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如何安排其它課餘時間?

mongchan


一年級的孩子課餘時間很豐富,如何充分利用起來這麼多課餘時間確實值得探討。原則上,我不會給孩子報各種文化課輔導班,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是習慣、興趣培養的時期,文化知識有學校老師的教授足夠了。因此,一年級的孩子課餘時間安排在培養孩子興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上,好讓孩子能逐漸提升綜合學習能力。

1.報個興趣班

我的孩子正好是小學一年級,對畫畫很感興趣,幼兒園時期就喜歡畫花、草、大樹、白雲以及各種小動物的簡筆畫,所以上了一年級給她報了美術班,每週六一次課,孩子興趣很高,每週六早早去上課,上完課會帶回一副自己的“作品”,現在家裡已經有一大摞孩子畫的畫了。

2.其他課餘時間做運動

在天氣晴朗時,會帶著孩子去戶外做運動就,如跳繩、打羽毛球等,夏天還會帶著去游泳,冬天去滑雪滑冰;天氣不好時,會在室內轉呼啦圈,孩子好動,喜歡運動。所以我本人也會刻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3.其他活動

如跟孩子下象棋、打牌。國際象棋是孩子學校裡面的一門課,所以一些國際象棋技巧、規則會比我這個做家長的都強,我跟孩子學,讓孩子當老師,孩子會教的很認真,真是包教包會,要說不學了,孩子會不高興,會強烈央求,“在教一會兒”直到教會了。

4.跟孩子做手工摺紙

基本上是我教孩子學,如千紙鶴、珠寶盒、八瓣飛鏢、小狐狸等。孩子很感興趣的!有時候也會教給孩子如何做正方體、長方體,我演示一遍,孩子看一遍,然後自己做,我在旁邊指導。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5.讓孩子看電視和電影

看電視會做時間限制,電影會給孩子挑選一些動畫片,有時候跟孩子一起看,有時候孩子自己看。

6.最重要的一點,課餘時間孩子要先完成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檢查無誤後孩子可以進行其他方面的活動內容了。

總之,一年級孩子的可與時間很多,這些時間如果合理安排,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那麼對後期高年級的學習生活會很有幫助。

以上為個人觀點,不論對錯,僅供參考!


全職媽媽親子教育筆記


提起一年級的小豆豆,很是開心。也讓我回想我女兒剛求學的日子。


一年級孩子作業量不大,下午放學通常是三點多,到晚上九點睡覺,加上週末兩天假期,這是求學生涯中課餘時間最多的一個階段。如何利用好豐富的課餘時間,合理的安排和部署是我們做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1、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早日從幼兒轉換成學子。

從一個粉嫩的孩子到邁入規規矩矩坐在明亮的教室裡的學子,非常偉大時刻。家長要和孩子一起過度好這個時期,增強孩子對學校的儀式感,尊嚴感。讓孩子對學校有敬畏感,對上學的嚮往,快樂的接受學校生活。


2、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讓孩子知道學堂和在家自由狀態的區別和聯繫。

其實這個問題是應該在幼兒園時就應該做的功課,所以沒有做這個功課的家長和孩子要速度補上。規則意識,遵守規則是伴隨孩子一生的生活和學習態度。態度端正了,心態好了,生活和學會很自然輕鬆。

3、力所能及的培養孩子文化課之外的愛好和興趣。

  • 人生五彩斑斕,無論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我們都要有文化課之外的生活相補充。這個階段充足的課餘時間正是補充的好時機。

  • 比如旅遊中學習知識,玩耍中習練數字遊戲,聊天中豐富歷史知識,交友中學習為人處世,電子產品中欣賞音樂等等,讓大人的生活軌跡和孩子的生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

  • 我女兒從小習練鋼琴,為了培養她能坐的住,就每天堅持練琴。練習鉛筆字,看書,運動等等。這些年我女兒始終堅持文化課和練習鋼琴並行。這樣不但避免了孩子無味的玩耍,惹是生非,還讓孩子過得充實和有意義。

4、切忌那些所謂的快樂童年,快樂成長的謊言。

  •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就是要釋放天性,快樂成長,這是一個誤區。如果你追求的是短暫的快樂,一個電子產品,一個嬉鬧就萬事大吉。


  • 如果你追求的是長遠的快樂,那就要讓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從最根本的全方位的學習出發,把握好玩耍和學習的關係,審時度勢,給孩子制定合理的規劃。


總之,能成為孩子的父母是我們一生的榮耀。如何從一系列的活動中發掘孩子的興趣點,找準方向定位好,培養她文化課之外的健康有益的才藝是能力,是我做家長永恆的學習方向。

PS:文中照片請勿轉為商用,違者必究。謝謝。


三毛的教育視界


一年級的時光還是美好的!

