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越來越苦逼?

囍20484350


根據題主的描述,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問題:第一、覺得會計工作忙,工作日後被替代性大;第二、想轉行,不知道轉去做什麼。那我一個一個問題的回答吧。

第一、覺得會計工作累,以後被機器替代的可能性大 那會計工作真的累嗎?以後真的會被機器替代嗎?看過我以前回答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對財會這個行業的看法,會計這個工作說累也累,說不累也不累。為什麼這麼說呢?基層的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一定是繁雜而又重複性大的,在基層做會計工作的人相對來說是真的累的 ,這份累,不僅僅會源於工作,如果長期從事基層會計工作的人,更多的累是來源於自己的內心,因為長久的位於基層做會計,會慢慢的讓你自己都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在哪裡。而且這樣的基層會計工作在不久的將來會被機器大部分替代是一個勢不可擋的趨 勢。當然如果你對自己的期望就是做這麼一份工作,那也就談不上什麼累不累了。那為什麼也可以說會計工資也不累呢?因為處於管理層面的高端會計人才的工作則不會這麼辛苦,而且幾乎不可能被機器替代。處於管理層面的高端會計人才更多是向公司提供決策支持、 融資渠道與手段等,這些事情靠的是一個人的思維能力、背景與人脈,所以在人工智能到來的時代,這樣的人才反而會更加的凸顯出他的作用,會更加的被市場所青睞。

第二、想轉行,不知道轉去做什麼 如果題主是因為會計工作累而想轉行,那麼我可以明確的告訴題主,還是趁早的打消轉行的念頭。沒有一個行業裡面會有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除非公司是你們家開的。幾乎每個行業的基層從業人員都不會是輕鬆的,都是拿著一份微薄的收入、幹著日復一日都可以看到未來的工作。如果題主不是因為會計工作累想轉行,是因為自己確實不適合會計類工作等其他原因,那我可以提一點建議:從自己興趣愛好、自身特長或者自己有相應的資源(人脈資源也算)的相關行業去考慮,並加以考慮該行業是否有潛力,這樣轉行成功的幾率會更高一點。即便如此,我仍建議題主慎重考慮轉行,轉行也相當於前幾年的努力全功盡棄,從零開始,這樣的道路也是艱辛的。所以在轉行前一定要慎重考慮,也一定要慎重選擇轉入的行業。

總得來說,不論題主最終做出了哪一個選擇,都要記住一點,沒有哪一條路是特別容易走的,成功的道路上永遠充滿了荊棘,最後成功的人永遠都會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靈動財經人


因為近幾年學會計的人太多了,基礎會計人員市場已經飽和,所以出現了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並不好找工作的情況。大家也感覺會計越來越苦逼。




其次,去年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取消,讓更多的會計從業人員欲哭無淚。


現在會計電算化運用的也越來越廣泛,不論大型的國企,名企還是個體戶都有自己的財務軟件,例如用友,金蝶,管家婆等等....... 單純的會計記賬人員的可替代性可以說是非常的高,因為財務軟件的做賬的效率更好更準確。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就已經完全的放棄會計了,那麼你就錯了,因為目前市場飽和的是基礎會計從業人員,而市場對中高端的會計人員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換句話說,如果你做會計工作時,只是安於現狀,安心做一個記賬人員,那麼就可以考慮換一個工作和職業了,因為在我看來後期的發展確實比較苦逼。因為有極大的可能會慢慢被替代,而且職業的發展也非常有侷限。



但是,我覺得如果現在的會計人員往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方向發展,我覺得還是非常有前途的,因為目前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企業需要的是一個能有財務分析能力,風險預測能力等等的綜合素顏的人才。

這就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其實這幾年也可以看作會計行業的一個改革,一個從記賬人員向管理方向的改革。


Ma大ling


聽說過一個說法,一個工作,如果某些步驟能夠重複三次,那麼就可以把這個工作流程化了。而流程化的東西,很容易被軟件或者機器取代。

原來都是手工記賬,現在全部用財務軟件,這就是一種進步,替代了好多財務人員。

任何行業,都處於一種變化之中,不僅僅是會計這個工作。所以,財務人員也要相應的改變思維,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往後需要更多的是管理會計,財務人員將原來的事後工作,(一般來講就是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財務會計是事後會計,主要是指核算的工作),交個機器,而來參與事前的工作(管理會計)。或者進行數據分析,從這些龐雜的數據中發現問題。比如一個企業,因為工傷太多,行政部門因工傷借款全部記錄在這個科目。那麼這個科目的餘額大小,就能反應借款多少和保險賠款多少,從而可以有效的進行企業內控。這個分析的工作是機器做不來的。

