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丹:我與賈平凹的一張合影

我與平凹是鄉黨,我也喜好寫寫畫畫,算得與平凹有相同趣好,我常為平凹的多才多思所折服,常有見面拜訪求教之念,可一直無緣相見,雖有幾次機會,卻陰差陽錯地錯過,一直是我心頭一件憾事。


張小丹:我與賈平凹的一張合影


隨著平凹名氣漸大,與他相見似乎更難,但我一直在關注著他,常拜讀他的作品,品味他的書畫,閒談他的趣事,不僅因他是商洛乃至陝西文學的一面大旗,更有我心底對文學和藝術的執著追求。

我的朋友張寶才在縣文化館工作,身形瘦小,濃眉大眼,最明顯的標誌莫過於那濃密的絡腮鬍。寶才與平凹相交甚厚,與我既是知心好友,又是酒友。曾在他的辦公室見過平凹贈予他的條 幅“人廋非鬼”幾個大字,更能看出平凹平易近人,詼諧幽默的一面,恰與我為人處事風格相仿,又勾起我拜訪平凹的想法。


張小丹:我與賈平凹的一張合影


2015年8月8日,我在省幹部學院學習,從朋友那知道平凹要出席商洛籍作家陳倉作品研討會的消息。我請了假,急忙乘公交車趕往西安華商報社辦公二樓的會議室。與會者都是受邀來自上海等各地媒體和文學大家,我只是一個唐突的闖入者和平凹的崇拜者,門口的工作人員沒有做阻攔,我進到會場。坐在西側和陳倉一排,看看四周,商洛名家鞏文超、南書堂、董發亮、蘆芙紅、田衝等一幫常見的熟人,互相點頭示意,離我左前不遠就是平凹,他那時形象已深印入我大腦中,一看就不用分辨,平凹左邊是方英文、沈慶雲,右邊是周懷忠、孫見喜。他們不時側身傾向平凹,低聲耳語交流,我坐在一旁,正好可看清平凹:頭髮稀疏,腦門寬闊晶亮,戴著一副老花鏡,眼光深邃靈光,肩闊厚實,很顯富態,穿著一件黑色汗衫,外形平凡內斂,全無高大上容顏。那無形的精氣神卻是飽含不凡,表現在現場待人應變,傾聽思考方面,無不在顯睿智的人性。有時神情開朗,有時微笑傾聽,有時應答讚許,神態飛揚,閒散自然,氣場廣大攝人,他幾乎成了會場的焦點。輪到他上臺講話,他慢條斯理,用濃濃的丹鳳鄉音發言,專心讀著講話稿,不時放下,引入話題,論證觀點,不失幽默和機智之語,把他的賈氏識見發揮地淋漓盡致。評述鄉黨作品深入細緻,讓人頻頻點頭拍手。當然他對陳倉這位家鄉的後起之秀提出改進提高之處,眼光獨到,不愧文學大家之名,並祝願陳倉多出優秀作品,為商洛、陝西作家增光遷彩。我那天聽得格外仔細認真,深切感到,看想百千,不如一見,感受難忘!

難忘的聚會自然要留念,這次恰好帶著相機,會後更多平凹粉絲們都與平凹合影留念,簽名,平凹也都滿足大家心願,我也在幾撥拍照之後,抓住機會,讓丹鳳的鄉黨發亮給我與平凹也留張合影,他熱情握著我的手,拉著緊靠在他右側,適時閒聊幾句丹鳳鄉音,親切而自然,好似多年的老朋友,這是我一直以來最滿意的一張留影照,一是不經意間,順其自然完成,神態恰到好處;二是因為他是我多年神馳嚮往的敬仰者。

這張留影至今一直懸掛在我的畫室中,每日品茶作畫時,看一眼,好似它能給了我創作的靈感,伴我作畫。朋友相訪之時,這張合影成了閒聊平凹的話題。雖說僅是一張照片,卻記錄著我拜訪名家,追求藝術的心靈軌跡,更有“高山仰止”,激勵我不斷提高的精神動力。


張小丹:我與賈平凹的一張合影


張小丹,現供職商洛職業技術學院,陝西省漫畫家協會理事,商洛市寫作學會理事,漫畫家協會副主席,長安書畫院商洛市分院副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