這些小豆丁才開始步入真正的學校生活!雖然有些許陌生,但是對一年級的小同學來說,學業還沒有那麼多繁雜的學業任務,課餘時間還算充實。

孩子對知識也有了籠統的概念,學校教育是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環節。個人認為,家長應該利用課餘培養孩子幾個正確的課餘興趣愛好。好的興趣愛好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影響其一生、本人小時候對宇宙很好奇,那時我媽看我對宇宙感興趣給我買了個簡易天文望遠鏡,從此就深深的迷上了廣闊的星空,讓我打開眼界!受益終身!常見的各種樂器、舞蹈、輪滑、各種球類、天文、歌唱、繪畫……現在這些興趣班也很多,但是選什麼一定要和孩子溝通好,不能你覺的哪個好就代替孩子選擇,看看孩子喜歡什麼,對什麼有比較大的興趣!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畢竟孩子還小,不是選了什麼興趣愛好,就要讓孩子一定要做到最好,畢竟是興趣愛好,讓孩子享受其中的過程和樂趣最重要!



心在遙遠64049259


對於上了小學的孩子而言,一下子從幼兒園無憂無慮的小孩子搖身一變成了小學生,他們不可能一下子能夠適應。家長在這個時候也不能焦慮,甚至把孩子的課餘時間全部用在學習上。這個時候,合理安排課餘時間,也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1、適當的戶外活動。

一年級的孩子作業還不是很多,在完成作業的情況下,父母家人要帶著孩子多到戶外去活動,這樣有利於增強孩子的體質,也是在為很好的上學打下基礎。

我家大寶辦理有一個小男孩,父母不在身邊,跟著爺爺奶奶。這個孩子的奶奶看孩子很是澆灌,平時寫完作業以後連樓都不下,奶奶說怕孩子染上病毒,生病了就要耽誤學習。然而這個孩子卻三天兩頭生病,耽誤了不少可課程。

2、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在一年級比較充裕的課餘時間裡,父母一定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戶外活動,增強體質的同時,還要利用這段時間培養好孩子的閱讀習慣。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會受益匪淺。

寫完作業的時候,不要打開電視機或者把手機扔給孩子就萬事大吉。父母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行為,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很多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其實根本原因就是父母自身就不喜歡讀書。

3、堅持自己的興趣。

另外,在低年級的時候,如果孩子有一項自己的愛好,最好堅持。不要以為孩子上了小學,就放棄孩子的興趣愛好。

有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反而能夠促進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鍛鍊孩子的堅持的毅力。如果孩子對於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夠一直堅持,那對於其他事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堅持的品質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的確難得,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並堅持,我孩子的堅持品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的原則就是在低年級完成作業的情況下,能玩就讓孩子玩得盡興。看著一個高年級的孩子和中學生們每天都紮在書本里,作為父母也無能為力,所以,在孩子學業壓力還沒有那麼大的時候,不要給孩子壓力,讓他們盡情享受他們的童年時光多好!


餘爭的世界


如何安排課餘時間,這是上了小學後很多孩子都會面臨的問題。

很多孩子因為報了很多興趣班,所以總是難免時間不夠用,把看似不重要,實則需要慢慢見效的事情忽略掉。



比如閱讀、體育運動、還有玩。

所以家長最重要的是幫孩子做減法。

什麼意思呢?

