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下半場,如何打造智慧校園閉環支付場景?

經過超5年的發展,移動支付在中國已經深度普及,但是在更加垂直,閉環的領域,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例如校園。

校園中的優質用戶

校園的商業爭奪一直較為激烈,學生代表著未來,其消費觀念和行為的養成,會成為企業最為優質的用戶。電信運營商在推廣電話卡業務時,對校園用戶也是重金投入。

分析人士指出,校園有著近3000萬的在校學生數量,且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學生,一次投入可長期鎖定優質客戶,這對於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三大巨頭來說,都是不能輸的“戰爭”。

移動支付下半場,如何打造智慧校園閉環支付場景?

校園需要更加智慧

據瞭解,目前銀聯已經支持1200所高校,並且聯合產業鏈各方推動智慧校園建設,圍繞高校師生工作、生活需要,以食堂、校內超市為主要應用場景,提供包括線下支付、身份識別、充值繳費等多種功能在內的校園服務。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方面,據北京商報報道,支付寶、微信支付則主要以線上校園解決方案為主。支付寶在APP端也嵌入了“教育公益”板塊,具體服務包括大學生活、中小學、運動、親子賬戶等多個細分品類。微信支付方面,在2018年4月,騰訊推出了以微信校園卡為核心的數字校園整體解決方案,即通過“騰訊微校”搭建高校信息化矩陣,並藉助微信校園卡完成校園網絡的連接。緊接著在2018年7月18日,騰訊又推出了以微信校園卡和騰訊校園碼為核心的數字校園解決方案。

我們能夠看出,無論是銀聯還是支付寶、微信,讓校園更加智慧成為了閉環支付場景的發展方向。那麼具體該如何智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