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字在歷史上有哪些寫法?有哪些依據?

水鄉浪人22218316


gōng,形聲字,從心,共聲。本義:恭敬,謙遜有禮。《爾雅》:恭,敬也。在《漢典》當中,“恭”字的異體寫法有四種(分別見下圖),其中就有題主所問的下部左側寫成兩點的寫法。


恭字的真草篆隸還有哪些主要寫法呢?下面就來看書法文獻中的主要寫法:


一、楷書寫法

1、唐 · 柳公權 · 神策軍碑:右邊少一點


2、唐 · 顏真卿 · 顏家廟碑


3、唐 · 歐陽詢 · 虞恭公溫彥博碑


4、隋 · 董美人墓誌:頭部寫成“業”字


二、行草書寫法


5、晉 · 王羲之 · 興福寺半截碑


6、元 · 趙孟頫 · 千字文


7、明 · 王鐸 · 枯蘭復華圖跋:下部寫成心字底


8、明 · 王寵 · 行書詩


三、隸書寫法


9、漢 · 乙瑛碑


10、漢 · 張遷碑


11、元 · 趙孟頫 · 六體千字文


12、清 · 金農 · 臨華山廟碑


四、篆書寫法


13、清 · 伊秉綬 · 篆書條幅


14、元 · 趙孟頫 · 六體千字文


15、清 · 鄧石如 · 張子西銘


以上15種就是“恭”字在歷史上的寫法,包括真草篆隸各種書體,希望對書友們有所幫助。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以下是恭字的一些寫法,更多寫法可到【梅花書檢】查詢





梅花書檢


按寫字人的文化來說應該算是錯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