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 其他地方為什麼就這麼容易臣服?

新時代領路人


朱棣當上皇帝和李世民當上皇帝很相似,但是朱棣為了這個皇位付出的代價比李世民大很多。李世民只是攻入皇城就成功當上了皇帝,而朱棣卻是一路從北平打到南京,用了整整3年時間,攻下南京以後,才當上皇帝的。

朱棣取代建文帝以後,皇帝還是洪武皇帝餘脈,國號還是大明,官員只要服從新皇帝還是一切照舊。因此,朱棣攻入南京以後,能夠穩坐皇位的根源,也就在於此。

古代王朝講究一個正統,比如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朱氏宗親當然也就是皇位的正統了。朱允炆繼位為帝,是朱元璋的遺詔,屬於正統的正統。而朱允炆被朱棣取代,雖然是朱棣的大逆不道,但是在實際上,皇室的正統性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所以百官還是勉強接受的。

當然,朱棣當上皇帝以後,各地少有反抗朱棣的情況,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朱棣的威望同樣比較高,打下南京以後,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那些原本在朱棣與建文帝之間觀望的人,開始紛紛倒向朱棣。再加上建文帝下落不明,而建文一系的皇室成員又沒有挑起反抗朱棣的大旗。因此,各地除了臣服朱棣以外,還有什麼選擇呢?

加入朱棣攻下南京以後,建文帝逃出南京,或者建文帝的兒子或兄弟逃出南京,在外地重塑大旗,召集天下兵馬勤王討賊,如果有這個情況,朱棣的正統性就不具備優勢了,必然會有大量的勢力加入到建文帝這一邊。這個時候,朱棣的皇位就不那麼穩定了,歷史都有可能改寫。

所以,朱棣當上皇帝以後,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削弱建文帝的影響力,並將建文帝的威脅全部根除,以維持其皇位的絕對穩固。


蘇綻


靖難之役時,明朝大部分官員和藩王都在坐山觀虎鬥,抱著一副誰贏了就向誰效忠的態度在看戲。南京被攻破後,大明朝廷被一鍋端,建文帝朱允炆失蹤。這個時候,結果已經很明朗了:大明朝的皇帝都找不到了,外地鎮守的藩王和官員就算想效忠朱允炆,那也得找得到朱允炆才行。

朱棣進城後,很快就登基稱帝,宣佈繼承太祖法統,廢黜朱允炆的法統。此時外地的藩王和百官就算想起兵,也沒有藉口了。如果硬要起兵,那就是造反。


靖難之役,名義上是朱允炆動用了整個大明朝的武裝力量在鎮壓朱棣。但是實際上,當時被朱允炆派去鎮壓朱棣的明軍,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

因為大家心裡明白的很,朱棣和朱允炆的鬥爭是朱家人自己的家事。犯不著為了朱家人的爭權奪利,傻乎乎的去賣命。

於是乎,我們就在正史上看到了靖難之役中的三次詭異妖風。

第一次是白溝河,明朝政府軍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時,突然妖風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夾河戰役,盛庸大軍打得朱棣呈現敗象時,突然妖風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三次是滹沱河之戰,又是一樣的經歷,一樣的妖風,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說實話,北方多風沙也算稀奇,吹吹幾次妖風也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為什麼每次妖風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戰場局勢不利於朱棣的時候突然就刮?並且還都是朝著有利於朱棣的方向刮。難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體了?

這種詭異的記載,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平叛大軍根本就沒有認真在打!畢竟朱允炆和朱棣的戰爭,不管誰贏了,皇帝都還姓朱,都是太祖皇帝的直系後裔。大家沒必要玩命的打,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多大將明目張膽的磨洋工,不怕朱允炆問罪?

這裡可以明確的說,真不怕!因為朱允炆在聖旨中已經明文申明瞭,召令征討大軍在討伐朱棣的時候要——“莫傷我王叔”。



什麼叫“想瞌睡了有人給送枕頭”?這就是!

