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雲南葡萄種植戶偏愛密植?雲南的朋友可以看看!

眾所周知,葡萄稀植有利於培養大樹,大樹型栽培根系龐大,樹體儲藏養分能力強,養分供應充分,而且樹勢中庸,有利於種出高品質的葡萄。近幾十年來,我國的葡萄技術與日本交流頻繁,島國對葡萄的樹相栽培,花果管理技術做的爐火純青,其栽培模式以大樹型栽培為主,“一”字型,“王”字型,“H”型等大樹型栽培令國內多少技術狂人如痴如醉。


為什麼雲南葡萄種植戶偏愛密植?雲南的朋友可以看看!


H型樹形掛果狀,頗為壯觀

來過雲南葡萄區的朋友很清楚,雲南種葡萄一大特點就是密植。從賓川,元謀,建水到彌勒等葡萄主要栽培區,稀則畝種兩三百株,密則上千株。以籬架,雙十字V型架為主。對於雲南這種獨特的密植栽培模式,很多外地葡萄種植戶非常不理解,包括一些專家都極力反對這種模式。因為密植栽培貼著耗工,費肥水,樹勢紊亂,高產低質等標籤。剛來雲南的時候,我對這種栽培模式也持批判的態度。慢慢的,通過與當地眾多種植能手的溝通及自己的一些實踐,覺得在雲南種葡萄密植栽培也是在情理之中。


為什麼雲南葡萄種植戶偏愛密植?雲南的朋友可以看看!


雲南密植的陽光玫瑰,畝種約500株

為什麼說是情理之中呢?我們從雲南獨特的種植環境說起。雲南葡萄主產區建水、元謀、賓川等地都處於紅河河谷和金沙江干熱河谷氣候,土壤及空氣十分乾燥,葡萄生長期的蒸騰量非常大。以元謀為例,年蒸發量3507.2mm,為降雨量的5.6倍,根系如果供水不及時導致缺水障礙。

既然葉片的蒸騰量大,必須配備很強的根系。如果根系供水不及時,葉片就很難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正常來講,水分脅迫會導致葡萄根冠比增加,但是根系總量會減少,地上部會減少。而恰恰雲南這邊土壤粘重,土壤透氣性差,根系擴長相對更難。土壤粘重板結是影響雲南葡萄栽培模式另外一個種植環境。如果稀植栽培,倘若葉幕已經擺滿,根系的供水是達不到蒸騰作用所需的水分。事實上,雲南很多地區做稀植,架面都很難擺滿,嚴重影響產量。與元謀的基地朋友溝通,元謀也有人嘗試過大樹型栽培,基本都以失敗告終。很多園子基本架苗都不能不滿,而且很多基本沒花。這兩個獨特的栽培環境決定了雲南的葡萄種植要偏密植。

葡萄咖在基地也發現這種情況。稀植模式下,遠離主幹的枝葉表現生長弱,缺水萎閹,靠近主幹部分的枝葉長勢正常。株距超過2米以上,在大風天氣,如果外部增加空氣溼度,極易出現缺水障礙。


為什麼雲南葡萄種植戶偏愛密植?雲南的朋友可以看看!


稀植栽培的陽光玫瑰,單株的長勢不均勻

為什麼雲南葡萄種植戶偏愛密植?雲南的朋友可以看看!


遠離主幹,長勢弱,缺水萎閹(局部圖)

為什麼雲南葡萄種植戶偏愛密植?雲南的朋友可以看看!


靠近主幹部分,長勢正常

這麼看來,決定於當地獨特的種植環境,葡萄咖認為密植栽培在雲南是必然結果,但我還是反對那種畝種800-1000株的超密植栽培的做法,這種做法過於極端。如果真想在雲南做稀植栽培,我覺得有兩個方面必須考慮。1.增加微噴,提高空氣溼度;2.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機質,通過起壟等技術手段給根系創造一個良好的空間。

以上就是葡萄咖對雲南葡萄密植栽培的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大家討論。

來源 葡萄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