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生帶殼種好還是不帶殼好呢?

山村玉石


北方地區的農民現在種花生,基本都是蒙地膜種植,而且現在也不是過去種花生的模式了,半畝地的花生也需要全家老少齊上陣,豁溝的豁溝,點種的點種,每個人都忙的不亦樂乎,現在不管你家裡有多少畝地,根本不用發愁,一律都是機器播種,連帶肥料和地膜一塊兒完成。所以大家差不多都是提前把花生種子去了殼,選了優質飽滿的花生籽粒,當做種子。很少有人帶殼種花生,帶殼種植除非人工,沒見過有機器可以帶殼種的。



不過在我們村裡,還真有這麼一戶人家,可能是全村唯一的一戶,他們家每年都帶殼種花生。人家不用機器種花生,每年都是全家人去地裡人工種植。帶殼種花生和去殼種花生,應該說各有各的好處吧。就像我們村這戶農民,無論別人怎麼說帶殼種麻煩,不如機器省事省力,但是人家還是堅持不去殼,多年來一直帶殼種花生,不過聽說他家的花生長的也不錯。


其實帶殼和不帶殼,也確實各有利弊。先說一下帶殼種花生的優點,首先第一點就是省去了剝花生殼的手續,不然的話,剝花生種子不能用機器剝,只能用手剝,這是一道費事費時的活,如果帶殼種花生就不用麻煩了,省了第一道工序。帶殼種花生的第二點好處是防寒保暖。帶殼的花生種子,就像人穿了衣服,可以防止萬一天氣變化會凍爛種子,同時也可以避免晝夜溫差太大對種子帶來的影響。

在我們膠東農村,如果打算花生種子去殼,又不打算蒙地膜的話,想種花生就必須等到五一節前後,否則氣溫不穩定,地溫上不來就不能種花生。但如果你帶殼生花生,就不必考慮這麼多了,可以提前半個月就種植花生,因為花生殼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第三點是帶殼種植花生,可以起到防旱防澇的作用。天氣乾旱的時候,可以避免種子落幹,萬一雨水多了,種子也不容易腐爛。還有一點兒,就是防蟲害。花生地裡蠐螬特別多,帶殼的種子可以防止蠐螬啃食。


當然帶殼種花生也有它的弊端,就是看不到花生殼裡面的種子是什麼樣子的,沒有辦法挑揀優質種子。所以我們膠東農村的農民們,大多還是都去殼種植花生。雖然說需要一粒一粒的剝花生殼,但是這樣可以挑選優質種子,因此也更利於花生的增產豐收。否則種子在花生殼裡面,根本看不到籽粒是否飽滿,即使殼裡面有蟲子也看不到,這樣會直接影響花生的出苗率。雖然說花生去殼以後不能夠防寒,但是現在大家種花生的時候都蒙地膜,也就無所謂帶殼不帶殼了。去殼種花生的最大優點就是解放生產力。人們不用再累死累活的去種花生,不管是在地裡起壟還是播種,或者是往地裡撒肥料、蒙地膜,所有的一切,機器全部代勞,而且一步到位。所以現在更多的人們,還是選擇去殼種植花生。


靈子


清明節到了,在南方現在又開始播種花生、大豆等農作物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種植花生、大豆這些都是需要去殼的。也就是先把花生剝開外殼,然後在挑選飽滿的,沒有蟲害的,也沒有受到損傷的花生種子來播種。那種植花生是帶殼種好,還是不帶殼種植好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要視情況而定的。如果花生想要提前播種,那帶殼真的就要比不帶殼好。花生殼對於花生來說,就是保護的作用。即便是沒有剝開外殼,依然是能發芽的。像我們在秋天採收花生以後,掉在地裡的花生,用不了多久就會發芽、生根,並且長出來一株株的花生。如果想要提前播種,並且當地的氣溫也比較低,那選擇不剝開外殼,直接種植的方式,確實要比剝殼種植好。因為花生的外殼可以對裡面的種植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具有很好的耐旱、耐寒、耐溼作用。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如果當地已經到了花生的播種期了,但是天氣卻一直是陰雨不斷,且氣溫還不高,頻繁的降雨天氣出現,那選擇帶殼種植也更好。因為這樣的天氣,如果剝掉了花生的外殼,溫度又達不到。可是為了確保花生有足夠的生長週期,也要及時播種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帶殼播種的方式,因為剝掉外殼的花生仁,在低溫的陰雨天氣,花生種子是很容易發生黴爛的,這樣播種以後缺苗斷壠的現象會比較嚴重。而選擇帶殼播種,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可以大大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另外像一些低溫乾旱地區,採用帶殼播種的出芽率也會更高哦!

