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社交電商“涼涼”,史無前例,被罰 7306萬餘元!

前段時間大火的花生日記,一下子又將互聯網電商推向了頂峰。花生日記是一款電子商務平臺商品智能導購APP,但是在2019年3月,花生日記因為涉嫌傳銷被罰了7306萬餘元,難道花生日記真的涉嫌傳銷嗎?其實花生日記不賣東西,但可以領到各種優惠券,然後粉絲的累積,然後可以成為運營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拿到佣金。

這樣的現象被稱為“拉人頭”,正是憑藉這樣的多層級佣金計提製度和會員升級費用等手段,於是今年3月被處7456萬元的鉅額罰款。


又一個社交電商“涼涼”,史無前例,被罰 7306萬餘元!


但是交完罰金的花生日記,並沒有偃旗息鼓、低調行事,相反更加的高調,並且相關人士表示,罰款其實是很值的,因為這樣一來,花生日記如果想在美國進行上市,就會簡單很多,並且現在打響了花生日記的名聲。真的是自欺欺人。

那麼像花生日記,這樣的app,是怎樣進行賺錢的呢?相關人士表示,因為之前買了聚划算廣告位,買關鍵詞,但是無奈的是效果都不是太好,於是決定採用淘寶客的方式來提升排名。


又一個社交電商“涼涼”,史無前例,被罰 7306萬餘元!


那麼什麼叫淘寶客形式?其實淘寶客形式就是後臺直接在淘寶推廣菜單設置好大額優惠券和佣金,阿里巴巴會將些佣金中的一些分給它旗下的運營商和會員。其實這樣的做法不僅大大的減少了成本的支出,而且還能提高淘寶店的名氣。因為相比較於直接降價,來提高銷售量,反而不如先放一批大額優惠券出去,有了導購平臺或個人淘客的幫助,於是店鋪排名就會上升,這樣就會有不少的人進店鋪選擇購買東西,這樣就講銷售提上去了,不僅大大的節省了成本,而且提高了店鋪的知名度,一舉多得。


又一個社交電商“涼涼”,史無前例,被罰 7306萬餘元!


這樣的小技巧肯定有很多,於是知道這種技巧的人肯定也是很多,於是被罰的人也是數不勝數。但是利益面前很多人是選擇鋌而走險。因為在很多的app中,都是通過阿里媽媽的數據接口,以淘寶客形式分享各家店鋪的優惠鏈接,客戶領券後跳轉到淘寶或天貓購買,這樣就完成了店鋪的導流。其實在這之前,2017年就有一件類似的違法行為遭到了國家的罰款的處罰,社交電商雲集微店因以交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的行為開展運營,涉嫌傳銷,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958.4萬元。


又一個社交電商“涼涼”,史無前例,被罰 7306萬餘元!


如今是花生日記,涉嫌傳銷,罰款7456萬元。可以說罰款越發的嚴重。但是社會的現象並沒有好轉。

這樣的社會現象層出不窮,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首先就是在資本運營的過程中,一定要合規合法,其次就是監管部門一定要對非法的企業進行嚴格的監管。

希望以後的中國的市場,會更加的健康,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