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金的科技“暢想”與“實踐”:以科技賦能金融數字化升級

隨著近年來市場接受度及技術成熟度的發展,各領域競爭格局初現,智能金融的創新不僅催生了新型的商業模式,也促成了大批優秀企業的湧現。

日前,國內集科技、金融及新零售三大模塊為一體科技平臺——中科金集團CEO趙國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我國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將會是以新技術的全方位介入為突破口的,金融和科技將進行高度融合。未來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傳統商業銀行將向“數字化”全面轉型,不僅是設備的“智慧”升級,更是金融機構“用戶”服務理念的轉變。

中科金的科技“暢想”與“實踐”:以科技賦能金融數字化升級


金融“數字化、智能化”時代正在到來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風控、客服等領域的應用,不僅極大地增強了金融機構與用戶之間的接洽,也增強了金融業內機構與機構之間,產品與產品之間的接洽。

在新形勢下,曾經瀰漫在互聯網科技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之間的緊張對峙,也因各取所需而開始加強合作。如今,各大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逐漸清晰,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都專注於輸出技術,為傳統金融機構“賦能”。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企業的不斷興起,我國金融行業智能化轉型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國內一些商業銀行也在進行戰略轉型,重點聚焦於生態、支付、數據、科技能力等領域的建設,推動轉型升級和金融創新。

去年4月,中國建設銀行在上海推出國內首家“無人銀行”,主打刷臉取款、機器人服務、VR體驗等科技概念,沒有大堂經理和櫃員,客戶全程僅需與智能設備互動即可辦理業務。同在去年,中國農業銀行也在重慶推出首家“DIY智慧銀行”,為客戶提供全智能化流程,可以解決超過90%的金融業務。

趙國慶表示,金融科技就是要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金融機構的服務效率,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風控、獲客和用戶體驗上,可以實現金融服務的智能化、個性化、定製化。

此外,一些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機構比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智能應用、智慧洞察,構建金融大腦,以及藉助場景賦能、科技賦能、平臺賦能、生態賦能,顛覆傳統的風控模式,優化產品定價策略和創新金融服務,趙國慶進一步指出,“這樣既驅動了商業模式的顛覆式創新,也極大地改變了金融服務的供給方式。”

科技輸出 中科金集團助力金融機構完善數據徵信

眾所周知,現代信用不僅是考量個人的標準,還是支撐市場經濟的基礎。對一個企業而言,信用日益成為無形的資產,信用良好與否,將直接並且長久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秩序。

徵信發展狀況是衡量社會信用水平的重要指標,它的作用無可替代,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據趙國慶介紹,中科金集團曾為鄭州市郊聯社、晉城銀行、長江銀行等機構客戶構建大數據風控系統,幫助其實現貸前、貸中、貸後的全面風險管理。

同時,中科金還為機構客戶提供了活動營銷系統,通過社交平臺拉新引導的傳播活動,幫助金融機構與其客戶建立新關係,並借各種獎勵手段促進用戶活躍度,加深金融機構與客戶的持久合作關係。此外,為了幫助銀行解決核心業務系統方面遇到的風險和困難,中科金還先後與蘭州銀行、哈爾濱銀行進行了核心業務系統方面的駐場服務支持合作。

作為一家全國範圍內提供專業科技解決方案的Fintech平臺,中科金集團自2014年創立以來,就堅持“科技,讓生活更輕鬆”的企業使命,業務涵蓋科技板塊、金融板塊、零售板塊三大領域,為個人以及機構用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智能科技服務。

多年以來,中科金集團以科技賦能為核心不斷延伸自身的服務鏈條,孵化了小微科技金融、慧真科技、珠海信盟等平臺,為傳統的金融機構提供包括大數據、人臉識別、人工智能等科技解決方案,助力金融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以及金融普惠的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