更值得一提的是,花生殼本身就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及多種礦質元素,帶殼播種就相當於是自己給自己施肥了,這樣對種子萌芽與苗期健壯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有了花生殼的保護,花生苗期病蟲害發生相對較輕。

由此看來,花生是帶殼播種,還是不帶殼播種,是要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靈活選擇。對於一些低溫乾旱地區,花生採用帶殼播種是非常可行的,這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防旱、防寒措施,特別適宜在經常發生低溫乾旱地區早春播種時採用。何況,這樣還避免了剝花生殼的麻煩,大大節省了人力。


農夫也瘋狂


以前家裡種植花生比較多,每年到了花生播種的季節了,那就要全家總動員了。挖坑的、放花生種子的、覆蓋花生種子的。大家都是分工非常明確的,在當時我們村裡都是這樣乾的。小時候也曾有過疑問花生採收的時候,一些掉在地裡的花生也能發芽,為什麼播種花生的時候還要剝殼呢?直接播種不好嗎?

在我們當地,每年到了清明節以後才開始播種花生。而在播種前一個星期,就要開始剝花生殼了,剝好的花生殼,還要傾倒在馬路上供人來回的踩踏。老輩人的說法是,花生殼有人踩,這樣就更容易豐收。而對於為什麼播種花生要先剝殼,而不是直接帶殼播種,父母當時是這樣解釋的,小花感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播種花生,這樣就能剔除一些不飽滿的、有蟲害的花生種子,避免了後期補種。在剝花生種的時候,雖然都是挑選一些比較飽滿,長得很雄壯的花生。但是有些花生外面看起來是很健康、飽滿,而裡面的花生種子可能是癟的,或者是已經發黴了的。這樣直接播種到了土壤裡面就會出現缺棵的現象,在後期補種比較麻煩。就算是剝殼的花生,也是需要進行一番精挑細選的。

其次,帶殼播種的花生出芽更慢。雖然花生種子在發芽的時候生命力很頑強,但是要想從殼裡面發芽、生根,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必須要花生的殼充分吸收了水分以後,慢慢變暖了,甚至腐爛了才會發芽,而這樣的生長期就會更長了。有數據顯示,帶殼播種的花生,出芽要至少比不帶殼的晚一週以上的時間。

最後一點,那就是現在很多人種植花生,都會對其進行拌種,就是為了避免病蟲害的破壞。而帶殼種植的花生,是不方便拌種的。

不過,近年來卻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帶殼播種花生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帶殼播種花生也是有優勢的,比如在一些少雨並且氣溫很低的地區,帶殼播種花生,這樣出芽率會更高。因為花生的外殼可以保護花生種子。如果低溫地,降雨少,但是又到了花生播種的時間了,那就可以採用帶殼播種的方式,這樣的出芽率會比剝殼播種的花生出芽率更高哦。而且花生殼還能達到施肥的作用,就像“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樣。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帶殼播種還節省了剝殼的麻煩,這樣也是節省了人力和物力。畢竟人工剝花生,是很麻煩的,而且手還痛。

所以,花生帶殼播種和不帶殼播種都是各有利弊的,不能片面的說那個好,那個不好。具體要看當地的情況來確定,要靈活的選擇哦。


村花也瘋狂


俺小時候那會種花生,花生種子不僅僅要剝了皮,還得給種子催芽吶,催芽時要用點肥多加水稀釋,偶爾還用尿加水稀釋,撒在花生種子上,用來催芽讓芽壯實。


在我們老家這裡,沒看見有人種植帶殼花生種,只要種花生,都是剝了皮再種,農民們認為種剝皮花生種比帶皮花生種更靠譜。

雖然每年秋天收完了花生以後,等下了秋雨,花生地裡會長出一地花生苗芽,那是拔花生落在地裡的帶皮花生髮了芽,看著滿地都是,但如果春天種花生時,若用帶皮花生種的話,那麼整塊花生地會有很多地方缺苗。

帶皮花生沒剝開之前,看著挺好,特別是單個挑出來的花生種,以為會全部是好的花生,然而等到了剝花生種子時,經常會剝出來已經長過芽,又枯萎了的花生種,這樣的花生種種在地裡就是廢種,到時候是不會出芽的。

因此剝花生種最首要任務是為了看到花生種子有沒有毛病,不然農民們為啥會在花生種剝完之後要進行挑揀?把破了皮的,生過芽的,果實不飽滿的,都撿出來不要,確定每一粒種子都是最好的種子。


帶皮花生種植的缺點是,比去皮花生種需要的水分更多,比如去皮花生種只要泥土溼潤度差不多,那麼它就會生根發芽。而帶皮的要先破開皮,然後再找合適的泥土紮根,它得比沒皮的多出一份力氣,紮根時花生皮還礙事,可能會影響花生苗的根下扎,最後導致花生落了幹,慢慢枯萎。

最好的種植方式是:把帶皮花生剝了皮,認真挑選出最好的種子,然後是拌點藥,免得被蟲子吃掉,這樣在雨水合適的情況下種植的花生出苗會很齊,帶好了底肥,還會茁壯成長。


悠然見東山


種花生是帶殼好還是不帶殼好呢?

