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豐小麥課堂—第三節、小麥赤黴病防治技術(赤黴病這樣防)

近日,全國農技中心發佈《2019年小麥重大病蟲害全程綜合防控技術方案》。根據全國農技中心預測,預計2019年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將偏重發生,發生面積9億畝次,其中病害發生4.8億畝次,蟲害發生4.2億畝次。

小麥赤黴病—科豐來支招

小麥赤黴病(病原菌有性時期:Gibberella zeae%無性時期:Fusarium spp.)俗稱紅頭瘴、爛麥頭、赤曲病、麥穗枯、紅麥頭等,是我國小麥的 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國各麥區均有分佈。其中,淮河以南以及長江中下游 麥區發生最為嚴重,黑龍江春麥區也常嚴重發生。發生區域已波及黃淮海和西北等廣大冬麥區。該病除引起嚴重產量損失外,致病鐮刀菌還可產生 多種毒素,危害人畜健康,嚴重影響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病害症狀]小麥從幼苗到抽穗期都可受赤黴病為害,引起苗枯、穗 腐、莖基腐、稈腐,以穗腐影響最大(圖22)。

苗腐:是由種子帶菌或土壤中病殘體侵染所致。’先是芽變褐,然後 根冠隨之腐爛,輕者病苗黃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溼度大時產生粉紅色 黴狀物(病菌分生抱子和分生電子座)。

穗腐:小麥揚花時,初在小穗和穎片上產生水漬狀淺褐色斑,漸擴大 至整個小穗,小穗枯黃。溼度大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黴層。後期產 生密集的藍黑色小顆粒(病菌子殼)。籽粒乾癟並伴有白色至粉紅色黴 層。小穗發病後擴展至穗軸,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莖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期均可發生,麥株基部組織受害後變褐 腐爛,致全株枯死。

稈腐:多發生在穗下第一、二節,初在葉鞘上出現水漬狀褪綠斑, 後擴展為淡褐色至紅褐色不規則形斑或向莖內擴展。病情嚴重時,造成 病部以上枯黃,有時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黃穗。氣候潮溼時病部表面可見 粉紅色黴層。

科豐小麥課堂—第三節、小麥赤黴病防治技術(赤黴病這樣防)

圖22小麥赤黴病發病症狀(史建榮和陳萬權提供)

[發生規律]小麥赤黴病由多種鐮刀菌引起,我國主要有2種,北部 麥區以禾穀鐮抱菌(Fusarim graminearum)為主,南部麥區以亞細亞鐮 抱菌(F. asiaticum)為主。

赤黴病菌是一種兼性寄生菌。我國中、南部稻麥兩作區,病菌在 稻樁和玉米、棉花等多種作物病殘體中越冬,在水田內越夏。翌年 春,病菌產生了囊殼,放射出大量的子囊砲子,借風雨傳播,侵染麥穗(圖23)。病穗上產生 的分生抱子可再次侵染為 害。我國北部、東北部麥 區,病菌能在麥株殘體、 帶病種子和其他植物如稗 草、玉米、大豆、紅蓼等 殘體上以菌絲體或子囊殼 越冬。北方冬麥區則以菌 絲體在小麥、玉米穗軸上 越夏、越冬,次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子囊殼放射出子囊泡子進行侵染。帶病種子可引起苗腐和莖腐。該病的發生與流行取決於氣候條件、菌量和小麥生育期的相互吻合程度。

科豐小麥課堂—第三節、小麥赤黴病防治技術(赤黴病這樣防)

圖23水稻茬上有性時期子曩殼(馬忠華提供)

1 •氣候條件 赤黴病是一種高溫高溼病害。病菌的生長、發育、繁 殖和侵染特別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以溼度最為重要。所以群眾說“赤 黴病是雨天生”。溫度影響發病的早晚和快慢,以25X3最為有利,低於 23.7-C-般不發病。溼度影響子囊殼的形成和子囊抱子的釋放。空氣相對溼度低於81%,子囊抱子不能放射,有水滴存在的情況下,放射速度 加快。因此,小麥開花期,高溫、高溼氣候到來的早遲和持續時間的長 短,是影響赤黴病發生早晚和流行程度的決定因素。高溫高溼天氣來得早,持續時間長,發病就早而重。