覺得會計苦逼,除了工作量大,加班,工資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闆的問題。老闆不懂,往往會帶來稅務風險。老闆經營不規範,再好的會計也不可能把賬做的多規範。即使規範那也是看起來的,並沒有真實的單據。

“零工經濟”更偏向於提供服務者的知識、技能、經驗這種無形的產品,並且需要向用戶展現自己的價值、能力,雖然也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但是在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同時,更是獲得了幫助他人的幸福感、尊嚴感,擴展了人脈、擴大了行業的交際圈。

看過一本書《零工經濟》,未來是零工時代,任何人都可以打造多方面技能,包裝成優盤,可以在任意的電腦上對接,未來從一而終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早做準備,多學技能,拋棄了舊的,自然會帶來新的機遇。

也許在未來,企業會消失,僅僅剩下擁有資源和有需求的人,一個人可以為多個僱主服務,作為會計的我們也要做好轉型的準備啊。


簡淨軒語


其實任何一個職業都是苦逼的這一點你要先搞清楚,在第二個層面,會計只是眾多的職業當中的一種,我曾經做過調查,

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有500個學生,其中調查下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自己工作很苦逼,甚至其中有百分之20的人認為自己的工作很清閒,所以苦逼其實是跟你在什麼樣的公司,你在什麼樣的城市,你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有關?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苦逼。


當然啦,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講,如果你是一個底層的基層的會計,那麼你苦逼的幾率會比較大,如果你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會計,其實根本不會苦逼,或者說即使工作很多,你也很快就把它做完,根本不會覺得很苦,

那問題的重點就在於你自己的能力水平的問題了,

因為是回答你,為什麼感覺越苦逼,所以我不能順著你的意思去回答,否則的話呢,就變成沒有講出真實的情況了,所以要告訴你的真實狀態就是如此


簡單的說,任何一個職業都是很苦的,你像華為擬向阿里巴巴,你像京東這樣的一些公司特別大,他們的工資也很高,特別高,但是在裡面工作覺得苦逼的人大有人在,甚至華為有時候連夜通宵,這都是小事兒,前幾年還有人因為加班,累垮了,猝死,

做會計還應該來說還累不到苦逼不到那個程度,就是危及生命,

審計比你更苦逼!審計通宵熬夜.當然,很多審計最後淪為會計,也算是一種解脫

不過前些年有一個新聞說有個會計陪領導去喝酒,結果喝太多,喝死了,好像是有這麼一個新聞,這是特例,這是喝酒,這不是工作,會計師不用喝酒了啊,大家記住。

所以最後一句話主要還是自己的能力水平在積累的階段,確實是會苦逼一點,因為這裡面很大的成分是你自己的水平不行跟公司的工作關係不大。

最後提一句吧,做會計從長遠的發展來講呢,還是那句話要有一個有經驗的人去帶,但這種人在現實當中很難遇到,因為底層的基層的會計,他的圈子沒有辦法遇到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也不睬他,那就是俗話所說,出門要遇貴人。

作者:張澤鋒,資深財務實戰派專家,人性管理實戰派專家,2016年出版《坐上財務總監》,2015年出版《起底財務圈》【有合作需求,學習需求,直接關注我,發私信】案情解說,解除枷鎖,釋放困惑。只講實戰,不講空話。

智慧觀點


題主的這種情況也是大多數人的現狀,如:

1、重複性高且複雜度低,過於機械化的財務工作,如基礎財務工作中大量的費用報銷審核、付款、記賬等工作。人工處理繁瑣且容易出錯,而機器人可以完美勝任,佔據絕對優勢!

2、機器人可以對票據自動識別、分類彙總、智能校驗、自動付款,此外還可實現電子歸檔,這些智能功能是人類永遠力不能及的範疇!