就是抓住那些最重要的東西,排個序,然後用這些東西帶其他的東西,亦或是放棄一些東西。

我們舉個例子:

很多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打一年級就給他們報各種輔導班,其實平日裡抓好課本里的東西,根本不用這麼早就報班,如果父母在平日裡懂得如何引導孩子高效的學習,那麼就可以省下報課外班的時間。

這可是一大筆時間,並且還涉及到孩子們以後的學業,想想如果整個小學期間都不去報這些輔導班,那節省下來的時間將會是非常可觀的。

另外家長們還要注意給孩子報課外班的情況,可以分為體育類、音樂類,棋類等。這又是另一個需要動腦筋,並且安排得到,可以節省出大量時間的地方。

有些需要童子功,比如舞蹈、鋼琴等,那就早早的報一個,有些因為時間的限制,就放在日後去學,合理安排,不要都堆在一塊去學。

只要你能堅持著培養好孩子一類型中某一個愛好,比如籃球學好了,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這些都有相通的地方,可以放在以後再去學。畢竟人生路很長,要給生活留一些白。

總之對於興趣班的挑選,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培養孩子最好不要超過兩個能夠長久堅持下去的就好,並以此為基礎,在孩子大些的時候再兼顧其它就好。

這樣就又節省出大量的時間。

節省出這些大量的時間,就去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並且給他們一些玩的時間。因為這對孩子,無論從學業發展還是從心理發展來說都是及其重要的,如果丟了這些,以後要補回來,一是以後的時間更加倉促、難以辦到;一是過了那個時間段,失去的也就真的失去了。

總之,家長需要從學業和興趣上合理安排時間,從宏觀上、大局上去替孩子考慮,避免做低效的重複性勞動,為孩子做好減法,在做減法的同時去深耕孩子的學業和興趣,避免盲目跟風,沒有自己的主義,這樣才能將更多的時間留給更具意義的閱讀和玩。


石頭聊家庭教育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計劃。一年級的小朋友當然也不例外。如果一位學生缺少學習計劃性,對學習的內容缺乏安排,那麼他的學習就是暫時性的,被動的,學習時斷時續,容易受情緒和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必然影響他取得理想的學習成效。所以合理、有效地安排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一年級的小朋友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所以不能安排太長的時間進行“坐堂式”。同時,一年級小朋友又正是對事物充滿好奇和新鮮感的年紀,又缺少足夠的自控能力和判斷能力,也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段。這時,就需要家長的陪伴。

一、家長可以在課餘時間陪同孩子製作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安排和分配時間。這時,首先要了解自己已有的作息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都已養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些習慣勢必支配著他們每天的活動,影響著他們對時間的安排。因此他們要學會安排時間,首先要了解自己已有的習慣。

二、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可以陪著孩子多出門看看外面的風光,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和課外拓展,陪伴孩子玩耍遊戲,在生活和遊戲玩耍中學習、認識新知。

三、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給孩子創造閱讀的環境和氛圍。可以通過參加一些繪本閱讀類的親子活動,多去圖書館閱覽室書吧等地方,讓孩子感受閱讀的趣味和氛圍。由於一年級小朋友識字量的有限性,所以家長可以在睡前給孩子讀讀繪本、講講故事。

四、加強孩子生活中的磨練,在生活上應該教育孩子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極的家務活,培養他的自理能力,也為將來離開家庭創造了一個鍛鍊的機會。


有堂A課


一個孩子,要讓他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孩子課餘時間是來養成他習慣的關鍵

  1. 養成孩子孩子良好習慣,我們需要的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做事情馬上去做,不要拖拖拉拉,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做到尊敬長輩見到長輩先打招呼,幫助父母做簡單的家務,養成閱讀的習慣。
  2. 首先要訓練孩子的時間觀念不要讓孩子懶惰,精準的把握時間,掌控時間,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做一個掌控時間的人,以後必將有大作為 ,掌握時間也就掌握了命運的第一步。
  3. 做事情馬上去做,比如說家庭作業要交孩子馬上去做,做完才可以完,不能先玩在做作業。這樣也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事不馬虎,不拖拖拉拉的,做一個快節奏的人生活也好快節奏。在長大以後的,做事雷厲風行,執行力強,辦事效率高。