2.菌量稻樁和多種作物病殘體上產生的子囊抱子是病害重要的初 侵染源,因而其發生量是病害流行的一個重要因子。田間稻樁和病殘體 帶菌率高,空中病菌抱子多,病害就有可能大流行。稻樁和病殘體上子 囊殼發生時間的早晚和多少除取決於溫、溼度條件外,還和土壤中越冬菌量有密切關係。

3•生育期小麥不同生育階段感病性有明顯差異。各生育期中以開 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乳熟期又次之,至蠟熟期發病很輕微。在 溫度條件適宜情況下,小麥抽穗至揚花階段陰雨連綿,往往是造成赤黴 病流行的關鍵。抽穗揚花不整齊,有利於病害的發生。

4.栽培條件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黏重土壤、偏施氮肥、植株密 度大、田間鬱閉發病重;遲熟、穎殼較厚、不耐肥的品種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採取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選用抗病品種,關鍵時期進行 藥劑保護的綜合防治策略。

1.播種前做好品種的選擇和前茬作物殘體的處理 赤黴病常發區應 選種中等抗性以上的品種,不種高感品種。對赤黴病抗性較好的品種有: 蘇麥3號、寧麥13、揚幅麥2號、揚麥13、揚麥14、淮麥19、皖麥43、 鎮麥168、襄麥55、鄭麥9023、鄂麥18、鄂麥19、鄂麥23、綿陽26、川 麥16、南農9918等(圖24)。利用機械處理等方式粉碎前茬作物殘體, 翻埋土下,使土壤表面無完整秸稈殘留。根據土壤的含鉀狀況,基肥施 用含鉀的複合肥,一般可畝施含鉀複合肥15-25千克或氯化鉀8~ 12千 克,以提高小麥的抗病性。

科豐小麥課堂—第三節、小麥赤黴病防治技術(赤黴病這樣防)

圖24抗病品種與感病品種田間發病比較(張旭提供)

科豐小麥課堂—第三節、小麥赤黴病防治技術(赤黴病這樣防)

圖25麥田冬.春季開溝排水

2•冬.春季要做好開溝 排水,降低田間溼度 赤黴 病的發生與土壤溼度和空氣 溼度有密切關係,麥田冬、 春季做好開溝排水,不利於 病菌子囊殼的產生、發育和 侵染。要做到雨過田幹,溝 內無積水(圖25)。在弱中 筋小麥產區,基肥和追肥 的氮肥使用量比例控制在7 : 3,以加,決小麥的灌漿成熟,減少赤黴病的侵染和為害。

3.小麥抽穗揚花期做好噴藥防治

(1)防治時期:小麥開花灌漿期是麥穗最易感病的階段,在齊穗至 開花初期用藥防治效果最好。一般根據天氣預報,以開花灌漿期可能遇 雨的麥田作為重點防治對象田。

(2) 防治次數:小麥赤黴病的防治次數取決於天氣情況和小麥品種 特性。在初次用藥後7天內,如遇連續高溫多雨天氣,必須進行第二次 防治。對於高感品種或開花整齊度差,花期相差7天以上的田塊,也應 進行第二次防治。兩次防治時間間隔7天左右。

(3) 防治藥劑:推薦使用多菌靈每畝40-50克(有效成分)(圖26),以超微粉劑效果最佳。也可使用一些復配劑,如多菌靈與三哩 酮的復配劑,但多菌靈的有效用量每畝不應少於30克。此外,用30% 戊•福(戊醴醇•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每畝90克、25%氟烯菌酯每畝100- 150克、50%多酮每畝90克,防病效果也較好。防治時手動噴 霧器使用0.7毫米的噴片,每畝用水量20 - 30升;機動彌霧機,每畝 用水15升。在用低量彌霧防治赤黴病時以選擇微粉劑、膠懸劑、可溶性粉劑為宜。在防治赤黴病時要注意兼治白粉病、紋枯病和 麥蝸等病蟲害。

科豐小麥課堂—第三節、小麥赤黴病防治技術(赤黴病這樣防)

圖26田間殺菌劑噴霧防治小麥赤黴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