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集》新書發佈座談會在京召開 三位詩壇泰斗親臨現場

2019-04-08 19:3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文

《三贤集》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京召开 三位诗坛泰斗亲临现场

“暮春花落點清筵,頗似山陰集眾賢。詩有真情容放逸,酣歌少長俱忘年。”4月7日,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94歲的劉徵先生在新書《三賢集》發佈座談會上,以即興吟誦的一首詩表達他對新書出版的喜悅之情。認真解釋完詩的含義,眼前這位白髮蒼蒼的“老頑童”笑稱:“我是最老的老頭子,所以大家介紹老把我放在第一,其實我不是什麼第一,我就是歲數大點,又是好事,又是很傷心的事。”說罷,大家都樂了。

《三贤集》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京召开 三位诗坛泰斗亲临现场

當天,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和中國版權協會“遠集坊”共同主辦的新書《三賢集》發佈座談會在國家版權創新基地四樓遠集坊舉行。《三賢集》主要作者,94歲的劉徵先生、89歲的沈鵬先生、86歲的周篤文先生如約現身,讓現場不少嘉賓頗為激動。正如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在致辭中所說,《三賢集》的出版、三位作者親臨新書發佈會,是文壇、詩壇的一大盛事。

據山東人民出版社社長鬍長青介紹,“三賢”——劉徵、沈鵬、周篤文是當今我國詩詞領域德高望重的大家,《三賢集》分別精選他們每位的詩詞代表作120餘首,又在“三賢”提名的十位中青年作者中,每人選出詩詞十首,結集出版,這是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所做的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劉徵先生是中國語文教育的重要專家,也是當今詩壇的泰山北斗,詩詞創作七十餘載,曾與臧克家、程光銳為“詩壇三友”而揚名海內外,後擔任《中華詩詞》雜誌主編和中華詩詞學會名譽名長,榮獲中華詩詞創作終身成就獎。他的詩詞入古出新,思慮通審,剛柔相濟,想象奇特,語言縱橫開闔而風雲變幻,意象瑰瑋多奇而真力彌滿。

沈鵬先生曾任中國書協主席,是當今書法界的泰斗,也是詩詞創作的經綸妙手。其作品長於立意,善於巧思營構,語言溫潤而立意堅挺,意象豐贍而境界深雋,得曲中取直,綿裡藏針的獨特風韻。

周篤文先生是中華詩詞學會創始人之一,也是赫赫有名的詞學專家,而他與夏承燾、張伯駒等一大批前輩元老密切交往,更是當今詩壇幾乎碩果僅存的道統傳承人。他的詩詞清新瑰麗而變化多端,情意飄渺而風流倜儻,一派名士氣象。

在劉徵先生看來,詩詞人要集中全力創作出精品,青年人是詩詞發展的希望。他認為,今後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中國詩詞一定會有大發展,一定會出現震古爍今的大作品。他在談到自己的詩詞學習和創作經驗時強調,要向古代大家學習,詩詞發展要走到詩壇中央,還必須下決心、認真修煉學習。

沈鵬先生回顧了自己的詩歌創作經歷,指出時代風氣需要文人的關注與引導。他說,詩歌最能表達文人情懷與理想,所以有時候他是“情不自已,不吐不快”。他強調詩詞必須言之有物、表達內容;詩詞創作者要多點好奇心、多點創造力、多點獨立人格,他以三歲小孩雖不會寫字,但常常發出人生之問和宇宙之問的大問題做舉例,指出成年人要有赤子之心,人不免老去,但務必保持一顆青春的心。他還指出,作詩要力避膚淺、要有想象,同時要反映客觀生活、有感而發。

周篤文先生深情回顧了向張伯駒、夏承燾等前輩拜師學習和交往的過程,感恩前輩提攜的同時,他總結認為,好詩既要一聽就懂、一讀就記得、自然入情;又要打開眼界、洞悟世事。他以長期的詩壇交際與情誼,談到他對當下詩詞振興與繁榮的願望,並特別提到對青年才俊的讚賞和期待,表示自己將繼續為詩詞事業的繁榮拋磚添瓦、作出貢獻。

《三贤集》新书发布座谈会在京召开 三位诗坛泰斗亲临现场

在嘉賓交流環節,全國政協常委、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中華詩詞學會顧問李克穆為《三賢集》出版及此次雅集座談賦詩道:“文脈流長意氣同,襟懷寬放摯情濃。筆耕不輟霞光起,華夏詩壇不老松。”他表示,《三賢集》出版是對我國詩詞事業的重要貢獻,三位詩壇巨匠各有特點,但在作品中體現出了共同特點即風骨。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三賢”是當代中華詩詞三位重要的代表,他們不僅成就卓著,影響巨大,而且都是具有強烈家國情懷的優秀文人代表。他們的創作入古出新,境界超邁,且實踐著樂有情、利民生、振風雅的高尚文人理想,是當代詩詞領域值得共同關注和研究、學習的典範。在弘揚傳統文化,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三賢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尤其對激活傳統詩詞生命力,推動當代詩詞創作水平的提高就像時雨春風,潤澤無限。不少與會者即興賦詩,讚頌三賢,抒志詠懷,氣氛熱烈而文雅。

《三賢集》編者黃君在作總結髮言時表示,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當代詩詞恰逢民族復興的歷史大潮,我們理應有所擔當,有所作為。“三賢”作為當代詩詞的代表人物,他們在天資、情性、識見、功夫等方面,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翹楚,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天,耄耋高壽的“三賢”同聚雅集,這是當代中國文壇的祥瑞景象。今天的聚會,對我們繼續努力,砥礪前行,是莫大的精神鞭策和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