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 婁底旅遊綜合收入達4.34億元 紅色旅遊成亮點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佳 李大鵬)2019年清明節期間,天氣晴好,風和日麗,旅遊消費高漲,文化需求活躍,婁底市文化旅遊市場運行平穩,假日文化旅遊工作“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的目標圓滿完成,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婁底各大旅遊景區(點)清明節期間共接待遊客71.95萬人次,同比增長27.83%;旅遊綜合收入達4.34億元,同比增長 32.36%。整個旅遊市場一片祥和,井然有序,無重大旅遊投訴和安全事故報告,文明禮讓成風。

祭祖追思,緬懷先烈,紅色旅遊成亮點。

正值清明節,一家老少,遊田埂,走山間,祭祖追思。部分景區開展紅色旅遊活動,以各種形式緬懷革命先烈。婁底市烈士紀念園、雙峰蔡和森紀念館、冷水江謝冰瑩故居和新化羅盛教紀念館,都開展了祭掃革命烈士墓、參觀陳列展示、雕像前宣誓等群眾性紀念活動。蔡和森紀念館在蔡和森光輝一家群雕前開展“鮮花寄思念,清明憶偉人”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活動;在蔡和森廣場舉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活動。景區的這些活動迎來了不少中小學生,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紅色出遊出現小高潮。

樹木回春,草長鶯飛,踏青賞花成時尚。

新化龍灣溼地的千餘畝紫雲英竟相開花,紫色與紅白相間,美麗絢爛、形成片片的花海,宛若燦爛雲霞,與湖泊、島嶼等自然風景融為一體,成了遊客熱衷前往的旅遊目的地。市中心城區的文體公園,舉辦“當櫻花遇上音樂”系列活動,賞櫻花,聽音樂,迎來大量遠道歸來的遊客。雙峰鎖石、婁底經開區、冷水三尖鎮的油菜花,新化雅天門的雲錦杜鵑花,龍灣溼地的草籽花,都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攝影拍照,秀抖音,曬陽光,放風箏,玩PARTY,景區接待持續火爆。

悠悠鄉愁,憶兒時樂,農家休閒成熱點

清明返鄉祭祖後,許多遊客選擇就近到郊野景區、古鎮、鄉村旅遊點等地旅遊,回憶家鄉往事,感受風土人情,帶動了鄉村旅遊市場的發展。婁星區的鳳凰山莊、莫言醉農莊和文正湖,車輛井然,遊客眾多,餐廳坐無虛座,農產品供不應求。雙峰歸古鄉村旅遊度假區,山間賞花,清水河上划船,田間騎馬,泥巴地填塘挖溝,夜宿草屋民宿,房車賞月攬星空,一家老小,其樂融融。新化紫鵲界永幸農家樂,烤餈粑,擂春筍,挖野菜,餵雞鵝,燒柴火,吃魚凍,遊客意猶未盡。新化渠江源景區的世外山居民宿,開展親子摘茶,親子炒茶,親子品茶以及尋找老種子的系列活動,勾起了遊客們的淡淡鄉愁,濃濃回憶。

文化傳承,文旅融合,品位旅遊成新寵。

結合清明主題舉辦的民俗文化活動等寓教於遊、寓樂於遊,品位旅遊吸引了更多遊客參與。婁底市舉辦村級、鄉鎮級和縣市級文化演出52場,其中戲曲14場,綜藝38場,以文促遊,以遊提文,在做好傳承的同時,大大豐富了遊客的樂趣和增長了遊客的見識。在雙峰曾國藩景區,以家族為單位,全家老少品讀國藩文化的精髓,在遊中學,在學中游;在新化油溪村景區,穿漢服,著旗袍,打油傘,走田間,賞花踏青成時尚;在漣源楊市鎮,遊客行走於楊家灘古建築群,踏著古青石路,領略湘軍文化,品味湘戲風彩,嘗兒時告子糖,讓文化和旅遊深度融為一體,意味悠長。

據瞭解,婁底全市以全域旅遊理念為指導,積極開展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優質旅遊建設,不斷滿足廣大遊客日益個性化、品質化的假日旅遊需求。假日旅遊市場既保持了量的增長,又實現了質的提升。主要開發業態,促旅遊產品多樣化。推動“旅遊+”發展,大力開發旅遊新業態新產品,假日旅遊產品供給豐富、選擇多樣;完善設施,促旅遊服務人性化。持續推動“廁所革命”,加大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假日客流監控和流量引導,全面提升旅遊體驗;強化檢查,促旅遊市場規範化。強化旅遊市場聯合執法檢查,嚴肅查處各類違法經營行為,全面提升旅遊行業治理水平,效果顯著;加強引導,促旅遊秩序文明化。加強假日文明旅遊宣傳和引導,鼓勵文明旅遊、曝光不文明行為,文明出行成為假日旅遊新亮點;排查隱患,安全應急制度化。婁底各縣市區高度重視清明假日旅遊安全工作,節前開展假日旅遊市場安全檢查,督促隱患整改,發佈旅遊安全提示,引導遊客安全出行。假日期間,按照工作要求啟動假日旅遊工作機制,強化假日旅遊值班值守,隨時應對、處置假日涉旅事件。針對假日客流高峰提前採取限流和分流措施,確保遊覽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