在我們煙臺這邊再過不到一個月就要種花生了,種花生確實有不同的種植方式,那得根據當地的氣候來決定是去殼種還是不去殼種。題主提出的種花生是去殼好還是不去殼好?下面山村梅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不同種植方法的原因。

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是屬於潮溼多雨的氣候,那麼可以採用不去殼的方法來種花生。因為不去殼種植,花生種在地下必須要經過殼吸透了水分,再傳遞給花生種,這樣花生才會慢慢發芽。不過這種方法種植,花生的出芽慢,出苗不整齊,如果遇到雨水偏多氣溫偏高,花生種會腐爛在地裡。不去殼種植的好處是:省去去殼的功夫,減少了人工費;花生殼能增強種仁的耐旱、耐寒、耐溼、透氣能力,花生殼本身含有氮、磷、鉀及多種礦質元素,對種子萌芽與苗期健壯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花生殼還可以抵抗害蟲對種子的侵害,提高花生的出苗率。


我們膠東地區多半是採用去殼種植花生。因為這裡春天少雨,人們都會盼著老天能在五一前後下場及時雨,大家趁著地色好,搶種花生。去殼種植的好處:人們在播種前可以對種子進行篩選,保證種子是飽滿的、完整的,這樣可以確保花生出苗整齊、健壯;去殼種植,花生種直接接觸溼潤的土壤,能使花生出芽快。膠東一帶採用的去殼種植,人們會在種植時直接施上肥料,噴灑除蟲害和雜草的農藥,加蓋花生地膜,這樣,花生在種植之後基本上不再需要太多的管理。


種花生在區分地域的不同特點,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山村梅花把兩種方式的種植,分析了各自的優點,你所在的地區是什麼特點,那你要作出正確的選擇。願大家都能採用正確的種植方法,取得花生的豐收。


山村梅花


種植花生這麼多年真是沒有見過有農戶帶殼種植花生的。種植花生我個人覺得也可以帶殼種植因為我們都知道在收穫花生的時候,會有一些花生真是落到地裡了,在種植小麥犁地的時候都能夠看到地裡長了很多花生苗。但是對於我們老百姓種植花生來說我覺得還是首選手剝花生,既不帶殼種植花生。

不帶殼種植花生的利與弊

不帶殼花生種植需要注意不能剝殼太早,剝殼太早了就打破了花生果的休眠期!從而降低了它的生活力,這樣的話就會有可能造成花生出苗慢,苗出不齊和苗弱的情況,最好是在播種前一個月開始剝花生種。剝花生種也是比較累人的工作,連續的剝花生種可能讓人的手指頭受不了,所以我們農民朋友們發明了一種夾子來剝花生種。


現在種植花生的時候一般要對花生種子進行拌種處理,不帶殼的花生果可以很好的用拌種劑進行拌種。因為現在地下害蟲的太厲害瞭如果說不拌種的話對於花生的收成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有可能會出現讓你顆粒無收的年景!

帶殼種植花生我們這裡真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帶殼種植花生可以省去剝花生種的時間和氣力!對於地下害蟲的防治我覺得也只能在結果期進行灌根處理了。還有就是如果不能夠剝開花生那我們就沒有辦法判定,殼裡面的花生豆是否發生了黴變,損傷,或者已經發芽了等問題!這樣的話就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

不是我們因循守舊我覺得目前為止剝殼花生種植仍然要好於帶殼種植花生!這是我的一個觀點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留言給我!🙏🙏


豫東小農


以咱們傳統的種植方式來看,花生這類莢果類作物在種植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將果殼去掉之後,在進行種植的。不過近些年,也有不少種植戶在種植花生的時候,選擇帶殼播種。那麼,花生種植到時帶殼種好還是不帶殼種好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其實,只要是種植技術,並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的,只有適不適合。


不帶殼種植:

不帶殼種植的方式作為咱們比較傳統的一種種植方式,仍是現在花生種植的主要栽培方式。花生種子去掉殼之後,可以人為的對種子進行選擇,留優去劣,將不好的種子挑選出去,增加種子的出苗概率。

但是缺點是沒有了外殼的保護,花生的抗性會相對降低,對於乾旱、洪澇以及疾病蟲害的抵抗力都有所下降。如果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還有可能會造成種子黴爛,無法成苗。

花生帶殼種植:

花生帶殼種植,最明顯的優點就是減少了剝花生的工序,能大大降低種植戶的勞動量。其次花生的殼對花生種子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有效的抵抗一些病害和不良環境的威脅。其次花生的種殼在土壤中腐爛之後也能釋放一定的養分,對種子萌發和生長有不小的幫助。

而花生帶殼種植的缺點就是由於種殼的包裹,所以種子的好壞無法辨別。有時候花生雖然外表良好,但是內部種子可能已經壞死或者是產生病害。而且帶殼的花生無法進行種子處理,種子的出苗很難有所保障。

所以具體花生該如何播種,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力情況已經氣候條件進行選擇,而不是單一固定的。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花生是帶殼播種,還是不帶殼播種好,我曾經作過實試,不帶殼的優點是花生仁籽粒均勻。大小一致,可以去掉小粒,病仁,出苗整齊,而帶殼的是省工省時,機械損傷少。缺點雙果花生的前仁出苗快,後仁出苗遲,出苗不整齊,第二的缺點是,雙仁果只要一粒壞了,就把疼菌傳給另一粒。兩種方法比較,我們這裡的人認為不帶殼播種要好於帶殼播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