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首個藝術創客空間正式揭牌

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發佈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國家數字出版轉型示範單位

全國年度最佳畫報

3月20日上午,昆明理工大學與建水文冶陶業有限公司共建的“藝術創客空間”暨“陶藝傳習館”揭牌儀式在昆明理工大學藝術創客空間舉行。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傑與建水文冶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俊榮共同為藝術創客空間進行揭牌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牛治亮與中共建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建水縣紫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楊為文為陶藝傳習館揭牌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揭牌儀式現場

據瞭解,“藝術創客空間”作為昆明理工大學第四個校級創客空間和唯一的藝術類“創客空間”包括“陶藝傳習館”、“創意茶吧”、“創意沙龍”和“創意集市”等內容,空間的建設,是昆明理工大學發揮高校堅持開門辦學,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建學生“雙創”示範基地和助推專業學科進步的創新改革上,發揮學科優勢和專業特長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有益探索。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峰越發言

揭牌儀式上,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周峰越表示。在高校裡開展陶藝的傳承與發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激發藝術才華、培養藝術技能、提升審美情趣,而且對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更有利於加強藝術創造客空間建設、豐富校園生活、營造校園藝術範圍,同時對重新思考傳統與現實、傳承與發揚、藝術與商業之間的關係有著促進作用,並在寓教於樂中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許佳發言

此外,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許佳介紹,學院將通過“陶藝傳習館”開展藝術教育改革,不僅開設專業類藝術課程,還要開設面向全校學生的通識類藝術修養選修課程,大力提升我校人才培養中的藝術素養和質量,促進學生創業就業,積極探索優質人才模式的良好途徑。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中共建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建水縣紫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楊為文發言

中共建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建水縣紫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楊為文對建水縣紫陶產業的發展做相關介紹並表示,發揮高校學科優勢和專業特長與地方產業結合將是發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並邀請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到建水紫陶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推廣中來。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傑與建水文冶陶業董事長李俊榮進行討論交流

隨後,昆明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英傑與文冶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俊榮共同為藝術創客空間進行揭牌。昆明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牛治亮與中共建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建水縣紫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楊為文為陶藝傳習館揭牌。儀式進行之後,張英傑對創客空間進行參觀交流,指出學院一定要發揮好學科優勢,創建出更多優秀的文化創意產品。

未來,空間將充分發揮了企業獨有產品工藝特色和學校在人才學科方面的優勢,通過課程教學、社會實踐、創業就業、產品研發、營銷創新、品牌推廣、產品體驗及展示、技術培訓、藝術交流和扶持幫扶困難學生等各個教學和實踐環節,開展藝術工坊式教學。

同時,利用昆明理工大學相關專業學科的研究成果,指導學生開展傳統工藝製作中新材料研究和產品新工藝研究,進行市場創新和營銷革新,形成校園藝術創意產品“創意—生產—產品—市場”的良性循環。此次校企共建的“藝術創客空間”已經推出首項成果,由建水文冶陶業與學院師生參與聯合開展產品開發、設計、生產的“滇陶三寶”系列產品成功推出。

延伸閱讀: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創客空間簡介

昆明理工大學藝術創客空間由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及建水文冶陶業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空間將搭建起校企合作的共享平臺,通過豐富的校內資源優勢進行建水紫陶的傳習、研發、宣傳及推廣,該空間分為陶藝傳習館及陶茶交流中心。

陶藝傳習館主要用於學習建水紫陶的製作技藝,沿習建水紫陶的傳統技法,研習建水紫陶的工藝流程,“陶藝傳習館”將逐步匯聚新科技,利用昆明理工大學創新平臺,研發並推出融合傳統與現代,高雅與大眾的新產品。

陶茶交流中心的主要功能為建水紫陶產品展示及推廣、學術講座、對外合作交流等,中心將開展創新傳播,並將對建水紫陶與“雲茶”的融合發展進行深入探索。

空間的建立,將對建水紫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利用昆明理工大學工科專業學科的相關研究成果,開展建水紫陶材料研究、產品新工藝研究和造型開發研究,利用廣告和傳播等社會科學專業的研究成果開展市場創新和營銷革新。可以有效提升建水紫陶的整體實力和品牌形象力,從而提高品牌附加價值。

