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丹:我与贾平凹的一张合影

我与平凹是乡党,我也喜好写写画画,算得与平凹有相同趣好,我常为平凹的多才多思所折服,常有见面拜访求教之念,可一直无缘相见,虽有几次机会,却阴差阳错地错过,一直是我心头一件憾事。


张小丹:我与贾平凹的一张合影


随着平凹名气渐大,与他相见似乎更难,但我一直在关注着他,常拜读他的作品,品味他的书画,闲谈他的趣事,不仅因他是商洛乃至陕西文学的一面大旗,更有我心底对文学和艺术的执着追求。

我的朋友张宝才在县文化馆工作,身形瘦小,浓眉大眼,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那浓密的络腮胡。宝才与平凹相交甚厚,与我既是知心好友,又是酒友。曾在他的办公室见过平凹赠予他的条 幅“人廋非鬼”几个大字,更能看出平凹平易近人,诙谐幽默的一面,恰与我为人处事风格相仿,又勾起我拜访平凹的想法。


张小丹:我与贾平凹的一张合影


2015年8月8日,我在省干部学院学习,从朋友那知道平凹要出席商洛籍作家陈仓作品研讨会的消息。我请了假,急忙乘公交车赶往西安华商报社办公二楼的会议室。与会者都是受邀来自上海等各地媒体和文学大家,我只是一个唐突的闯入者和平凹的崇拜者,门口的工作人员没有做阻拦,我进到会场。坐在西侧和陈仓一排,看看四周,商洛名家巩文超、南书堂、董发亮、芦芙红、田冲等一帮常见的熟人,互相点头示意,离我左前不远就是平凹,他那时形象已深印入我大脑中,一看就不用分辨,平凹左边是方英文、沈庆云,右边是周怀忠、孙见喜。他们不时侧身倾向平凹,低声耳语交流,我坐在一旁,正好可看清平凹:头发稀疏,脑门宽阔晶亮,戴着一副老花镜,眼光深邃灵光,肩阔厚实,很显富态,穿着一件黑色汗衫,外形平凡内敛,全无高大上容颜。那无形的精气神却是饱含不凡,表现在现场待人应变,倾听思考方面,无不在显睿智的人性。有时神情开朗,有时微笑倾听,有时应答赞许,神态飞扬,闲散自然,气场广大摄人,他几乎成了会场的焦点。轮到他上台讲话,他慢条斯理,用浓浓的丹凤乡音发言,专心读着讲话稿,不时放下,引入话题,论证观点,不失幽默和机智之语,把他的贾氏识见发挥地淋漓尽致。评述乡党作品深入细致,让人频频点头拍手。当然他对陈仓这位家乡的后起之秀提出改进提高之处,眼光独到,不愧文学大家之名,并祝愿陈仓多出优秀作品,为商洛、陕西作家增光迁彩。我那天听得格外仔细认真,深切感到,看想百千,不如一见,感受难忘!

难忘的聚会自然要留念,这次恰好带着相机,会后更多平凹粉丝们都与平凹合影留念,签名,平凹也都满足大家心愿,我也在几拨拍照之后,抓住机会,让丹凤的乡党发亮给我与平凹也留张合影,他热情握着我的手,拉着紧靠在他右侧,适时闲聊几句丹凤乡音,亲切而自然,好似多年的老朋友,这是我一直以来最满意的一张留影照,一是不经意间,顺其自然完成,神态恰到好处;二是因为他是我多年神驰向往的敬仰者。

这张留影至今一直悬挂在我的画室中,每日品茶作画时,看一眼,好似它能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伴我作画。朋友相访之时,这张合影成了闲聊平凹的话题。虽说仅是一张照片,却记录着我拜访名家,追求艺术的心灵轨迹,更有“高山仰止”,激励我不断提高的精神动力。


张小丹:我与贾平凹的一张合影


张小丹,现供职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漫画家协会理事,商洛市写作学会理事,漫画家协会副主席,長安书画院商洛市分院副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