既然皇帝都這麼說了,那麼大家不就可以明目張膽的磨洋工了麼?打了敗仗根本不用怕,回報朱允炆時就說:“哎呀,不小心又敗了啊。本來其實能贏的,但是因為你叔叔他又帶頭衝鋒了,我們怕刀槍無眼,誤傷了你的叔叔,只好戰略撤退了。”

朱允炆能怎麼說?這是你自己下的旨意,大家只是遵守聖旨罷了。

既然在戰場上都能意思意思,千方百計的糊弄朱允炆,在戰後豈不是更沒有抵抗力,第一時間就向朱棣投降?



並且,朱允炆實際上並不得人心。朱允炆當時新君登基,有雄心壯志,重用方孝儒、齊泰和黃子澄這三個怪胎搞改革,傷害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比如說,朱允炆登基後,方孝孺居然提議搞官制改革,裁撤大量的官員以節省開支。並且按照方孝儒的意思,明朝要恢復周朝的禮制和井田制度。這個改革好不好,不太好評價。但是前線在打仗,後方還搞裁員,這是明顯在添亂。

還比如,朱允炆登基後,他只信任方孝孺等心腹,對朱元璋留給他的文臣武將,皇親國戚一律都不信任。他特別想把權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裡。但偏偏朱允炆和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幾位,又都沒有朱元璋的玩弄群臣的那點本事。

所以這就導致,靖難之役越打越糟糕,全國的文武百官對朱允炆和他的幾位傻缺心腹失去了效忠的信心。文武大臣們也更加堅定了不用賣力鎮壓朱棣的態度——反正都是你們老朱家叔侄的爛事,我們不管了!誰贏了就效忠誰,輸的那位滾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靖難之役後期,朱棣打到淮南時,發現自己沒船過江,便派人找水師提督(駙馬梅殷,朱棣的姐夫)談判。先是勸他投降,後來又說不想投降也可以,只要願意借道就行。對於這種要求自己選邊站的要求,梅殷當然是義正辭嚴地拒絕了。

然後,梅殷開始打起了太極拳。他表面上拒絕了朱棣的勸降,但當朱棣收集船隻繞道渡江的時候,他卻按兵不動,不管不問。

這很明顯,梅駙馬對朱允炆這個外甥皇帝的態度跟所有的文武大臣基本一致——我絕對不會主動向朱棣投降,但是也不會真心為你朱允炆賣命,只要他朱棣不來打我,我就裝作沒看見。

文武百官都是這麼個態度,那在外地鎮守的藩王們呢?一個樣!都巴不得朱允炆趕緊去死,因為他們已經受夠了恐嚇了。

朱允炆登基後,他決定削藩。但是削藩沒經驗啊,於是還要先找個倒黴蛋練練手,演習一下怎麼削藩。這個倒黴王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弟弟——吳王朱允熥。

朱允炆封朱允熥為吳王后,不准許他到杭州就藩,將他留在南京軟禁。朱允熥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被軟禁了四年。後來朱棣奪靖難成功,朱允熥繼續被折磨,先被廢為庶人,永久禁錮在鳳陽。後來暴斃於鳳陽高牆內,年僅39歲。可憐啊!

緊接著,朱允炆開始拿叔叔們開刀。最開始他是準備削朱棣,因為二叔秦王,三叔晉王都死了,四叔燕王朱棣最大。如果當時就直接把朱棣給削了,也就沒有靖難之役了。結果黃子澄那個怪胎說不能打草驚蛇,應該先斷其左膀右臂,然後再削朱棣。

於是,朱允炆先拿五叔周王開刀,把他全家老小全部押回南京,後被貶去雲南;接著又把齊王、湘王、代王三位親王也全部廢為庶人。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不久後,岷王也被廢為庶人。



不到半年時間,五位親王被廢,其中還有一位親王自焚而亡。

這個時候,明眼人都知道了,朱允炆這不是要削藩,他是要廢藩,把藩王往死裡整。

因為削藩,只要削除藩王的特權即可,就像後來朱棣乾的那樣,圈起來,厚祿養之,沒必要費盡心思的去迫害藩王,特別是這些藩王還都是朱元璋的兒子。朱允炆削除他們的王位,等於打了朱元璋的臉。

估計藩王們心裡都納悶了,自己哪裡得罪了這位侄子皇帝了?不是被弄死,就是永久發配邊疆,難道非得把腦袋全擰下來,讓每一個藩王都沒有好下場,小皇帝才能安心?

