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路7:關東諸侯討董,為啥會演變成袁紹袁術政治遺產之爭?

袁術與袁紹這名義上的叔伯兄弟,實際上的親兄弟,在董卓將汝南袁家滅族之後,在誰是汝南袁家第一繼承人這個問題上,不自覺的就開始較上力了。雖然這時候國仇家恨都沒有報,可是誰更正統,誰更應該繼承汝南袁家這筆豐厚的政治遺產,卻更讓這兄弟倆關注,什麼家仇國恨都是虛談,爭取到這筆近在眼前的豐厚遺產才最實惠。


崛起之路7:關東諸侯討董,為啥會演變成袁紹袁術政治遺產之爭?

圖1、袁紹與謀士(《跨江擊劉表》)

客觀的看,在當時,誰是汝南袁家第一繼承人這個問題上,袁紹是佔一點點優勢的。因為過繼給了伯父袁成,已經繼承了袁成遺產的袁紹,從儒家法統講,自然而然的在叔叔袁隗、哥哥袁基被殺之後,成了汝南袁家的第一代言人。而且在之前何進當大將軍時代,袁紹位置和影響力,也要遠遠大過袁術。論到年齡,袁紹也應該長一點。

可袁術也有優勢,那就是血統上的嫡庶。血統上,袁術嫡出而袁紹庶出,讓袁術自然而然覺得自己的身份要高過袁紹,而天然的自己就是汝南袁家政治遺產的第一繼承人。法統、血統上的不同法則,給了袁紹、袁術兄弟倆爭奪政治遺產不同的政治依據。本應該同赴國難,一起為家族報仇的袁紹、袁術兄弟倆,恰恰在東漢朝廷大廈將傾,汝南袁家全族被滅的時候,開始了政治遺產上的激勵爭奪。


崛起之路7:關東諸侯討董,為啥會演變成袁紹袁術政治遺產之爭?

圖2、袁術與手下將領(《轅門射戟》)

不過,天下的人還是看法統多過看血統。這讓袁術很不憤,以至於看到關東起義的諸侯們不少依附袁紹時,袁術氣憤的說“群豎不吾從,而從吾家奴乎”。把袁紹成為家奴,足可見袁術的心高氣傲。袁術打心底裡對諸侯們紛紛倒向袁紹心中是不平的。

袁術和袁紹第一次掰手腕是在擁立劉虞當皇帝的事情上。袁紹、韓馥等在關東諸侯一舉義就準備另立朝廷,擁立當時聲望很高的幽州牧、劉姓皇室的中流砥柱劉虞為帝。袁紹、韓馥的這個提議,關東起義的諸侯大多數人是同意的。畢竟董卓廢立皇帝的事,引的天下人憤慨,小皇帝劉協的天子身份是並沒有得到天下人的廣泛認同。而且此時,關東諸侯已經和把控著皇帝劉協的董卓集團完全決裂,所有的帶兵起來對抗董卓的郡守、刺史們,急需要一個新的朝廷來認證他們的身份。袁紹、韓馥等當時的政治考量也是如此。


崛起之路7:關東諸侯討董,為啥會演變成袁紹袁術政治遺產之爭?

可是袁紹等的這個提議,遭到了袁術的反對。袁紹幾次去信給袁術,可是每一次,袁術都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哥哥袁紹的提議。如果單從儒家倫理看,這一次袁術政治上完全正確。而且,袁紹、韓馥等這一次擁立劉虞的行動,因劉虞的拒絕而徹底失敗。可袁術反對哥哥袁紹,可不單單是因為什麼小皇帝劉協聰慧,袁術就是要拒絕袁紹,就是要和你袁紹對立,我袁術不會聽你袁紹指揮的,我袁術才是袁家的嫡子,袁家政治遺產的第一繼承人。

袁術、袁紹兄弟倆的第一次對立,以書信的方式往來,表現的還算和氣。可是,接下來,就不單單是書信上的對抗這麼簡單了。

投靠袁術的孫堅被袁術任命為了豫州刺史。趁著孫堅攻打洛陽沒回來,袁紹也任命了一個豫州刺史周昕。於是,兩個豫州刺史為了爭奪豫州打了起來。豫州刺史之爭,是袁紹、袁術兄弟兩個第一次大打出手。雖然並不是袁紹、袁術的直接對抗。可是這個事件,卻預示著袁紹、袁術兄弟的政治遺產之爭,已經從袁紹、袁術的個人利益爭奪,演變為兩個政治集團之間的爭奪。豫州刺史之爭,最後以孫堅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崛起之路7:關東諸侯討董,為啥會演變成袁紹袁術政治遺產之爭?

