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上新了!单霁翔退休,新院长来自敦煌

据故宫博物院方面证实,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今日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

故宫上新了!单霁翔退休,新院长来自敦煌

【单霁翔简历】

单霁翔,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早在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学期间,开始从事关于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工作。回国以后,历任北京市规划局副局长,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2012年1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为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出版《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文化遗产思行文丛》、《平安故宫思行文丛壬辰集》等十余部专著,并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王旭东简历】

故宫上新了!单霁翔退休,新院长来自敦煌
王旭东,男,1967年2月生于甘肃山丹。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得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1月至6月、2011年1月至3月赴盖蒂保护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此前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社会任职有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等职。1991年在敦煌研究院从事壁画及土遗址保护以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及省部级奖10项,并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获技术专利4项,申请技术专利5项,完成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5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3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加固的勘察设计和现场施工,承担国家文物局和科技部下达的文物保护重点研究项目20多项。现主持或参加与美国、日本、英国的国际合作4项。(来源:敦煌研究院官网)

他是故宫的“看门人”

单霁翔,或许这个名字你经常听到,但也是这位老人,让故宫文化发扬光大, 让故宫成为真正的故宫博物院。

2012年初,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却和一些新官大不一样,上来就说:“我一把火也没有。因为故宫的古建筑都是木结构,最怕火。”“好在我的名字里有“雨”,我准备好“水”了。”

单霁翔没烧三把火,而是用自己一次又一次脚踏实地的行动,让故宫绽放新的光彩。

作为故宫博物院“看门人”,他是少有的一一踏足故宫9000多间房舍的人,上任五年来光鞋子就走破了20多双。

他甚至能准确地记得2001年故宫总文物的数量:1807558件(套),从百万位精准到个位数:

故宫上新了!单霁翔退休,新院长来自敦煌

经过如此细致的实地考察,单霁翔才敢因地制宜,提出对故宫最为有利的修缮和改进措施。

2013年,单霁翔上任5个月,故宫开始全面禁烟、收缴火种,不让一个打火机进入故宫。不仅如此,他还下了规定:一片垃圾落地后,2分钟内,必须有人清扫掉。

从前,故宫里供游客休息的座椅不足,只能坐在石头上、屋檐下、御花园的栏杆上。但“让观众更体面、有尊严地参观故宫”,是单老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于是,他立刻决定增设休息座椅——要结实、坐着要舒服、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椅面要便于清洗,椅子低下要便于清扫……这么多要求一列,最后做成的实木座椅一把要3500块钱,但这样昂贵的座椅,故宫竟做了1400把!

不仅如此,身为院长的他还用行动证明,保护故宫、服务游客从来不是嘴上功夫。

就连掉在地上的垃圾,这位院长都要亲自拾起。砖石缝里的烟头,他也亲自去捡。光2013年一年,他亲手捡起的烟头就有1000多个。

2015年9月,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系列展览之“石渠宝笈特展”开幕后,游客们为亲眼目睹《清明上河图》的真容,争相排队观展,最长排队时间甚至超过6小时。

但通常情况下,故宫5点半就关门了,如果到时间还没排到,很多人一天的队就等于白排了。展览期间,单霁翔有次去看游客时,有人问他“几点关门”,他说“最后一个观众走了我们才关门”。结果,那天晚上8点,他再去看时,真的还有很多人在排队。

他问游客“累不累?”他们说:“累也要坚持,都排一天了。但是渴了,没有地方卖水了”。于是,他就带着人烧了2千杯茶,亲自送给游客。到了12点,游客说饿了,他就赶快拿了800盒方便面分发下去。就这样,一直坚守到夜里4点。最后一个观众走出去时天都快亮了,而故宫门前的队又开始排了起来。

故宫上新了!单霁翔退休,新院长来自敦煌

故宫书画部张震 @宫中雨 微博

单霁翔用亲眼的观望、亲手的丈量、亲力亲为的行动默默做着这一切,难怪他从不愿说自己是院长,而总是自称“故宫博物院的看门人”。

他在故宫“修文物”

