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裸根移植的技術和要求

提到苗木移植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認為土球越大,苗子成活率越高。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需要帶土球移植的,一些情況下,裸根移植的成活率也可以很高。苗木裸根移植技術,裸根移植適用於幼小的繁殖苗與大多數休眠期的落葉喬灌木,是國內地栽苗木基地最常用的移植方法。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下苗木裸根移植的技術和要求。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裸根?

從落葉開始到早春萌芽的裸根移植適合於繁殖幼苗和大多數休眠的落葉喬木和灌木,它是我國苗木基地最常用的移植方法。移植時,根部沒有覆蓋土壤或通常是“護心”的一部分。其優點是根系相對完整,操作方便,節省人力物力,交通便利。常見的裸根移植樹木有厚朴,樟樹,冬青,浙江樟,柚子等。

裸根移植的技術和要求

首先為大家介紹下苗木裸根移植的優點:保存根系比較完整,便於操作,節省人力和物力,運輸方便。

1、移植苗準備與根系保護

1.1重新修復:移植前重新修剪芽冠。對於具有明顯樹幹的樹種,如厚朴和柚,應切斷枝條,樹枝應適當變薄,長枝應縮回。樟樹,浙樟和冬青的主要樹幹不明顯,但根據幼苗的定向栽培需要固定和保留髮芽和分枝力強的樹木,固定的箱高度一般為2.50-4.50米。

所有的樹幹都要切斷,但主要樹枝應儘量保留,粗枝應切割,以免劈開,修剪時鋸面光滑平整,鋸切後,應使用鋒利的刨床平穩平滑地平整。使用傷口癒合塗片來治療切口或敷上藥劑。

1.2挖掘技術

在移植裸樹的大樹時,通常在距離樹幹半徑40-50釐米的圓形溝槽中進行挖掘。根據根系的特點,挖掘深度應低於根分佈層。在挖掘過程中,遇到粗糙的根部時,用手鋸切割根部,因此不能使用硬鏟來避免將根部拉開。挖了一棵大樹後,你可以儘可能地取土,用草繩包住根球。在操作過程中,應儘可能避免樹皮和纖維根。特別是根切後的毛細血管根系必須受到土壤(也稱為多年生土壤)的保護。


苗木裸根移植的技術和要求


2、防止根系失水是移植成活的關鍵技術

在起苗、修剪、分級、包裝或運輸等移植栽培前的各個環節,以及栽培後的管理環節都要特別注意。

繁殖苗因根系幼小細嫩,起苗後必須放置在溼潤的器具或環境中,防止根系失水;

較大規格的移植苗如不能及時移栽,起苗後必須假植或用保溼材料包紮、覆蓋。

在栽植前蘸泥漿(也可以根據需要混合使用一些生根劑、保水劑等輔助生根與保水的藥劑),提前洇地,縮短起苗到栽植的時間,栽植後及時灌水等,均為苗木移植時常用的技術措施,主要的目的是通過防止根系失水而提高成活率。

3、裸根移植種植技術

一般來說,種植孔的範圍和深度比根部大20-30釐米,基肥施用於洞底。首先,運輸過程中大樹的受損枝條被修剪。在噴灑旺盛的根和腐爛的真菌後,將大樹移入坑中,平穩地鋪設,根被壓平和拉伸。然後,使用種植土填充孔。特別是在根部空隙,我們應該用土壤填實。填充一半時,應輕輕抬起或搖動樹幹,使種植土壤和根系緊密結合,壓實後澆水。在水完全滲透並高出地面10-15釐米後,可以通過添加土壤來灌溉圍堰。

種植後的養護和管理

樹木的養護和管理非常重要。種植後,必須澆水至少三次,並補充不足的水。澆水後應注意根土栽培。當樹木發芽時,有條不紊地每天或兩次噴水,以加速新芽的生長,並注意新芽對蚜蟲的脆弱性。在乾燥的天氣中應及時觀察噴灑,並經常除草和鬆土。在施肥方面,挖坑時應在坑底施加基肥。種植後,可以使用穩定的糞肥或化肥,可以使用溝或穴施肥來促進其快速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