當然,目前看來機器人最多隻能代替基礎財務的工作,管理會計的職能是它短期內無法勝任的!所以,大家不要急於轉行,轉型管理會計,來一個華麗的轉身。

因此,各企業也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計算機技術作為支持的條件下,積極推動本單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讓企業的財務人員具備更多現代化管理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歡迎閱讀,希望對你帶來助益,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華夏永道CMA


針對題主的問題,還是有一點要肯定,從現在的大環境看,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在未來,做的重複而機械工作的會計是毫無疑問會被高效而精確的智能機械所取代。


雖然企業對會計從業者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在實際中很多組織內部的會計從業人員存在素質不高等問題,另外部分單位沒有配備精兵強將,有的甚至這一崗位嚴重缺乏專職人員。同時存在專業性的人才較為缺乏,綜合型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更少。在未來缺的是複合型人才而不是低價值輸出的會計人。


簡而言之:不想失業,不想被淘汰,那就趁一切還不算晚,努力提升自己,拿下相應的證書轉戰為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在這裡,如果題主還沒有拿到初級證書,那麼應該趕緊去考,如果對未來工作發展有著長遠目標和規劃,那麼注會證書是你最佳選擇(CPA含金量和需求量,我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不多做解釋了)


不要讓壓力成為逃避的藉口,題主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轉行,那麼你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圈又將成為小白,這就意味著一切從頭開始!所以最佳選擇應該是去考慮如何高效地利用時間,提高單位時間產出,加快提升自己的步伐!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澤稷網校CPA


在會計行業能被取代,其他行業也可能被取代!簡單來說,沒有技術含量的重複勞動未來都會被取代,想要不被取代,只有不斷充電,複雜的腦力勞動永遠不會被取代,機器也是聰明的大腦製造出來的!


菜子學院


擔心太多了,如果機器人什麼都幹了,那我們豈不進去了共產主義?所以哥們想多了,認真學習認真做事吧,會計沒那麼好做,好多地方利用職業積累的知識進行判斷,這是機器人當前根本做不了的。如果機器人做到了,那麼重複回去看我剛才說的,都共產主義了,還工作什麼?


賞哈賞薩賞阿拉


選專業的時候信心滿滿的報了會計專業,以為從此就可以走上了康莊大道,但是現實往往還是很殘忍的,步入社會,真正做到了會計崗位,才知道這個職業的辛酸悲苦。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會計人都有哪些想吐槽的,看看工作中的他們都是什麼樣的狀態!

1、我應聘的職位是會計,然後當時說的是週末雙休,工資2500+。但實際工作是一個完整的會計工作+一個完整的內勤工作,兩頭考勤,一頭髮錢。並且公司一多半人文化水平都不高,什麼東西都讓我寫,做好了理所應當,做差了立即批評,並不是因為我是新人就欺負我,是親眼所見老闆對誰都是這樣……8月1號視頻開會,因為屏幕那邊一個經理在查報價,屏幕像是靜止了,老闆扭頭就過來吼我“你不會動動,這電腦是不是卡了,這你都不知道弄嗎?”把我直接吼蒙了;七月底我申請了一個微信小號,賣衣服小東西之類的,然後就在大號發了個朋友圈宣傳一下,底下附了一個二維碼,第二天老闆就截了我這條朋友圈的圖發給財務經理,讓經理問我為什麼要在我的朋友圈發這個……兩週前的週日我在看電影,老闆又是語音又是文件的給我發,當時我手機有問題,語音播放失敗,我就打算回家以後看能不能解決再聯繫他問一下,結果還沒等我到家,老闆就讓別人給我打電話說要處罰我,說公司規定要24小時保持聯繫,一小時內不回消息處罰,當時我還沒有辦入職,還跟我說了一句“你沒辦入職可能不知道這些規定”,也不知道是誰讓我幹了兩週活兒還不給我辦入職的……並且是“別人不回我消息天經地義,我不回別人消息罪大惡極”;上週六加了一上午班,週日大早上開始開會,開到中午,然後立刻給我佈置了四個文件要寫,並且要求晚上就要,晚上九點左右說再不交就處罰我……昨天六點十分一個副總去公司要算借款,還沒算完又讓我寫文件,寫到七點半才讓我下班(正常下班六點半)。最近公司的人對我都還不錯了,也都配合我工作了,至少彙總問題及時多了,但是同時支使我幹這幹那的也順手多了。

2、畢業季,各種二手閒置的群又活躍起來了,想起來去年幫室友出各種衣架電飯煲鍋碗瓢盆的樣子,如果嘴裡點一支菸的話,完全可以cos星爺電影裡的包租婆一邊看著學弟學妹們在群裡和學長學姐廝殺砍價,一邊聽著小姐妹吐槽這年頭二手閒置不好賣。忽然懂了上課學的折舊法……會計職業病這麼快就來了?

