苗,10個平方可以投放種苗40斤,每斤購買的價格是10元,小計400元。
  3. 經過6~8個月的養殖,黃鱔體重可以增加4倍左右。那麼,40斤種苗可以增加到160斤,考慮到死亡率之後,大概可以出欄150斤左右。在養殖黃鱔的過程之中,飼料成本大概是每增重1斤就需要投入4元。這裡增重了110斤,飼料總成本為440元。
  4. 其他費用,大概是100元。

最後,養殖一個10平方的黃鱔,需要投入1140元。獲利:1560元。



黃鱔的市場銷售問題

從以上對黃鱔的養殖效益分析可以知道,利潤很大,一個平方就可以帶來1500元以上的收益,是非常不簡單的。然而,這畢竟是概算出來的賬,紙上的東西。如果養殖出來的黃鱔,在當地沒有消費市場或者消費人群不多。那麼,養殖出來的黃鱔消費不出去或者被收購商壓價,結果也是賺不了錢。

所以,黃鱔養殖之前,需要謹慎分析一下當地市場。



好了,以上關於現在在農村養殖黃鱔還有前景嗎?這個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終歸農村


謝謝邀請。黃鱔魚是大家非常喜愛的美食魚種。大到賓館酒店,小到百姓餐桌,人人喜歡人人愛吃

黃鱔有一系列的品種,比如說,我們所叫的泥鰍,扁擔鉤子,蛇魚,黃鱔。以上這些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餚之一

如果你是初次養殖者,我建議你從養泥鰍開始

我們這裡泥鰍魚特別多,最小的一斤魚能稱到上百條,這絕對是個,本小利大又錢途無量的項目。

如果你能做到四季養殖,那你就會被那些愛好吃泥鰍的食客稱之為功臣。

我認為泥鰍和黃鱔類似,甚至可以說是黃鱔的姊妹魚

對於黃善魚的養殖,我分析他的生存環境和泥鰍基本類似。

這種魚能適應各種環境,只要是在不結冰的水裡,它都能適應。

我自己以前養牛的時候,因為我們是放牧散養,牧場周邊都是大小不同的溝渠,我們就把捕魚的工具地龍放到有水的大溝裡。

每天早上五點多鐘就去起魚,起上來的大部分都是小泥鰍和黃鱔

那時因為交通不好,我們不能每天去賣,自己又吃不了,就想辦法自己挖簡易的魚池,把的這些魚苗放到裡邊養著。

即使我們這裡是寒冷的北方,我自己放養的魚都能存放到元旦左右。

我自己的做法是,根據魚的數量多少來建造臨時養魚池。 養魚池的深度是,不能低於一米五,長寬按自己的預估數量而定:

四周立體牆面都用磚砌好,然後用大塑料布墊好,不讓魚直接接觸的任何地面和土層,以防逃跑。

底部的塑料布上邊可以放一些泥土但一定不要多,目的是給魚營造一下生存環境

給魚投的大部分餌料是玉米麵兒加一些小麥的麩皮和豆餅。

為了讓池子裡的水增加活性,在旁邊準備了另一個小的蓄水池,放一個小型的給氧機,方便魚在有限的池子裡增加活動和氧氣的供給。

隨著北方寒冷的天氣加聚,到11月中下旬我就逐步的把魚賣掉。

我雖然不是特別的成功經驗,但也讓愛吃泥鰍和黃鱔魚的食客們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到新鮮的泥鰍和黃鱔魚。

我自己的看法是養殖黃鱔是絕對有前景的養殖項目

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增加人們對各種各樣的營養攝取要求越來越高,只要你有好的產品就不愁銷路。

記住中國人的老話,酒香不怕巷子深,何況我們還有今日頭條這個大平臺為我們牽線搭橋。只要你能生產出來大家喜歡的好產品,那一定是不愁賣的。




三姐118農家三姐


黃鱔,俺們這又稱鱔魚,是一種外形和蛇,泥鰍極其相似的水生動物,它全身上下沒有鱗,渾身滑溜溜的。

鱔魚的營養價值較高,肉質鮮美,能夠補充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因此,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所以說,鱔魚的養殖前景是非常好的

鱔魚的價格也比較高,能夠給養殖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不過想養殖的朋友一定不要盲目跟風,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模式,使利益最大化



小城雲朵兒


在農村養殖黃鱔的前景我有以下觀點

一,應該根據當地的環境,靠近水源特別豐富的地區,來養殖黃鱔這樣有利於給水和排水。

二,在農村地區因地制宜的去建造養黃鱔的條件,第一種為水稻田養殖,這種的養殖方式成本比較低,但是產量也比較低,(黃鱔在自然的環境中天敵比較多,還喜歡逃跑,還有就是在水稻農藥的用法也一定要注意)這樣養出的黃鱔接近於野生,(這樣在價格售賣上有一定的優勢,)這樣人工太累。 第二種養殖方式為水池建造養法,還節約了用地,建造水池的好處是便於人工的投飼和集中管理,節省了大部分的人力和物力,人工不累。

三,在訂購種苗的時候尤為注意,人工繁育的黃鱔苗還是比較少的,野生的居多,在選購的時候要注意個體的大小要一致,黃鱔的食性比較雜,主要以飼料動物的內臟,糠,麩皮,小魚,小蝦,螺絲等食物為食,在餵食的時候要注意投餵的時間要一致,叫黃鱔形成條件反射,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餵食,在養的過程中有大吃小的現象,隨時的觀察和了解情況,儘量把個體大的撈出分到另一個池中進行飼養。

四,在建造水池的時候,水池的深度為50到70公分左右為宜,因為黃鱔沒有腮,它要到一定時間就要到水面上進行換氣,水面過深不好,黃鱔養殖的水體也很重要,(投餵飼料的時候也可以給水體造成一定的汙染)人要做到勤觀察勤換水,保持一個水體的平衡,必要的情況下增加增氧設備。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增加遮陰布,防止太陽的照射加速水體的老化,在水面上撒上一些水葫蘆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五,在養殖黃鱔成品以後,在市場上售賣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畢竟黃鱔還是少,物以稀為貴。一是聯繫批發商進行售賣,二是趕集的時候自己去售賣,,黃鱔的市場行情好,就有好的收入。

六,無論在農村搞養殖的各個方面上考慮,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總有失敗的陰影跟隨著自己前進的腳步,勤勞加智慧加經驗,隨著時間的延長你就是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失敗是成功之母。

以上幾點是本人的養殖黃鱔的看法。


親親家鄉


食材這塊肯定都有市場,關鍵看是否有自己的特色,畢竟市場上魚龍混雜,之前也聽說了黃鱔喂避孕藥,使用化工物質,這些都在擾亂市場,迷惑消費者,所以導致我們正規養殖,遵循自然規律養殖的優勢降低,當然值得可喜的是現在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綠色。所以一定要打通市場,堅持走生態綠色養殖,用品質去競爭,才能有銷路。


倔強的鄉村小青年


經我在城市消費市場觀察,人們對黃鱔消費需求量不大!養殖前你最好考察當地市場後再做決定!



苗萬平談情感


黃鱔養殖業目前處於瓶頸期,需要突破繁殖技術,育苗技術後才能達到養殖高峰期。所以黃鱔的市場價格一直都較穩定,是眾多養殖項目不能比的。但並不是所有創業者都可以成功養殖。需要結合當地條件,因地制宜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