朱棣選擇造反,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無錯,朱允炆卻要弄死他,讓他無法接受。

藩王們沒造反,是因為藩王還有一絲僥倖的心理,認為朱允炆不會搞到自己頭上,但是誰能保證朱允炆不會搞自己呢?整天擔驚受怕的日子,簡直太難熬了。

因此,當朱棣打進南京,朱允炆失蹤後,藩王也鬆了一口氣。默認朱棣就是皇帝,趕緊向朱棣稱臣。

朱棣進了南京後,除了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和徐輝祖這幾位堅決不歸降外,其餘的人都是毫不猶豫的順勢而降。方孝孺當時還怒斥朱棣和大臣們不忠不孝。其實他這位老學究哪裡能明白,自己早已經失去了眾人的支持。以舉國之力打一個藩王,居然還被對手反殺。這種水平的君臣,還有什麼臉面讓大夥跟著你們混?

在這種背景下,大臣和藩王在朱允炆失蹤後,立即向朱棣歸順,也就不奇怪了。


Mer86




首先,朱棣之前可能喝酒後會對自己要向侄子磕頭有點不爽,也可能覺得自己比侄子更適合當皇帝。但清醒後,他肯定覺得還是做個手握兵權的燕王比較實惠。因為親王沒事造反玩,這個成本比起自己老爹當初乞丐造反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但是削蕃這事把他逼到了牆角。並且造反這事一旦幹起來,是沒有回頭路的。

其次,看看朱允炆的牌面。朱允炆繼位以來,天下已經昇平二十多年了。除了邊境打仗,中原百姓已經過起祥和的小日子了。加之朱元璋把能打仗的武將都殺了,只留了一個會守城的耿炳文。那樣,朝中的將領基本都是二代們,如李景隆。那麼和平年代文官集團開始掌權,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三個人名氣之大,說出來都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可惜一水的書呆子。齊泰腦子一熱,想學晁錯。可惜他忘記了朝內沒有周亞夫。

再次,看看普通當官的和老百姓對朱棣造反的看法。剛才說了老百姓已經過了二十來年的太平日子。都相信這天下姓朱。至於是朱元璋的兒子還是孫子當皇帝這不重要。反正這是你們家事。我該繳稅繳稅,該納糧納糧,該徭役徭役。

那麼朱棣真那麼容易就造反成功了麼?顯然沒有,朱棣造反花了接近4年。失敗無數次,打得自己沒信心的時候抱頭痛哭。但是年輕不懂事的朱允炆給了朱棣一個免死金牌,“不要讓朕揹負殺叔之名”。還有三次莫名其妙的大風,這個大風要不是記載在史書上,我是不會承認的,因為科學無法解釋。和元朝攻打日本時遇到的神風效果是一樣的。日本的那個神風是在海上遇到的,尚有點科學依據。朱棣遇到的神風,這這沒法解釋。



其實朱棣即便拉上寧王打敗了李景隆幾十萬大軍,其實南軍後起之秀還是一個接一個冒出來,比如盛庸,比如鐵鉉。基本上在軍事上徹底打敗南軍(政府軍)是沒有希望的。到這感謝後來為整個明王朝扮演重要角色的一股勢力。沒錯,死太監。正是在朱棣幾乎絕望的情況下,這幫死太監告訴朱棣,南京城空虛,速來,皇位就在這裡,等你!朱棣繞開山東,直奔南京,基本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南京!

天下要臣服朱棣,是有先決條件的。

首先,你得是大家認可的皇帝。按說你是朱元璋的兒子,大家可以認。但前提是隻有一個人自稱皇帝。朱允炆一把大火燒了皇宮,朱棣在沒找到朱允炆屍體的情況下宣佈,朱允炆死了。卻暗地裡派了兩個人去找,一個叫鄭和,一個叫胡瀅。

其次,你一個藩王跑到南京來自稱皇帝,必須名正言順。當然這個道衍和尚幫他策劃好了,造反的名義是“清君側”,這仗叫“靖難之役”;所以殺齊泰和黃子澄;再讓方孝孺寫個詔書;廢除“建文新政”;恢復太祖祖制。就一切名正言順了。可是方孝孺卻寫了個“燕逆”,又氣又怕的朱棣滅了方孝孺十族。但朱棣還是感謝一個人的,楊榮一句:“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才使朱棣沒有因為心急釀成大錯。所以才有了後來的“三楊”輔政。

