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原校長劉長銘:我們不缺少改革的想法,缺改革的勇氣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我们不缺少改革的想法,缺改革的勇气

身穿黑色西裝、白襯衣,搭配灰條紋領帶,一頭黑髮,精氣神兒十足……在北京四中校長任上退休近兩年後,劉長銘看上去略胖了些。

曾獲“中國最具魅力校長”稱號的劉長銘,近年來很少接受採訪,他說,一是因為退休後依然很忙,二是覺得媒體對他有誤讀,多少有些牴觸。他還曾是民盟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北京四中是百年名校。劉長銘在任北京四中校長期間,倡導恢復了四中初中部,從初中開始培養具有“傑出中國人”意識的學子;他著手組建了“道元班”,倡導學生在自己的興趣領域中主動發展,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為偏才怪才找到一席之地;從2008年開始,人文班就在四中獨樹一幟,每年數次到全國人文氣息濃厚之地,在行走中進行人文學習。

如今,卸任北京四中校長之後,依然飽含教育情懷的他成為北京金融街教育總校校長,開啟了在民辦教育領域的探索。

北京潤澤學校是他參與創辦的第一所民辦校,今年9月開學。他期盼把這所民辦學校辦成一塊全新的“教育試驗田”,目標是“十年之內在全國創辦100所”。

“在公辦學校都做了40年了。”他說,“我們都知道今天的教育裡面存在哪些痼疾,我們都希望通過研究和實踐使這些問題得到一些緩解,得到一些改變,希望在這所學校能夠探索出一條路。”

他認為當前在教育改革上,中國的校長、教育人士都理解教育的弊病,“我們不缺少改革創新的想法,不缺少對學生的關心,但缺點改革的勇氣,把想法變成現實需要勇氣”。

【對話】

“認為學習是苦的,這很糟糕”

澎湃新聞:從北京四中卸任後,您主要在忙什麼?

劉長銘:做鄉村教師培訓,做教育教學研究,把自己的想法和校長和老師交流。想在一所學校研發課程,讓我們的教育理念落地生根。有創辦潤澤學校的機會,就參與進來了。我覺得應該有一塊試驗田,而不是空對空地談理念,把一些理念落地,這樣這些理念更容易被社會理解和接受。

澎湃新聞:您是受邀還是主動請纓?

劉長銘:都是老朋友,我們都有很濃的教育情結,一拍即合。

澎湃新聞:您提到,會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人才?

劉長銘:將來孩子們的職業經歷跟我這一代人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在一個學校一個區域,一工作就是40年,而他們要放眼全球,他們未來的工作可能要換不同的地方,甚至不同的國家,他們對於環境的適應,包括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語言環境的適應力,比我們這代必須要強得多。

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要輸出這樣的國際化人才,我們要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我們的人應當在國際組織中佔有更大的份額比例,這樣才能和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匹配。學校要營造多語的環境,母語要深厚,英語也是基礎,要熟練。第三種、第四種語言,我們要讓孩子也有一些感覺,一旦到這個環境裡去工作,能夠很快適應,很快進步。

澎湃新聞:您說將會探索一些新的教育模式,比如“快樂學習”,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講,學習還是一件苦差事。

劉長銘:“快樂學習”並不是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提出來了,但社會對此有些誤解。學習和探索本身應該是快樂的。人類在追求文明的過程中,如果學習和探索活動是痛苦的,那人類的文明就不會有前進。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世俗的一些觀念需要轉變。我們通常理解,吃得好喝得好住得好,就是快樂,其實這是一種淺層次的感官快樂。深層次的快樂在精神層面,比如進步的快樂,成長的快樂,探索和創新中獲得成就時的愉悅感。

我們過去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上人”是一個很糟糕的目標,在此我暫不多說。中國很長一段時間把學習當作一種苦的事情來看,認為學習是一定要苦的,這是很糟糕的理念。

我們放眼全國,現在不僅孩子們學習時有時沒有享受到快樂,家長們也在陪著一塊受苦。學習一定是痛苦的嗎?學習任務多一定是負擔重了?學習緊張一定是壓力大?什麼是負擔?一個人被迫無奈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才是負擔,一個人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就永遠不會成為負擔。

