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沒資格念念不忘

念念不忘,卻再難有迴響。

01

翻看熱門微博時,看到了一個混剪視頻,剪輯了40部有關愛情的電影,配樂是《愛了很久的朋友》,還未看,就知道視頻裡寫滿了青春和愛情的遺憾。

其中一部被剪輯的電影是2013年上映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我記得當初看這部電影時,我不太能認同它的結尾,覺著不夠寫實,悲傷的營造太刻意。

鄭微把陳孝正當心肝寶貝,用盡了全身心去愛他,陳孝正也是為了不讓她跟著自己受苦才選擇出國,即使後來他在國外結了婚,但他也從未忘記過她。

時過境遷之後,兩人再次相遇,彼此都還單身,鄭微卻不願意重歸於好。

我沒法理解鄭微對陳孝正的冷漠,明明她什麼都沒忘,卻硬要較勁與過往,不再重來。


是,我沒資格念念不忘


那時的我看不懂鄭微的決絕,我以為那都是嘴硬,都只是面上的冷漠。

02

另外一部被剪輯的電影是《前任攻略》。在這部電影裡,羅茜對孟雲愛而不得,最後在自己與別人的婚禮上藉著酒勁,聲嘶力竭地想要孟雲的一個答案。


是,我沒資格念念不忘


孟雲告訴她:“愛過”。

十年的守候,十年的深藏心底,最終只得到了這兩個字。

我覺得羅茜不該就這麼甘心,十年的時光能有幾何,更何況是彼此愛過的人。

但最終羅茜對孟雲說她釋懷了,因為她終於明白,之所以那麼多年念念不忘,不過是因為沒有真正和他愛過一場,若是愛了,可能早就放下了。

03

《失戀33天》,黃小仙追在前男友的車後想要挽回,被王小賤一巴掌打醒。

那一巴掌讓她明白,她想挽回的不是離去的前男友。

她只是在為從前那個不懂珍惜,沒有好好付出過的自己再爭取一個重來的機會。

她想挽回的不是愛,是不甘。

就像電影海報裡寫的那樣

“愛,就瘋狂,不愛,就堅強”。黃小仙沒有瘋狂地愛過,在應該放手時,也沒法真正堅強。


是,我沒資格念念不忘


04

很多人的心底都住著一個“念念不忘”,我也是。

每次聽到傷感的歌,看到悲傷的電影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運氣好時還會在夢裡與他上演一場“好久不見”的戲碼。

發自心底的難過是真的,想要回去過去的想法也是真的,但清醒時,也時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如此那般念念不忘。

從來沒有在一起過,所以不是因為回憶太美好。

沒有對他窮追不捨,死纏爛打過,所以不是愛而不得惹的禍。

以前朝夕相處時,也不過是上課忍不住偷偷看上幾眼,下課假裝不經意地從他身旁路過。早上最期盼他出現在教室門口,晚上最不希望看到他收拾書包離開。

每天晚上睡在床上給他發短信,變著法問著一些不著邊際的事,聽著自己的心跳聲,等候短信到來時的震動。

拍畢業照時第一個要和他合照,畢業後偶爾找一些藉口和他聊聊微信,每次都想和他多聊一回,但總是會在他之前說晚安。

認真想想,我從未有勇氣給他打過一個電話,從來沒有為他買過一次早餐,沒有堵住過他上學的路,也沒能有勇氣說出那句“我喜歡你”。

05

以前覺得自己是“念念不忘”的受害者,現在才慢慢明白,其實自己是“念念不忘”的始作俑者。

鄭微能夠那麼決絕,不是因為賭氣,也不是因為怨恨,是因為她曾經那麼炙熱地愛過,她毫無保留,奮不顧身,所以當陳孝正默默選擇背叛出國時。她能夠徹底地放下,打碎重來。

羅茜十年裡都沒有把自己對孟雲的愛說出口,要麼愛得不夠,要麼緣分不夠。

她為此念念不忘,耿耿於懷,那一場聲嘶力竭,不是因為即將失去孟雲,而是因為不甘,不願,不想再繼續忍受折磨。

黃小仙的前男友曾經真心愛過她,但她卻沒有好好珍惜,沒有把自己的愛給得更多一點,所以她才在分手以後想挽回,想補救。

若是羅茜能夠像鄭微那般不顧一切地愛一場,或許早就拋下了執念,早就知道自己愛的人也不過如此。

若是黃小仙能夠像鄭微那般不顧一切地愛一場,那在她發現他和自己的閨蜜出軌時,就能立馬衝上去給他一個大耳光,刪除全部聯繫方式,再也不見。

我們的念念不忘,不是因為愛得最深,而是付出得最少。

我們執著的不是錯過的緣分,而是曾經不夠勇敢的自己。

我想,若是曾經好好去愛了一回,或許就不會念念不忘。

既然曾經不努力,左顧右盼,現在的我又有什麼資格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