再次,朱棣必須幹出點政績來,才能服眾。所以登基以後,他發動了幾次對漠北蒙古人的討伐;提出“天子守國門”,完成了遷都北京的巨大工程;派“鄭和下西洋”出使各國,宣揚國威;鑄就了《永樂大典》宣示盛世;設置內閣,開創新的政治制度。這些功績被朱允炆看到了,最終通過胡瀅告訴了朱棣,朱棣終於解開心結。


炒米視角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為什麼會這樣?這是和皇位繼承的特殊情況,有關係的。

第一,朱棣篡位的時候,明朝僅僅傳的兩代。

也就是朱元璋傳給朱允炆,隨後就沒了。

由此,明朝還沒有完善的傳位制度。既然沒有完整制度和慣例,朱棣篡權也就有了依據。

沒有一整套傳位制度,朱棣可以解釋自己篡位的合理性。

第二,朱棣擁有10萬大軍,並且擊敗了建文帝的軍隊。

目前他就是明朝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誰敢和他作對?

秀才遇到兵,在絕對武力面前講道理是沒有作用的。

如果勝者是朱允炆,是他的大軍打破北平,那麼結局自然完全不同。


第三,朱棣篡權屬於朱姓家族內部的鬥爭。

即便朱棣篡權,皇位也沒有傳到別人手中,仍然是朱元璋的子孫執政。

從這個角度考慮,篡位也就不太嚴重。老百姓認為這不過是朱姓家族內部的矛盾,和國家以及老百姓都是沒有關係的。

這一點最關鍵!

以朝鮮為例,李氏王朝也有很多篡位,但主要侷限在李氏內部。這種篡位被老百姓和大臣默認,翻來搞來搞去還是李家的人坐位子。

第四。建文帝上臺時間並不長,通過新政以及廢除藩王,得罪了很多人。

加上他麾下的大臣,多是隻有理論沒有實踐的文人。

建文帝這個團體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力量,也不能得到全國實力派的支持。已被他廢除的王爺們為例,朱棣上臺以後立即恢復了他們的地位,這些人自然會支持他了。

說起來,還是朱允炆太稚嫩,樹敵太多,分不清究竟是誰主要敵人。

相比叔叔朱棣,朱允炆的政治火候差遠了。


薩沙


對於建文帝和朱棣這場博弈而言,其實都屬於盲人摸象,全憑運氣,只不過,朱棣的運氣好了一些。為什麼要這麼說,那是因為,無論是建文帝還是朱棣,手中可以利用的籌碼都不是很多,而且,雙方的根基也都不是很深。

朱棣第一個籌碼,兵精。

首先,對於朱棣而言,他在朱元璋時期就擔任北平的藩王,常年駐守邊境,手下兵力雖然不多,但個個都是能爭善戰之人,而朱棣本身也是一個很善於用兵的軍事將領。從後來的五徵漠北就可以看出來。

再說說朱棣第二個籌碼,能裝。

明史中明確記錄,建文帝在即位之後,重用方孝孺等人,開始大規模削藩,當時有九個藩王,真正有實力的,只有燕王和晉王,晉王比較安於現狀,而燕王朱棣,有野心,也懂得隱忍。

於是,據史料記載,朱棣採用了裝瘋賣傻,不理政務,甚至假裝吃粑粑來迷惑建文帝,而暗中卻重用姚廣孝,朱能,邱福等人,秣馬厲兵。可見,從能屈能伸角度來說,朱棣的確是個大丈夫。

第三個籌碼,朱元璋祖孫的神助攻。

對於朱元璋而言,他最愛的兒子朱標死了,於是把所有的愛傾注在朱允炆身上,為了讓他坐穩皇位,朱元璋解決的絕大多數能爭善戰的將領。而且讓自己的兒子把守藩鎮,代替將領,消除朱允炆後顧之憂。

而即朱元璋神助攻之後,朱允炆的削藩,可以說是第二次神助攻,如果有藩鎮的出現,會形成一種政治均衡,唐朝就是例子,各方勢力都會有所顧忌,而不願打破這種均衡。而削藩,讓朱棣和建文帝都不得不正面面對彼此,而無任何依託或者約束。

第四個籌碼,政治均衡的徹底破壞。

政治均衡,是古代王朝的智慧,均衡,存在於盤根錯節的關係網,而這樣的關係網,形成政治根基,這樣的政治根基,一榮皆榮,一損皆損,牽一髮而動全身。看似不起眼的行為,都可能惹到背後的大山。

朱元璋屠殺功臣,破壞了朝臣元老的政治根基,讓建文帝失去了朝中老臣的政治資源,而削藩,無疑失去了皇親國戚的政治資源。方孝孺這些政治新人,雖然崛起迅速,但本身根基極潛,如何能成為建文帝的依靠?