圖4、孫堅與敵人對壘(《跨江擊劉表》)

豫州爭奪戰中,袁紹一邊除了周昕,別的勢力並沒有參與進來。可是在袁術這邊,除了孫堅身處其中之外,公孫瓚的勢力也參與其中。這時候,因為袁紹接替韓馥成為了冀州牧掌控了冀州之後,公孫瓚和袁紹開始從合作走向了對立。而公孫瓚與袁紹的對立,正好讓他走向了聯合袁術。豫州刺史爭奪戰,孫堅雖然大獲全勝,可是在戰場上,在戰場上幫忙的公孫瓚的堂弟公孫越卻中流矢死在了戰場上。於是,公孫瓚公開向袁紹發難。

董卓裹挾著東漢朝廷西撤長安之後,關東出現了看似吊軌但異常合理的狀況。關東起義的這些諸侯們不是聯合起來,一起進攻董卓,而是各自盤算著擴大自己的地盤,相互之間開始了連綿不絕的戰爭。而關東諸侯們之間的激烈爭奪分成了兩大陣營,分別以袁術、袁紹為首。諸侯們不自覺的加入了汝南袁家政治遺產爭奪戰中。汝南袁家政治遺產爭奪戰,從沒被明確的記載在史書中。此時劉姓皇族並沒有什麼人蹦出來,去搶奪劉協的皇帝名號。反而,劉姓皇族之下的汝南袁氏名號的爭奪,成了董卓裹脅東漢朝廷西撤長安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


崛起之路7:關東諸侯討董,為啥會演變成袁紹袁術政治遺產之爭?

圖5、公孫瓚與袁紹對壘(《跨江擊劉表》)

公孫瓚與袁術勾結對袁紹南北兩個方向形成了合擊之勢。而袁紹則和袁術同在荊州的劉表,結成同盟,對袁術形成南北夾擊之勢。三國志中袁術傳記中這樣記載袁術、袁紹兄弟倆這一階段的狀態“既與紹有隙,又與劉表不平而北連公孫瓚;紹與瓚不和而南連劉表。其兄弟攜貳,舍近交遠如此”。

史書上記載的這場袁家兄弟的對峙,只提到了四個人的名字。可袁紹、袁術兄弟這場對峙,參與到其中的絕不僅僅是公孫瓚、劉表而已。關東諸侯們迫於形勢,不得不選擇站隊袁紹,還是站隊袁術。之前我們介紹程昱的時候,就說過兗州刺史劉岱,在選擇支持公孫瓚還是袁紹的事情上猶豫不決,程昱一句“若棄紹近援而求瓚遠助,此假人於越以救溺子之說也”,給劉岱捅破了窗戶紙,讓劉岱堅定了站在袁紹一邊的想法。劉岱如此,關東其他的州牧、刺史、郡守們,一樣都得和劉岱一樣,選擇站在袁紹、劉表一邊,還是袁術、公孫瓚一邊。


崛起之路7:關東諸侯討董,為啥會演變成袁紹袁術政治遺產之爭?

圖6、曹操與屬下(《三讓徐州》)

在汝南袁家這對親兄弟的對峙中,除了關東這些諸侯們,有三個人特別值得關注,那就是之後建立魏蜀吳三國的曹操、孫堅、劉備都自覺、不自覺的攪和到了袁家兄弟的這場遺產爭奪戰中。曹操、孫堅、劉備為代表的魏蜀吳勢力的萌芽、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袁紹、袁術兄弟之間的這場爭奪。

孫堅此時已經是袁術賬下的干將,被袁術上表任命為豫州刺史。豫州刺史爭奪戰中,孫堅很輕鬆的贏得了勝利。之後,孫堅又被袁術指派,前往荊州襄陽征討劉表。能征慣戰的孫堅,很快就將劉表軍隊打的大敗,圍困了襄陽城。可惜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孫堅被劉表屬下黃祖的人暗箭射死在峴山,一代將星隕落。不過孫堅的幾個兒子個個爭氣,因著父親的英名,以及在袁術這邊累積的情誼,孫策之後在揚州從袁術手中討回了孫堅的舊部,最終創立東吳。

崛起之路7:關東諸侯討董,為啥會演變成袁紹袁術政治遺產之爭?

圖7、孫堅戰死(《跨江擊劉表》)

孫堅的戰死,對袁術集團而言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本和劉表對抗中處於上風的袁術集團,之後節節敗退,不但沒能攻下襄陽,反而被劉表步步緊逼。袁術不得已甚至放棄了自己起家的根據地,富庶的南陽而退兵到兗州。而在兗州,袁術碰到了剛剛袁紹支持的、悄然崛起的、剛剛當上兗州刺史的曹操。



歷史深處和您一起重新打開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