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要陪伴,老人要陪伴,我們中年人咋辦?

莫道不相逢


[娃兒要陪伴,老人要陪伴,我們中年人咋辦]?

我們都是過來人,以自己的實際經歷談談這個問題。我認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最平常問題,也是人生必經之路。

既要照料老人,又要撫養孩子,是處在中間人頭上的應有重大責任。在這個階段性,對一箇中年人而言,是精神壓力最大最重的關健時間,作為中間人需要有正確理對的精神心態和承受努力付出生活代價拼搏的信心來對待這個問題,也是每個人必須要走的路。

老人是自己的老人,暮年需要有人照料理所當然,自己的孩子成長少不了父母陪伴撫育千該萬該。兩者對中間人來說同樣重要,不可偏心任何一方。

如條件許可,可將老人送去養老院生活,畢竟老人在有人協助下可以生活,而小孩更需要父母陪伴教育培養。


如條件不許可,那隻能靠自己努力,多吃苦耐勞,有堅強的毅力和以苦為榮的精神,來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說到底,中年人生也就是這麼個理性規律,正確對待就事了,再無其選擇。這是我的歷經之淡,你是怎麼思想的,說出更有理由的好方式,以便共勉。


文筆緣


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性問題。

扶才攜小,責任重大,但不可推卸。

卻也不是沒有辦法。

從生物學的角度說,人作為動物,其一生無非是送走老人,養大孩子,四個字概括一生:承上啟下。

從社會學的角度說,人作為社會一分子,承擔著更多責任,享受著更多樂趣。兒孫繞膝,四世同堂,天倫之樂,神仙不如;但同時也承擔著更大責任,孩子嗷嗷待哺,老人需要贍養,無論雙肩強壯孱弱,都必須一肩挑起。

這也是中年人不捨晨昏,拼命工作的原因,也是造成中年人不堪重負,積勞成疾,甚或過早離開人世的原因。

這一問題必須重視!必須重視!!必須重視!!!

因為,我這一代艱難,下一代更加艱難。獨生子女們已經長大,他們面對的問題更大更多——一對夫妻面對的往往是四個老人,甚至五個、八個,還要撫養一對小兒子,其承受之重,令人憂心。

但辦法也是有的。

其一,國家不斷出臺相應政策,對老人對孩子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義務教育正推廣到大學,對老人發放養老金,合作醫療,養老院,無一不是在幫中年人減負。因此,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傳播社會正能量,為社會發展添磚加瓦,對國家建議獻計獻策,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唯有如此,才能共同完成好我們的責任。

其二,改變舊有意識,積極接納好的事物。相信現在很多人仍然接受不了養老院,經濟原因是一方面,怕人指責是另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不放心。我本人就是如此。這是傳統意識在作崇,只要大家攜起手來,做好監督,養老院是老人安度晚年的最好場所。有人作伴,老人不孤獨,有娛樂活動,老人快樂,有人送飯,有人看護,這對老人沒有一點壞處,何樂不為?只要我們有心,老人一樣能感受到溫暖。

其三,大家攜起手來,相互幫助,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高,大家共同面對養老育子這一問題,比個人單打獨鬥要好得多。比如組織起來,共同面對傳統意識,或者大家共同幫遇到問題的朋友化解疑惑,共同探討養老育兒知識,等等。

同為中年人,祝願大家能更好地完成這一歷史重任,生活能夠過得更好。


鄉村滋味有意組織個互助群體,歡迎大家建言,歡迎大家加入,共同做好養老育兒的重任。


鄉村滋味


誠邀回答:

中年人是最累的一個年齡段,

除了為生計奔波,

照顧年幼未成年的孩子,

還得面對年邁多病的父母,

有時候也許會很累。

但生活就是這樣,

如果你不幸遇到這種情況,

父母幫襯不了你,

反而讓你照顧,請不要發愁麻煩。

冷靜應對,

做事要學會未雨綢繆就會從容面對生活的這一切。

生活中真的會遇到很多我們意料不到的事情

除了在工作養家餬口

更要照顧家裡老小的時候

樓主本 人給所有的中年朋友三點建議

1:在家的時候在忙也要適當 的進行一些體育煅煉

讓自己有個好的身體,因為你已經上有老,下有小了

不允許自己的身體在出問題。

2:多存點積蓄,除了生活的花銷以外,儘量的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讓自己在面對家裡困難的時候有足夠的本錢去應對這些危機

3:思想成熟一些,這個年紀,已經不允許我們在去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了,多為以後的生活謀出路

父母沒為我們打好基礎,我們更應該懂得要 為下一輩的小孩打下基礎。


Mr吳1988


但是把老人接來可要跟媳婦商量在做決定哦,否則避免不了又要有一場戰爭。

父母年紀大了,作為子女一定要多去看看,經常陪父母聊聊天。如果實在不行,那隻能顧個保姆。


農村小烷



強軍431


就得自己想法辦,攤上了,想開些吧,各家情況不同,各人境遇不一樣,4O多歲人到中年上老下小,就象拉車上坡,不進則退,對於打工族,上班族,想讓孩子活得好,讓老人過得省心,只能受些苦挨點累儘可能把家過得好些,看現在社會上的中年人很多都是這樣,有什麼辦法,時代如此,現狀這樣,只能硬抗。


生不逢時566


兩頭兼顧。最好合在一起!不行勸勸老的偏重小的。應該能理解!


韻嘯


啥法都是人想出來的,跟著孩子就租房子,把老人接過去,這樣就一舉兩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我也是這樣,我婆婆癱瘓十五六年了,就是一個植物人,把我磨的一點脾氣也沒有了,人生無奈,做個好人不吃虧,


陽光麗女


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想要生活好就得去拼搏,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有時間陪伴家人生活質量就下降。其實壓力挺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