澎湃新聞:但是讓孩子喜歡學習,愛上學習,在學習中享受,我們現在確實不常看到這樣的情景。

劉長銘:我們的教學方式,尤其是灌輸方式,老師講,學生被動接受,學生一遍遍做題訓練,這很難讓學生感到快樂。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學生的活動,有四個組的學生來介紹他們發明的項目。四個項目,從下午4點,一直討論到晚上9點多,非常熱烈。老師和學生都忘記了吃飯,我絲毫看不出學生臉上有痛苦,他們完全沉浸在一種發明創造的樂趣當中。

我有一個朋友,小孩在美國上學,小學一年級時,他發現孩子老用電腦,收集一些材料,在小本上寫寫畫畫。老師的作業是,到期末的時候,孩子寫一本書。

我們能相信一年級孩子能寫書嗎?這本書並非有多高的學術價值,主要是通過寫書,讓孩子知道了怎麼收集材料,整理編輯材料,有目錄有說明,有插圖有註解,這些基本技能,讓孩子有最初的體驗。在過程中,孩子煥發了極大的熱情,激發了內在的驅動力。

澎湃新聞:這樣的教育才是您理想中的教育?

劉長銘:這是全世界進行課程改革的總趨勢,大方向。

我們國家的課程有一點跟一些國家不一樣,我們是先把所有的知識給羅列出來,編成一張網。我們要求學生都要牢固掌握這些知識,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教學要一遍遍重複,我們認為只有全部掌握了這些才能談得上培養能力。標準化的知識容易實現教學的標準化,不斷進行統考統測,這是一種工業化的操作。工業時代的這種教育理念,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時代,已經不適應了。

現在不少國家的教學主要採取主題式教學或項目式學習,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的教學僅僅是提供幫助和服務。他們先確定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然後找到主題或具體的問題也就是項目,主題、問題或項目最好貼近實際生活,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把所有的能力培養都融到學習過程當中。用中學或做中學是最高效的學習,不論是獲取知識還是發展能力。至於學習那些知識,並沒有特別統一的規定。

比如動手實驗能力,研究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研究物理問題來培養,也可以通過研究社會問題、化學問題、生物問題來培養。這些知識是什麼並不重要,今天的社會是終身學習的社會。知識隨時可以拿到,但能力的培養必須早開始。

有“長善教育”,還要有“菜鳥教育”

澎湃新聞:您在四中30年,任校長14年,是否實現了您的教育理想?

劉長銘:當然有部分實現。比如人文遊學,比如在技術學科裡有一些任務驅動式的探究式學習。我們這麼多年的實踐發現,任務驅動型或探究式的學習,學生都會煥發出極高的熱情。

學生很享受這樣的學習過程。這種享受,跟今天小孩打遊戲機,忘記吃飯、忘記回家,是一樣的。把學習變成這樣一種狀態,還擔心小孩學不好麼?還擔心他們特別苦特別煩麼?還擔心小孩出現心理問題、出現抑鬱麼?

澎湃新聞:在您眼裡,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

劉長銘:我更看重老師的一種外在表現,說通俗一點,做老師應該有孩子緣,小孩一見就喜歡。比如說對孩子友好、親切、熱情,表達能力、感染力等。我們很看重老師的專業熱情,看重老師的激情,看重喜歡做老師的人。

澎湃新聞:您在四中做了很多改變,比如做了道元班等。現在回頭看,您覺得這是不是成功的嘗試?

劉長銘:道元班是個多元出口。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特長,讓學生在發展擅長的項目過程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提升,讓學生的發展更符合天性和個性差異。不過還不僅僅是這些。前幾天我在國家會議中心講,潤澤的教育要堅持全人教育,也要有長善教育,還要有“菜鳥教育”。“菜鳥教育”就是要不斷開拓學生髮展的新領域、新空間、新方向。

澎湃新聞:人文班也是四中標杆性的班級,但是現在已經不分文理了。它還有沒有優勢?

劉長銘:當初我們設立人文班,目的就不是針對高考,我的同事們對此的認識高度一致,我們要探索一條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人文精神的路徑。這是一個探索的路,改革的路,不是針對高考適合文科的開設的實驗班,更不是為了得文科高考狀元,儘管後來曾出過幾個狀元。抱著這樣一個目標,文理分科也好,不分科也好,對繼續堅持做這樣的實驗,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澎湃新聞:有人說四中特別自由,應該說是中學裡面最自由的學校,是最像大學的中學。但自由對能主動學習的學生是福音,對自主能力學習差的人是不是災難?

