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寫不好科普:請向好萊塢學習

为什么你写不好科普:请向好莱坞学习

我想從場景感、結構、市場這三個角度,來吐槽目前的科普文章的現狀。

前一篇文章裡,我只說了第一個方面,也就是場景感的問題。今天來說說結構的問題。

一篇文章,必須有一個整體的結構。一個段落,一個句子,也都是有結構的。結構就是邏輯。這一點,你肯定不會反對。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到底該用什麼樣的結構?

咱們一起來把文章的結構,歸納成3種類型吧,分別叫 AAA 結構、ABT 結構、DHY 結構。

先說AAA結構。

這可能是最常見的一種結構。不光在科普文章裡常見,在科研報告裡也特別多。我們學校的研究生微信群經常轉發學術報告的海報。我就仔細讀一讀摘要。大量的報告人寫出來的報告摘要,都是這種AAA結構。這種結構啊,我如果給它起一個別名,就叫催眠結構。

什麼意思呢?

AAA就是 and and and。你去讀全篇或者這樣的報告摘要、論文摘要,你就發現,通篇有大量的 and 作為連接詞。也就是說,整體結構,是一種然後、然後、然後的順序陳述。用來陳述事實,當然沒有毛病。但是,so what?這麼多的事實陳述堆積在這裡,憑什麼?

AAA 結構在微信裡也特別常見。很多微信文章,都喜歡寫成一塊兒一塊兒的獨立結構。比如騰訊的官方微信天文科普號「漫步宇宙」7月11日的文章,一共羅列了10個太陽系外的行星的特徵。僅僅是羅列。

著名的天文科普大號「星空天文」7月11日的文章是這樣的: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消息,卡西尼號探測器最後一圈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

研究人員把這個聲音轉換成人耳能聽到的聲音,播放一下。

波也可以攜帶能量,這個聲音記錄的是等離子體波。

專家表示,土衛二就像發電機,它和土星之間互相傳遞等離子體波。

它們很特殊,和地球月亮的關係不一樣。

卡西尼號掉進土星。

文章一共6個自然段,我把內容分別用一句話做了概括。你看,全是順序陳述,全是事實陳述。每個段落的關係,都是 and。

這就是世界上最無聊的事,聽一個專家給你陳述一堆你不熟悉的事實。感受一下,如果一部電影,演的是一家子人每天日復一日的起床、洗漱、吃飯、上班、下班、回家、睡覺。多可怕?沒有這樣的電影。

跳過 ABT 結構,我先說說 DHY 結構。

這個結構和 AAA 完全相反,可以說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去。通篇各種轉折,邏輯非常曲折。DHY的意思就是 despite、however、yet。用中文的話來說,就是文章中有特別多的但是、然而、儘管如此、可是還、即便是這樣、卻……

這種結構,讓讀者跟著改變思考的方向,次數太多了,容易發生思維的混亂。但是還好,在科普文章中的例子不多,在科研論文和學術報告中特別常見。

但是,你完全可以有機會找到一個更好的結構來寫科普。這就是 ABT 結構。

這就是一種恰到好處的結構了。ABT 就是 and but therefore。有並列的順序陳述,然後馬上轉折,最後給出結論或者結果。讀者的思路改變了一次方向,足夠了。這一次方向的轉折,就是去除瞌睡的地方,相當於電影中的危機出現。危機出現之後,或者說,在科普上,顛覆了讀者固有的認識之後,遇到矛盾的地方之後,提出未解之謎之後,就要採取行動了。最後就可以給出therefore的結果。

你看,多麼像好萊塢的電影大片裡說的。平靜生活(and),突發危機(but),痛定思痛,採取行動,更上一層樓(therefore)。只有這樣的邏輯,才能做到又簡單又吸引人跟下去。

我再往深裡引申一點。

別小看這個 ABT 結構。就這麼一個小小的 but,出現在這,就讓內容有了峰迴路轉。就是懸念,就是敲黑板,就是拉警報,就是提醒讀者要注意啦。這不光和好萊塢的電影結構一模一樣,也和歷史上一切偉大的故事結構一模一樣。

有了這個 ABT,文章就算得上一個故事了。

我知道,我知道你肯定對「故事」有偏見。你可能覺得,故事的意思就是虛構,故事就等同於不科學。你這是對故事的非理性恐懼。

故事的本質,就是 ABT 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