前些年,有部纪录片大热,片名叫《我在故宫修文物》,吸引了很多文艺青年观看。

片中记录了一群故宫里顶尖的文物修复师。在他们手下,一件件价值连城的文物被还原,历史也在他们手中被完美重现。

而叫醒这些文物的幕后英雄,不是别人,正是单霁翔。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除了要看护好故宫的文物珍品、古建筑群,更要让这些文物资源“活起来”。“活起来”的方式,就是要让它们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过去,故宫的开放空间仅有30%,但2014年达到了52%,2015年达到65%,2016年已达76%……在单霁翔的建议下,故宫很多从未开放的场地开始向公众开放。单霁翔曾骄傲地说:到了2025年,故宫“百年院庆”时,将开放85%的区域。

2019年2月19日元宵节,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五光十色照亮故宫夜空。

故宫上新了!单霁翔退休,新院长来自敦煌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单霁翔说,“我个人认为,今年正月十五,我们的月亮比巴黎的圆。”

而让故宫彻底大热了一把的,要数故宫博物院出品的萌萌的文化创意产品了!为了将这些文创产品做好,单霁翔请来了很多文物专家对自己的设计团队进行专业指导。

有一次,他去和负责文创产品的工作人员聊天,向当时的工作人员询问火爆互联网的朝珠耳机时说:“这都可以?”

工作人员说:“带着朝珠耳机玩手机,有当皇帝的感觉。”单老说:“你们净骗人,皇帝根本就没有手机!”院长这么萌,难怪做出的创意产品都跟着萌了起来。

不过,最让他感到自豪的,还是游客的认可。有一次,他在故宫溜达时,听到有游客说:“以前总觉得紫禁城里的皇上,是正襟危坐的。现在才发现,原来‘朕也可以萌萌哒!’”

在单霁翔的努力下,故宫已打破之前那个象征帝王威严的形象,变得更受百姓欢迎。原来我们的故宫,也可以这么可爱、这么萌……

令人不禁叹服:原来这位“看门人”才是真正在故宫“修文物”的人啊!

他是最懂故宫的人

你可能会好奇,一个院长而已,单霁翔何必又当“看门人”、又当匠人?但他用经历告诉所有人:他是最懂故宫的人。

其实,早在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前,单霁翔就已和故宫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个从小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的男孩,对于四合院的格局情有独钟。而在他心中,故宫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四合院,更像是一个放大了的家。

“一千二百座建筑,非常有序地排列开来,九千多间房屋,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景观。当你游走在故宫里,会感受到春夏秋冬,每一天的早中晚都有不同的景色。”

和我们游览故宫时,看到的历史建筑物不同,在单霁翔眼中,故宫是一个鲜活跳动着的生命体,它的生命是延续的、是灵动的。

故宫于他,还有一个情结。他记得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登上景山看到的情景,四下望去,四合院成片成片的灰色屋顶,烘托着故宫红墙金瓦的古建筑群,年幼的他心潮澎湃。

如今,在故宫闭馆的时候,当单霁翔一个人走在故宫里时,他对这周围一切的生命,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你要呵护它,尊重它。每一块瓦、每一块砖,都是历年的积淀,就像树木有年轮一样,每一座建筑都有年轮。”

而他心中真正的博物馆该是什么样子?单霁翔这样说:“感染每一位来访者的心灵,成为长存于世的经典,实现博物馆建筑回归文化理想、回归历史责任、回归永恒价值、回归本质特征。”

在单霁翔任期内,故宫口红、故宫火锅、故宫夜游等尝试让古老的紫禁城拥抱年轻的时代,中国第一文创IP的形象深入人心。被称为“段子手”的他都说过哪些金句?一起来看↓↓↓

故宫上新了!单霁翔退休,新院长来自敦煌

头条新闻微博

来源:中国新闻社(ID:CNS1952)、人民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