劉長銘:很難說一種學習方式能適合所有的孩子,每個人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確有些孩子更適合老師做指導,全方位、全天候的安排。但是到了高年級,需要有所轉變,將來他離開學校以後,會受益終生。

將來潤澤是一個九年一貫制或者12年一貫制的學校,我們可以把更長的時間段打通。我們在低年級更注重培養自主發展和習慣,高年級的時候就能夠更好發展。

澎湃新聞:您給自己的校長任期打分的話,會給自己打多少分?

劉長銘:我不給自己打分。每個校長都會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成功的地方,這些對於後任者都是經驗和財富。

四中的老師非常好,他們奉獻自己的智慧,不計較個人付出與回報。這樣的老師是把四中辦成一所好學校的最重要的條件。四中也不是一代人建立起來,是一代又一代人。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非常幸運跟中國最優秀的一批老師成為同事,他們也促進了我的成長。

澎湃新聞:有沒有留下什麼遺憾?

劉長銘:有很多想法,但後來沒有做成。我一直說四中要培養有國際視野的學生,人文遊學就不應該侷限於國內。我希望能夠做一些國際遊學,比如到牛津到劍橋去,到三一學院看一看牛頓當年工作過的地方,在那裡哪怕就停留一個禮拜,到威斯敏教學感受下名人的墓地,感受一下他們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感受下人類近代科學文明的發展過程,尋找這些人的痕跡。我相信會對人的內心世界有一種震撼。

但是沒有成行,這是我的一個遺憾。

“教育要呵護創造力責任感等天性,而非泯滅”

澎湃新聞:今天的家長對教育越來越焦慮、越來越不滿意。

劉長銘:我們今天對教育的不滿意是處在一種高需求層次上。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焦慮,因為世界變化太快,我們的教育還沒有跟上,這是一種高層次的焦慮,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不滿意是社會的進步的一種反映。

澎湃新聞:您曾提到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您覺得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劉長銘: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品德,態度,人生觀價值觀。至於學鋼琴學小提琴學英語學奧數學畫畫,這些不重要。

澎湃新聞:這就是您說的素質教育嗎?

劉長銘:什麼叫做素質教育?現在社會誤解太多了,以為學唱歌學跳舞拉小提琴彈鋼琴,這叫素質教育?這是對素質教育的誤解。

素質教育,我們提出學校教育要促進人的“四個構建”,即:生物性構建、人格性構建、社會性構建、工具性構建。我們今天的教育要促進這四個方面的協調發展,我認為這就是素質教育。

什麼是生物性的構建?人首先是一個生物個體存在,要強壯,要健康,對世界的感覺要足夠靈敏,要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不斷地做自身調節。也包括興趣、好奇,還有創造力、責任感等等,我認為這些與生俱來,這是人的天性的一部分。我們今天的教育是要呵護這種天性,別泯滅。

什麼是人格性的構建?這包括人在社會中的角色意識,包括主體意識、存在的意識,包括性別、角色,包括性格、性別、氣質、情感、修養、意識、精神、心靈、感激、人性、博愛、信仰、良知、尊嚴、熱情、情緒管理、生活態度……包括人生觀,價值觀,這些是最重要的。

社會性的構建。人之所以成為統治這個星球的物種,不是靠力量和速度,而是智慧以及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緊密聯繫,社會性構建包括人際關係、道德修養、規則意識、溝通、交流、表達、理解、同情、合作、包容、尊重……等等。

最後才是工具性的構建。就是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技能。

這四個方面的構建,既有一定的順序,又相互交融。今天我們教育中出現問題的部分原因,就是把這幾個方面的構建割裂開了,順序也搞亂了,把工具性放在第一位是有問題的。

澎湃新聞:您還說不要認為上名校就決定孩子的一生。但現實中就是名校光環,對人的一生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劉長銘:我們有時候理解教育,理解人生,可以用一種回望的方式。決定人一生的是什麼?是態度,是終身學習,態度決定一切。如果你說只有進名校才能成功,我可以舉出反例,來說明有些人很成功很有成就,但他們不是名校畢業的;如果你說成功的人一定有背景,我也可以舉出反例,來說明有些人沒有什麼背景,是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成就的。但是,如果說一個人成功的原因是他或她終身努力學習終身勤勞進取的結果,對此我舉不出任何反例,我至今沒有見過一個好吃懶做不學無術的人取得成功有所成就的。面對未來,我不知道學什麼才能夠適應,我們唯一知道的就是,培養終身學習的熱情,要不斷學習,要終身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