  4.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還以一定要興趣愛好,這個可以讓孩子去自己選,帶孩子到各種興趣班看看,看他喜歡什麼,觀察他最喜歡的,那他就會很喜歡,鍛鍊孩子的興趣,也就讓孩子以後得選著更多,或者他會想這興趣去發展自己的事業,因為他對自己的興趣回去研究,這樣長大以後,選著的工作,生活都會和興趣有關,讓自己做事如魚得水,做什麼都會順順利利的。
  5. 做到尊敬長輩,見到長輩先打招呼,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語言交集能力,和害羞的心裡,讓孩子做一個開朗的孩子,先大招呼給長輩,長輩會喜歡,會覺得孩子真懂事,大家都會覺得,這孩子真不錯。在以後成長中都有很大的幫助,語言交集能力的提升,也是孩子對周圍環境融入的很快,能說會道。在以後的工作中也是一樣的道理,見到上級打招呼,上級領導也覺得很不錯這小子,他就會注意到你,以後發展也會順利很多。

  6. 幫助做簡單的家務,一,這樣做事為了練習孩子的互幫互助的能力,在生活中很多情況下都需要幫助,自己幫助別人,以後別人也會幫助自己,使自己弄結交更多的朋友,瞭解那些事真朋友那些事偽君子,識別好壞。商場如戰場那裡面的人形形色色的,社會上的人同樣也是,老奸巨猾,不試試你是不會知道的。
  7. 養成閱讀的習慣,養成閱讀的時候孩子比較小很多字都不認識,這是我們家就要起到作用,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學會聽故事,慢慢的孩子的只是面就會多一些,等孩子能讀懂拼音以後那就是孩子,自己閱讀的時候了,鍛鍊閱讀,一,是為了讓孩子以後的詞彙量的儲備,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更容易得高分,寫出優質的文章來。二,讀書也是練習嘴巴肌肉,讓嘴巴吐詞清晰,口齒伶俐,以後交集更能體現出來。
  8. 希望家長朋友能得到幫助,謝謝大家,有什麼簡介請,評論留言,我會努力做到更好的。


書法家丶惜筆


大家好!一年級是孩子從幼兒園踏入小學的第一年,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好課餘時間,完成從幼兒到學生的轉變過程。

首先,家長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現在一年級孩子的教育要求,與我們那個年代已經是大不相同了。千萬不要再想當然的沿襲我們那個年代的教育思維,“一年級就是痛快的玩,孩子玩的開心,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成績什麼的不用太過於重視。”

這話看起來沒什麼毛病,但殘酷的現實是,現在小學的教育體系對孩子的要求是極高的,語數英三門課的內容從一年級開始就一點都不簡單。

給大家舉幾道一年級的單元考試題目:

數學題:

1、()裡最大填幾?

33 - ()> 5
50 > 6 + ()
18 -()< 9

57 > () - 30


語文題:

2、照樣子看拼音寫部首,再寫出帶有該部首的字。
liǎng diǎn shuǐ ( )___________
yè zì biān( )__________
guǎng zì páng( )__________
dān ěr páng( )__________
shé zì páng( )__________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題目的難度絕對不低。

在課餘的時間可以給孩子安排體育鍛煉、興趣愛好活動,還可以多參加一些公益類的活動。除此之外,學習也不能放鬆。語文的聽說讀寫,數學的多練,英文的多讀都必不可少。

除了這些之外,就是習慣的養成了,一二年級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段。對於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家長該嚴格的就要嚴格,切忌“差不多就行”!


一小時家長



育兒手記365


一年級孩子從幼兒園老師不會有關於學業的要求到開始有學業要求,而父母和學校需在此階段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你會發現孩子喜歡去學校,一般就是孩子有了學習興趣的一個表現。

一年級課外活動,給孩子安排這些活動,你需要讓孩子開始做決定了,而不是你幫他決定,這個階段孩子需要學會選擇的能力。

不過我不認為孩子一年級就需要參加課外輔導,我覺得孩子需要適應,適應學習和老師風格,適應父母開始進行的評價,而在幼兒園時期,父母的評價大部分都是正面評價。

以下是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培養的能力,提供給大家作為一個參考。

幼稚園階段對應能力

3歲,嘗試精神;

4歲,有責任感,自己可以做到,自己搬凳子,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

5歲 與陌生人有勇氣打招呼和有禮貌;

小學階段對應能力

6歲,學會選擇,自己選擇自己吃的什麼?一個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可以選擇適合的孩子,而不會需要打電話給父母進行選擇的孩子,他在未來會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

7-8歲,與朋友合作,分組和其他同學合作完成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