說完朱棣手中的籌碼,再說說建文帝的籌碼

第一個籌碼,擁有絕大部分的領土;第二個籌碼,控制絕大部分的軍隊;第三個籌碼,新政治力量的絕對忠誠;第四個籌碼,長江天險。

看起來,勢均力敵,實際上,一觸即潰。就像上文所說的,政治根基已經破壞,政治均衡已經打破,當耿炳文,李景隆的軍隊土崩瓦解,那些不存在利益衝突的吃瓜群眾,只要投靠勝利者,就可以保有現在的利益。

而當李景隆投降,方孝孺,鐵炫,黃子澄,齊泰等人遭到血腥報復,足夠震懾那些本身就沒有太多利益衝突的吃瓜群眾,既然自己利益沒受損,誰當老大不一樣?何必自找麻煩?

所以說,朱棣輕易得到江山的根本原因在於,政治均衡被打破,建文帝根本沒有足夠根基,只是空架子而已。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朱棣佔領南京後,各地沒有做出太大反應,讓朱棣順利度過磨合期。


小小嬴政


明成祖朱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同姓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因此有太多的特殊性。而朱棣之所以能在攻入南京後就順利登基稱帝,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兒子,不論是他自己所標榜的嫡子,還是許多史家考證的庶子,他是朱元璋兒子這一點沒有任何疑問。那麼,他當皇帝,明朝的江山還是老朱家的,這一點也不會變。 有了這個大前提,朱元璋那些分封建藩的兒子們首先就不太可能站出來反對。首先,他們和朱棣是親兄弟,而和建文帝朱允炆只是叔侄而已,血緣上更近。朱棣當皇帝,對他們切身利益的影響並不大(個別有野心的藩王除外)。其次,朱允炆的粗暴撤藩,搞得叔叔們人人自危、離心離德,已經嚴重損害了這些藩王們的切身利益,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站在朱允炆一邊。再者,朱棣一登基就恢復了被朱允炆廢黜的藩王封號,可以推測,朱棣或許靖難時就已經對騎牆觀望的兄弟們有所允諾。雖然朱棣即位後依舊繼續著削藩大業,但那是後話了。至少靖難之時的藩王們還不知道有這一天的到來。至於朱允炆的親兄弟、親兒子,那些新封的藩王們,本身就非常年幼、且幾乎沒有就藩的,自然翻不起什麼大浪。



再看明朝的勳貴集團。經過朱元璋不遺餘力的清洗,明朝的開國元勳們幾乎沒剩幾個。即便剩下的,要麼已故,要麼已經年邁。況且,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朱標、還是朱棣,都是朱元璋的親兒子,誰當皇帝其實沒太大區別。忠於朱元璋者可以接受,騎牆觀望者更加可以接受,因為這些人更關注的是自身利益。實際靖難期間,勳貴集團真正旗幟鮮明反對朱棣的恐怕也只剩中山武寧王徐達的兒子徐輝祖了。耿炳文勉強算一個,只可惜還被朱允炆自毀長城、臨陣換將,換上了政治投機的紈絝子弟李景隆。最終這位朱棣的表侄兒親自為表叔打開了金川門,迎燕軍進入南京城,給了朱允炆一記神補刀……至於其他那些勳貴二代們,他們更關心的還是自家富貴,誰當皇帝與他們無關,只要皇帝還姓朱、沒改朝換代就行。



