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櫻花、和服緣何再次成為焦點?

(以下為個人觀點,歡迎交流、點贊、吐槽,如果您覺得還有意思,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武大櫻花、和服緣何再次成為焦點?

今年武大櫻花又雙叒成為熱點!事情的發端是這樣的: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扎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很快他又被保衛人員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

很快,這件事情成為各類媒體熱議話題。聲討穿疑似和服者有之,為其辯護者有之,林林總總,總之很熱鬧。對於這樣的話題,筆者向來沒有很大興趣。櫻花是美麗的,不是什麼國家的專有花卉,和服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兩者都是人類寶貴的財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即使是穿和服賞櫻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沒有違反什麼法律法規。更何況,人家穿的是唐裝!筆者好奇的是,為何這樣的話題總是成為焦點?莫非國人的自信真的那麼脆弱,泱泱大國還容不下一件小小的和服。

據瞭解,2002年,武大校方曾出臺過規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2009年,一對母女穿著和服入校遭到驅趕,此事引發熱議後,此規定便沒再認真執行。顯然,武大不想因為和服而招惹麻煩,反而客觀上招惹了更多麻煩!

筆者不清楚禁止和服的初衷和依據是什麼?如果僅是為了維持正常校園秩序,不妨改成禁止一切奇裝異服進入,免得碰觸了敏感神經。

當然,筆者也並不認為著和服賞櫻者有多麼正確,多麼有理。誠然,著裝是自己的自由,但也應該考慮環境和別人的感受。像武大櫻花園這種屢屢引發爭議的地方,最好就是克服自己的“愛美心”,選擇多數人認可的服裝,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對於那種明知有是非,偏要蹭熱點,譁眾取寵者,則屬於其心可誅之流了。

還是網友的話說得好:武大校內的櫻花,既有侵華日軍當年所留下的“國恥之花”,也有中日恢復邦交後由日本友人多次贈送的“友誼之花”。武大百年名校底蘊在那裡,一直都包容多元,一點兒事就讓某些媒體上升到民族問題,太不應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