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碩士吐槽:討厭跟同寢的二本生一起上課,學歷真能代表一切?

前不久,小編接到一條粉絲的私信投稿,內容大概是說,自己宿舍一共4個人,兩人是同校保研直接考上了研究生,另外兩個人,本科是普通的二本學校,但是由於考研成績不錯,就考進自己的學校。在剛分到同一個宿舍的時候,本來還感覺大家能夠聚到一起,都是能力不錯、熱愛學習的知音。

但是萬萬沒想到,還沒到1個月,就發現,那兩個二本舍友不僅不愛學習,平時上課、做實驗的時候,也總愛抄自己的答案,根本不願意動腦思考;如果稍加婉拒的話,還被人說是自己太過小氣,不夠大方。所以不由得懷疑,能考上985研究生的難道不都應該是學生中的佼佼者?學歷真的能代表一切嗎?

985碩士吐槽:討厭跟同寢的二本生一起上課,學歷真能代表一切?

從上述的例子上可以看出,這兩個同學能夠考上985的研究生,那麼說明本身能力不差、學習拼勁也足,但是考上研究生後的種種表現,卻讓人不由得懷疑,這樣的學生真的值得985的研究生學位嗎?當今社會存在的德不配位問題,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呢?

過於強調成績、忽略基本素養

名次的高低、成績的多少一直都是老師、家長、學生關注的重點,而過於強調的結果,就是導致大家在順利通過高考、考研之後,就容易陷入極度放鬆的狀態,失去對自我的要求,一直處於荒廢時間的狀態。人的一生都是處於學習的狀態中,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律的自我要求,才是我們一直都要保持的。

985碩士吐槽:討厭跟同寢的二本生一起上課,學歷真能代表一切?

學歷能夠反映學生某些能力的水平,但是卻不能代表學生一切的能力水準。高考神人張非,2次考入清華、1次考入北大、1次考入負擔,但是最終因為沉迷於網絡遊戲而輟學,至今碌碌無為。毫無疑問,如果用高考成績來給一個人下定論的話,張非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但是沒有自制力、放任自流的張非,無疑是失敗的。所以學歷能證明你的學習能力,但是卻不能驗證你的基本素養以及社會能力。

985碩士吐槽:討厭跟同寢的二本生一起上課,學歷真能代表一切?

二本中有綜合素養不錯的學生,985中也同樣有不思進取的學生,所以以偏概全來斷定一個現象的正確與否,其實都是不可取的。在學習的本質不僅僅為了一張文憑,更多的是在這過程中吸取到的知識、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豐腴的文化素養。無論是否踏入社會,學歷都只會起到“敲門磚”的作用,而要想能夠在殘酷的競爭中立足,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素養。

你的身邊也有過“德不配位”的問題發生嗎?你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不妨在評論中與大家一起分享哦~

免費素材資料包大派送

私信回覆【小學英語】,即可免費獲得最新版本小學英語單詞彙總資料包~

私信回覆【中考英語作文】,即可免費獲得中考滿分作文寫作資料包~

私信回覆【高中英語語法】,即可免費獲得高中英語語法彙總資料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