至於那些各地領兵的將領,自古丘八吃糧當兵,除了少數野心家,這些人基本都是吃誰的飯聽誰的。既然皇帝還是老朱家的人,自己吃的還是老朱家的飯,他們基本不會因為誰是皇帝而跟著起鬨。況且,誰當皇帝,對於基層的將軍而言,並不會影響到自身。所以,這些人更加不會起兵“勤王”,捲入到皇家的內鬥之中。再者,自兩宋重文抑武后,武將地位相對較低,很少能進入權力核心,他們就更不可能輕易捲入皇家內鬥了。



至於文臣。自古文臣表面上一個個滿嘴三綱五常,但改朝換代的緊要關頭,最先為自己找後路、也有能力為自己找後路的也都是這些人。除了少數朱允炆的心腹、死黨,滿朝文臣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烏紗帽。況且,朱棣是朱元璋之子,對他們來說,歸附朱棣並不算變節,面子上那點事都能過得去,自然也就不會做無謂的抗爭。再說,文臣無兵權,抗爭也屬徒勞。



此外還有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就是士子階層,但朱棣從靖難之始就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輿論做得足足的。明明是搶皇位,卻硬生生把自己打扮成了保衛江山社稷的賢臣。加上又是朱元璋的兒子,士子階層也不便反應過激。更何況,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面對屠刀又能如何呢?至於普通百姓就更不是問題了,自古百姓只有逆來順受的份。只要自己有口飯吃,誰當皇帝並不那麼重要,自然就更不可能有所動作了。



說到底,朱棣靖難更像是家族企業內鬥,換個老闆而已,並不是外人來收購、兼併。對於公司內的員工,除了前老闆朱允炆的心腹、死黨,影響其實並不太大。因此,當朱棣率燕軍攻入南京城之後,真正“抗爭”的基本只剩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朱允炆的心腹、死黨文臣。朱棣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實際阻力就輕而易舉登上了皇位。而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抗爭”文臣便成了待宰的羔羊,成了朱允炆送給朱棣祭旗、立威的“大禮”。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這一點,確實是比較費解,為什麼朱棣只是打下了南京城,就當上了皇帝,而明朝各地竟然沒有反抗,然後直接臣服朱棣了,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而且朱棣還是直接繞過了濟南,直接打下南京城的,這個在戰爭上是個大忌的。

個人覺得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種,朱棣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的,他以朱元璋的祖訓做為依據,如果朝中沒有正直的大臣,而只有奸臣的話,藩王是可以帶著兵進京剷除奸臣的,而朱棣打出來的目標,也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身邊的奸臣齊泰、黃子澄。

朱棣還有其他有利的身份,比如是朱元璋還在世的最年長的嫡子,因為他跟朱標一樣,都是馬皇后的兒子,雖然他排行第四,但前面三個都已逝去,另外,他也說自己是被迫的,並不是為了帝位而去的。

但顯然,朱棣所依據的這些祖訓,都是被朱棣所修改過的,是對朱元璋的一些話做了斷章取義的理解的,因為以朱元璋的英明,是不會留下這種給藩王造反的依據的,但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朱棣勝利了。

第二種,不管建文帝是逃走了,還是被燒死了,或者自盡了,總的來說,建文帝就是死了,而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兒子,還是嫡子,都是朱家人當皇帝,對於各地來說,其實沒啥區別,只是換了個人而已,照樣還是朱家的天下。

第三種,其實明軍的主力,在跟燕軍的主力對決中,已經被消耗了差不多了,很多人都知道這一點,現在朱棣的燕軍入主南京城,在怎麼反抗都是無濟於事了。

而對於其他幾個藩王,除了被建文帝削藩的,還有被朱棣奪了部隊的,其他的實力都不怎麼樣,即使心裡有想法,也無可奈何,索性就轉過來支持朱棣了。

第四種,建文帝才當了四年皇帝就失敗了,根本還沒有足夠的威望。


歷史簡單說


這主要是成本,風險和收益的問題。

當你做一件事情,付出了成本,卻換不回更大的收益,而且風險奇高,你就不會去做。

當朱棣打下南京城,如果地方不臣服的話,他起兵反抗,他需要付出哪些成本?

①有足夠的兵馬糧草可以和朱棣對抗。

朱棣能征善戰,很能打仗,如果你要和他對抗,意味著你要有比他更強的軍隊和將領,那麼你至少要是一個大地區的軍事領導人,符合這個條件的就沒幾個。

②即使你去打朱棣,也要打著老朱家的名號,那就是說,你一定要推一個老朱家的子孫出來,問題是,誰願意?