2、昆明理工大學陶藝傳習館,地處在富含文化氣息的大學城,是目前距離各大高校最近的陶藝傳習館,依託藝術創客空間,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陶藝製作選修課程,建設成為基礎性的藝術類創意工坊,可以迅速向大學生群體傳播,極具傳播價值和推廣效應。同時向大學城所有高校20多萬學生群體輻射,帶動大學城周邊更多的人群的接觸和體驗,可以迅速把建水紫陶的文化和產品推向市場。

3、在大學開建“陶藝傳習館”對於建水紫陶的傳播有著絕佳的文化和地域優勢。大學就像地區的熔爐,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聚集在這裡(特別是藝術創客空間靠近留學生院),可把建水紫陶文化帶向五湖四海;大學的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也更容易將建水紫陶文化推向全國、帶向海外。同時,也可以在大學內培育建水紫陶的消費群體。

建水文冶

建水文冶陶業有限公司於2014年3月組建完成“產品研發中心”,截止到2018年12月,公司累計投入經費400餘萬元,完成了產品研發、品牌宣傳推廣等多方面的工作,所研發的產品預計將於2019年5月推向全國市場。

建水文冶陶業將通過多方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通過“產品研發、品牌宣傳、開拓市場、建設基地、形成產業”的模式,逐步完善產業鏈,形成研、產、供、銷一體化的經營模式。目前,公司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2014年3月,產品研發中心組建完成並開始運行。

2、2014年8月,建水文冶與雲南強勢媒體《雲南畫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滇風陶苑”創作基地,該基地聯合國內知名書畫藝術家共同創作獨創性紫陶藝術佳品。從2014年起,利用畫報系旗下三家航空雜誌《祥鵬航空》、《昆明航空》、《瑞麗航空》以及畫報主刊《雲南畫報·人文旅遊》及雲南高鐵唯一雜誌《雲南鐵路》等期刊,雲南畫報官方微信公眾號“雲南畫報”等傳媒載體,系統宣傳建水紫陶及公司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外宣效果。

3、2015年6月,雲南畫報攜手建水文冶在滇池國際會展中心主場館聯合舉辦南博會建水紫陶產品推介。

4、2015年7月,建水文冶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註冊商標“滇陶印象”。

5、2015年11月,“釉下刻填工藝”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初步審查合格通知書》。

6、2015年11月,在昆明翠湖之濱組織盛大的“紫陶名壺·釉下刻填工藝發佈會”,新華社、中新社、春城晚報、雲南網、昆明信息港、雲南信息報、《盛世典藏》欄目等知名媒體紛紛予以報道。

7、2016年4月,知名收藏者代平收藏“滇陶印象”作品,並接受中國網專訪,“滇陶印象”登上中國網“今日頭條”。

8、2016年6月,“滇陶印象”釉下刻填作品在昆明市組織的“2016創意昆明”活動中受到各級巡館領導和觀眾的熱烈關注。

9、2016年6月, “滇陶印象”產品受邀參與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文產辦組織的上海推介會。

10、2016年11月,“滇陶印象”成為政府引領、媒體護航“西部中國·一縣一品”的特邀品牌。

11、2017年5月, 建水文冶“滇陶印象”與國內規模最大的航空客艙服務平臺“雲端互動”簽署合作協議,“雲端互動”在近700架飛機,31000個座位上進行“滇陶印象”推廣,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的300餘座城市。

12、2017年5月,建水文冶與昆明理工大學在昆明共同組建“滇陶印象”產品研發營運中心。

13、2017年7月,“滇陶印象”成為第二十二屆中國大學生網球錦標賽、中國高校“校長杯”網球賽獎品指定品牌。

14、2018年1月,“滇陶印象”在“2018家鄉好風物·雲南地方特色產品評選”中被評為“雲南十大特色產品”。

15、2018年4月,“滇陶印象”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五項知識產權保護專利。

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發佈

記者:龍銳

優質內容生產者

昆明理工大学首个艺术创客空间正式揭牌

主編:局部 編輯:李雨霖 尹博林 李曉超

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

內容合作 廣告合作

0871-64113609(上班時間)

153 9854 2169(24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