3、吐槽:9月28,期貨考試報名;11月11,期貨考試;11月12,會計初級報名;5月23,初級考試;5月26,基金報名;簡直是無縫對接呀!都是我想要考的證。是要和我對著幹?

4、昨天做完會計作業發了這條吐槽,我媽問我是真的脫髮了嗎,我解釋說是吐槽,我媽:“嚇死我了,我以為你頭髮真的掉光了。”

5、想吐槽一些事兒:我是一名庫存資產會計,在公司幹了大概快有1年,這個崗位從工作滿意程度來說在會計中算是簡單的,同事們都覺得我的工作很好做,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在實際操作中卻發現:這他……簡直就是一個瘋狂得罪人崗位。(或許是我不會處事)。這個崗位與現場息息相關,比如:盤點。盤點就是得罪倉管的活,倉管會在你盤點的時候會不停說:這個差異正常,出皮嘛,發料難免會有問題,產線需要,我們不得不發等等各種非她們自己責任的理由,讓我去理解他們的難處,或許可能還要去承擔他們的錯誤?!畢業一年,發現這個社會,當沒有責任往來,利益分配的時候,都是好哥們,玩笑開的溜[允悲]怪自己太年輕,沒能夠hold的住,沒能夠完美解決工作……哈,寫完這些個字,心情突然就好了,腰不酸腿不痛,上樓也有勁兒了,好,下次還這樣。

6、第一次無事獻殷勤幫我老孃理賬,從吃過晚飯開始一直到此刻為止,不僅賬沒理明白還把我媽繞暈了,毒舌吐槽就一天的賬都算不清楚,她是堅決不會聘用我這種會計的,我嚴重懷疑自己學了個假的專業[攤手]。

看了那些關於會計的吐槽,是不是覺得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希望和美好?是不是決定要坦然地接受現實社會,安心備考了?學習不易,工作更難,但是能把難做到簡單,才是對一個人真正的考驗!還有12天中級考試,47天注會考試,咱們加油!


北京東奧會計在線


會計12年,我的看法跟你剛好相反,我認為會計越來越好做,並且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原因有2:

首先,隨著中國市場和企業越來越大,監管也越來越嚴,所以公司對財務也越來越重視。同等條件下,一個工作越被重視也就意味著越好做。

其次,信息系統越來越發達,重複的手工勞動越來越少,會計作業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我剛入行的時候幹啥?整天干錄發票,貼發票這種事情還累要死。現在很多信息,一次生成全流程共享,會計根本不會去給你錄這種基礎信息,直接從供應商和業務那邊集成過來。以前編個報表,光數據加工就搞死人,現在邏輯寫好,到點報表自己就生成了,會計做好分析就行。同等條件下,一個工作低端勞動越少,價值勞動越高就越好做。

綜上我覺得現在會計越來越好做,也越來越有做的價值,能真正聚焦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

那你可能會問現在會計“價值工作”具體有哪些?

第一,遵從管理。

會計主要輸出是報告,財務報告受到各種準則,稅法,監管的約束,一旦違反監管要求,輕則罰款,重則關門退市。所以研究各種外部遵從要求和實踐未來只會越來越重要

第二,監控管理

會計天生就有監控職責,企業每一分錢都是從會計支付或者收回來的。如何從手上過的這成千上萬交易中識別出那些虛假,貪汙事項,並加以攔截,是非常考驗會計水平的

第三,業財融合,支撐新業務發展

很多一線業務不是非常理解會計的東西,當出現新業務模式或者複雜業務的時候,要不就草率答應,簽署一堆爛合同回來 ,要不就反覆確認,貽誤戰機。如果有一個會計能給予指導,怎麼籤合同能獲得更好的財務表現,你說有價值嗎?畢竟會計才是最懂得最後業務在報表上呈現的人

最後,掌握信息技術的會計

現在這個社會,海量數據,很多東西要靠系統實現。所以會計同時掌握一些系統架構,設計,開發,測試,運維的技能,恐怕不會擔心信息技術的衝擊,反而想要信息技術來得更猛烈些吧!

如果覺得答的還行,點個關注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