③你要動員你的部下,親屬,所在地區的軍民和你一起造反,問題是,這需要多少成本,給人家多少好處才能實現?

再說風險。

①起兵反抗,要麼成功,要麼失敗。失敗的後果最起碼誅滅三族,甚至九族。考慮到上面的成本,加上這樣的風險,誰也不會反抗著玩。即使你想,別人不見得也這麼想。

②和朱棣對抗失敗的風險率極高,也就意味著失敗的可能性極大,而失敗的後果,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收益呢?

大部分地方官員,朱允炆上臺,朱棣上臺有區別嗎?

他們升官發財,根本不耽誤啊,為什麼要傻乎乎的去反抗朱棣呢?

反抗了失敗的可能性極高,也就意味著被誅滅三族,不反抗一樣做官,甚至迎合一下還可能升官,兩相對比,肯定選不反抗~~~

就好像赤壁之戰的時候,魯肅和孫權聊天的時候說的,為什麼江東好多人不想打仗,投降曹操呢?拿我魯肅來說,我投降了,一樣有名聲地位,最差也有個小官做,我幹嘛要打仗呢?

朱棣時期的地方官員也是這麼想的。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奮鬥半生開創了大明王朝,採取一系列手段加強了皇權、鞏固統治。為了讓大明王朝長久延續,孫子朱允炆能安心做皇帝,他解決了朝廷裡的良弓與走狗,又安排九個皇子戍守北方,可謂殫精竭力、用心良苦。

他最後放心的走了,可是在他屍骨未寒的時候,生前的安排被打亂了,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從北向南一路打下南京,取代侄子朱允炆成為大明新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

朱棣只打下了南京,其他地方竟臣服了,那麼,各地兵馬為什麼不起兵勤王?

(1)打下南京的政治影響。

南京,是大明朝的首都,是明朝的定鼎之地,朱元璋稱帝的地方,是當時全國的重心,對整個王朝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國古代都有這樣的觀念:京畿者,天下之根本。首都是一個國家的中心,朱棣控制了首都南京,也就控制了朝中群臣,相當於控制了明王朝的大腦。

舉幾個例子:關中是秦朝的中心,劉邦打下關中打入咸陽,秦朝亡;成都是蜀國的中心,鄧艾打下成都,蜀國亡國。同樣的,朱棣打下南京,對天下的威懾還是不小的,至少這能終結了建文帝的統治。

(2)靖難之役朱允炆完敗,南軍的主要軍事力量被朱棣全殲。

由於朝中能征善戰的大將差不多都被朱元璋殺完了,只留下了方孝孺、齊泰、黃子澄等人。

當時輔佐朱允炆與朱棣作戰的主要是黃子澄、齊泰、耿炳文、方孝孺和李景隆等人,關於排兵布行軍打仗,黃子澄、齊泰之流都是隻會紙上談兵的儒生,“大明戰神”李景隆更是一個廢物,他與朱棣打仗戰無不敗、敗無不逃。朱允炆所依仗的這群人,怎麼可能打得過驍勇善戰的朱棣呢?

從雙方兵力來看,燕軍約30萬、南軍約100萬,這樣大的實力差距,李景隆他們愣是沒打贏,還屢戰屢敗,幾次大敗,南軍主力部隊基本被滅。

南京周圍再沒有力量能阻擋朱棣,其他地方上也沒有那個實力反抗朱棣,只能是望風而降。

還有朱允炆那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流傳很廣,有人說只是朱允炆太過仁慈錯過了殺朱棣的機會。其實這句話很有爭議,史書上記載“兩陣交失如雨,而集與上旗者如蝟毛”,這很明顯是要殺死朱棣,只不過朱棣運氣好躲了過去。

再者說,朱允炆之前削番時就已經逼死過叔叔了,殺叔之名早已坐實,其實再殺一個朱棣也無所謂啦。所以這句話不可信。

靖難之役中,其他地方都是作壁上觀,朱棣能贏肯定是他們意料之外的,畢竟100萬對30萬,那麼巨大的懸殊實力擺在那。只不過,南軍統帥太菜不是燕軍對手,朱棣能贏,其實是有運氣成分的。

