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辦酒席的“菜色”和“意頭”,你都知道嗎?

客家人較為注重意頭徵兆,在日常飲食中尤為明顯。雖道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但飲食方面講究好兆頭卻是百里同俗,隨舉幾則常見的例子便可窺一斑,快來瞧瞧吧!

客家人辦酒席的“菜色”和“意頭”,你都知道嗎?

譬如豆腐有“頭富”的諧音,而婚宴中卻非常忌諱豆腐角,緣因豆腐角“角(各)打角(各)”,感覺不甚吉利。另外,豆腐只有老人逝世才稱“白豆腐”。

客家人辦酒席的“菜色”和“意頭”,你都知道嗎?

在操辦婚事時,客家人往往會在自家床上撒滿紅棗、花生、桂圓、蓮子或粟子、龍眼、橄欖,寓意美滿婚姻“早生貴子”(龍眼喻龍子,橄欖喻攬子)。

客家人辦酒席的“菜色”和“意頭”,你都知道嗎?

看望病人時,一般攜帶蘋果、柑桔,謂之平安吉祥。再如豬血忌直接稱呼,而改稱“豬紅”;豬舌亦忌直稱,而改稱“豬利”。因“舌”與“蝕”相諧,暗含蝕本之意。

客家人辦酒席的“菜色”和“意頭”,你都知道嗎?

客家人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有道是“雞聚魚散”,雞諧“吉”,客人一般忌諱將雞頭(吉頭)吃掉。做好事時,將雞、鴨頭朝上擺放,雞心、鴨肝等也放置其上,以示“整副心肝對待你”,要坐上橫的貴賓先動箸夾吃,旁人才能吃,非常具有禮儀。

客家人辦酒席的“菜色”和“意頭”,你都知道嗎?

又如魚寓意“年年有餘”,一般在宴席最後出菜,但是在打灶頭時,客家人一般不吃肉丸、魚丸,因丸諧“完”,意即沒了。不過煎雞蛋、炒豬腸卻是備受歡迎和喜愛。因為蛋又稱“春”,即春春光光;腸諧取“長”,即長長久久。

客家人辦酒席的“菜色”和“意頭”,你都知道嗎?

吃飯時,忌敲打碗筷,或弄出過大聲響。若宴席中不慎將碗盤摔碎,切忌說“碎了,破了”,應道“發財,大發!”筷子掉地上,應道“還有人請啊!”都道是入鄉隨俗,

外來客人在飲食習慣和言行舉止上儘量與之一致,自然會更受客家人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