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4月8日,比亞迪電子在深圳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歷來“神秘”的電子工廠揭開面紗,目前全球出貨量排名前10的Android手機品牌,比亞迪電子都是主力供應商。比亞迪電子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大規模提供金屬、玻璃、陶瓷、塑膠等全系列手機結構件及整機設計製造解決方案的公司,且已經針對5G時代佈局了大量的技術和產品。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手機行業的“隱形巨頭”

自1983年手機正式商用以來,手機行業不斷髮展,帶動手機材質與工藝的更新迭代。而手機後殼的變遷也可以主要劃分為:塑料後殼時代-金屬後殼時代-3D玻璃/陶瓷後殼時代。與幾乎所有3C產品的起點一樣,手機後殼用的材料一開始也是塑料。3G/4G時代,金屬後殼成為手機廠商的主流選擇。而推動金屬手機時代到來的,正是比亞迪電子。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手機後殼材質從塑料演變到金屬,再到玻璃/陶瓷

2011年,比亞迪電子推出全球首創的PMH納米注塑技術。2013年,這一技術在The New HTC One上首次應用——全球第一款金屬後殼的手機誕生了!隨後,PMH納米注塑技術被包括三星、vivo在內的幾乎所有主流終端手機品牌廣泛採用。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PMH納米注塑技術的作用可簡單概括為:

1.通過避免金屬材質的手機外殼對信號的干擾,使得手機能夠採用精緻質感的金屬機身,在功能、視覺、手感與工業設計上得以實現極致完美。

2.採用一體成型工藝,通過集成化等手段打通了手機的四經八脈,簡化手機結構設計,大幅減少手機零部件,顯著節省手機內部空間,讓手機更輕、更薄、更美觀。

3.防水防塵效果極佳:防水效果可達8級(應用PMH納米注塑技術的手機結構件在水下2米,持續30分鐘可不漏水)。

PMH納米注塑技術並不好做,準確地說,是門檻相當高。目前,全球也只有幾個公司具備這個技術。首創這一技術的比亞迪電子長期以來授權全球多家知名公司使用PMH納米注塑技術,並向相關廠商收取專利費用。2018年,比亞迪電子金屬結構件出貨量約2億件,約佔全球Android金屬手機總出貨量的1/3。

後4G時代,比亞迪電子已經悄然向眾多主流終端手機品牌的高端機型提供兼具輕薄、耐刮傷等特點的3D玻璃。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比亞迪電子微納米紋理表面處理技術助力vivo X27 Pro打造“雀羽紋”效果

眼下,5G時代已漸行漸近。由於5G具有6赫茲以上的高頻頻段,信號傳輸容易受到干擾,再加上無線充電功能需要3D玻璃/陶瓷才能更好地實現,3D玻璃/陶瓷成為後殼材料的主流選擇,廣受各大手機廠商的熱捧。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揭開比亞迪電子的神秘面紗

數據顯示,比亞迪電子擁有超過12,000人的工程師團隊,累計申請專利6,000餘項,已授權5,000餘項。可見,比亞迪電子對研發的投入,已經遠遠超乎印象中的手機代工廠,就算把範圍放在全球來講,這樣的研發實力也不可小覷。而超精密製造能力是一種相對抽象的系統能力,影響因素很多。簡單地講,就像一道好菜,少不了:好食材(材料)+好廚具(模具)+好手藝(高度標準化、自動化、網聯化的智能製造)。

“沒有材料核心技術,就相當於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再大也不堪一擊,科研人員應在材料問題上率先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一針見血。“材料是感知未來世界和實現顛覆性創新的源泉”。負責材料研發的比亞迪中央研究院院長宮清博士說,“我們的材料技術團隊規模已經與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相當,具備全球領先的材料研發設計、製備、測試、仿真等能力”。在新材料在線聯合創始人聶雷看來,比亞迪電子在材料領域能有今天的成績,絕非一日之功。他說,“比亞迪電子很多年前就深耕材料技術,堅持吃透技術的本質和機理,打造了由數萬條參數曲線匯聚而成的材料數據庫,為中國新材料行業打造了一個標杆”。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模具,可能大家比較陌生。其實,模具被業內稱為“工業之母”,我們日常生活幾乎所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都跟它有關。國際專用工裝和加工協會(ISTMA)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在2012年前後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模具出口國,2016年的模具出口金額為45億美元。 據悉,比亞迪電子的模具團隊是2002年組建的,現在有2000多人的規模。一個比較有趣的細節是,在2007年,比亞迪電子初次與全球模具強國德國的模具廠商展開正面交鋒,最終以模具質量、交付速度、成本等綜合優勢贏得競爭。

而讓人更加意外的是,比亞迪電子早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模具標準體系(BYD Standard Tooling),並獲得數十個全球知名品牌的認可。要知道,搭建標準體系向來不是容易的事,更不要說讓國內外大牌廠商認可。

智能製造又如何影響產品品質?

“我們可以實現3D玻璃精度小於±0.05mm(行業的精度標準為±0.1mm),自主研發的自動化3D玻璃熱彎設備就是關鍵因素之一。”比亞迪電子第一事業部總經理江向榮介紹說,“這是國內首款可以實現柔性化自動生產的3D玻璃熱彎設備,包括全自動上下料,清潔模具、料片,智能監控等20餘項自動化工序。”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比亞迪電子自動化3D玻璃熱彎設備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比亞迪電子3D玻璃熱彎車間

自動化3D玻璃熱彎設備只是一個縮影。據悉,比亞迪電子“無人化”車間已經落地,正在打造超級智慧工廠:數萬臺自動化裝備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前沿科技結合,貫穿於設計、研發、製造等各個環節,實現智能生產、智能運營、智能決策。

比亞迪只造車?來看看它的智慧工廠改變你的認知

比亞迪電子CNC車間

關於比亞迪電子的未來,也漸漸浮出水面。這個在功能機和智能機時代都讓手機終端廠商離不開的“隱形巨頭”,正在將自己的觸角逐漸伸進更多的行業和領域。據介紹,比亞迪電子已經圍繞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進行了大量佈局,主要有以下方向:

1.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包括低介電常數塑料、塑膠隔斷裝飾方案、玻璃熔解方案等),加速5G商用進度。

2.從原來的“智能手機和筆記本業務”一大業務,擴展到智能手機/筆記本+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三大業務板塊。

在未來5-10年,比亞迪電子三大業務領域均有望突破千億元規模。而漸行漸近的5G時代,或將是比亞迪電子新一輪爆發式增長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