(3)最重要的是建文帝的不知所蹤,給了朱棣名正言順稱帝的機會。

當朱棣打進南京時,朱允炆放火燒了皇宮後他本人就下落不明瞭,自此他的蹤跡就成了歷史上的未解之謎。朱棣找到朱允炆皇后的屍體並指認其為朱允炆,然後以天子禮厚葬朱允炆,製造了建文帝已死的假象。

國不可一日無主,諸王和群臣多次上表勸朱棣繼位,說明此時朱棣的勢力威望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作為太祖之後的諸王中有資格繼承皇位也只有燕王朱棣。於是朱棣就在謁完孝陵後名正言順登基了。

如果朱允炆沒失蹤,而是逃出南京,他完全可以召集隊伍重新奪回南京,而朱棣也有了忌憚也就不敢擅自登基。

只要朱允炆還活著,朱棣一旦稱帝,他就坐實了亂臣賊子之名,各地都可以奉詔起兵討伐他。我們只能說朱棣的運氣實在太好了,朱允炆的失蹤使他沒背上弒君奪位之名,讓他省了許多麻煩事。

(4)朱棣殲滅南軍後,軍事實力強大,且各地方將領並無損失,誰願意去沒事兒找事兒

靖難之前,朱允炆已經削了好幾個有實力的藩王了,剩下的那些實力太弱,在朱棣強大的軍事實力面前,他們和地方部隊無力反抗。

靖難之役是明朝皇族內部的戰爭,地方上只會對華夷之戰有所反應。正所謂楚人失之,楚人得之,雙方打來打去結果都是人家朱家人坐天下,他們的利益又沒有受損,他們該幹嘛還是幹嘛。

雖然有少數像方孝孺那樣的建文舊臣堅決反對朱棣,但他們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而且只是少數反對,正所謂蝨子頂不起被窩,他們根本阻擋不了朱棣。

本文作者“坐古談今特邀作者歡歡”


坐古談今


朱棣當皇帝的原因,歸結起來其實就以下兩點

一,建文帝朱允炆的削潘活動

二,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

為了保證明王朝的正常運轉,朱元璋給他的後代們做了明確的分工,孫子朱允炆負責做皇帝,坐鎮南京,鎮住一國之龍氣。而朱允炆的叔叔們,也就是朱元璋的兒子們則負責駐紮邊境,為朱允炆看家護院,可惜的是,帝王世家不講親情,朱元璋一死,他的安排就全盤錯亂了。朱允炆上位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著手削潘,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把守邊疆實在是不能讓朱允炆安心。朱允炆的文官集團開始為朱允炆出謀劃策,他們建議先將勢力較小的潘王滅了,最後集中力量滅了燕王和寧王。

朱元璋的兒子中擁有軍隊最多的就是燕王和寧王,在一個個潘王被朱允炆滅了過後,燕王朱棣火速綁架了寧王,要求寧王和他一起“靖難”。一系列的削潘後,明王朝最大的兩股力量就是建文帝為代表的中央,以及朱棣為代表的軍閥集團。在朱棣擊敗了建文帝后,整個大明天下竟然找不出一支可以與朱棣對抗的軍隊。這也就是朱棣擊敗了建文帝以後,可以坐穩江山的原因之一,其他的潘王已經無力再和朱棣一戰。

當時的大明王朝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大明的百姓們都很愛戴這個國家。而當時朱棣打出的口號是什麼呢?是“靖難”!皇上朱允炆的身邊出現了奸臣,我朱棣是去“靖難”的,是去“清君側”,是去“除奸臣”的!

在信息閉塞的明朝,普通的老百姓又哪裡知道朱棣是去造反的呢?他們只知道朱棣是朱允炆的叔叔,他們是一家人,他們都是先皇朱元璋的子孫,他們都是這個國度的百姓需要仰望的人。

朱棣造反成功後,建文帝再也沒有出現,對於那些大臣來說,他們效忠的是大明,不是朱允炆,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後代,朱棣當皇帝也是名正言順的。這和異族入侵是不一樣的,大明王朝還是那個大明王朝,王朝還是姓朱,大家又何必做無謂的反抗呢?

Ps:大家好,我是w芒果布丁w,覺得我回答得還可以的話,大家就順手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我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