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湖南書生真了不得,論打仗,他甚至比曾國藩左宗棠更厲害

長沙之戰,楊秀清、石達開都參與了指揮。作為太平軍前期最出色的將領,他們都很年輕,楊秀清三十一歲,石達開才二十一歲,與賽尚阿、向榮這些六七十歲的老頭形成明顯反差。戰場上的淘汰率是最高的,老頭們已經或正在退出舞臺,在長沙城外與楊秀清、石達開角逐的是四十歲的江忠源。四十歲,更是一個男人的黃金年齡,經驗、能力、動力都近於完美。

此湖南書生真了不得,論打仗,他甚至比曾國藩左宗棠更厲害

面對面角逐,年輕的一代並沒有能夠戰勝成熟的一代。經過三個月的圍攻,太平軍不僅沒有找到入城的空隙,還蒙受了較大傷亡,位於太平天國領導層第四把交椅的西王蕭朝貴被火炮炸死。

固守長沙的把握越來越大,但是城中文武百官仍然不敢鬆懈,只有江忠源語出驚人:“太平軍銳氣已挫,可能要撤退了。”

這麼說是有依據的。根據江忠源的觀察,長沙四面佈滿官軍,只有湘江西岸空虛,現在一部分太平軍已經渡江到了西岸,為的就是收割岸上的稻穀,以便補充軍糧。

這說明什麼,說明太平軍所攜糧草將盡,倘若再攻不下長沙,就一定會撤退。江忠源的想法是,乘太平軍撤退,在他們必經的回龍塘水道設伏,再次複製一個蓑衣渡之戰,但鑑於太平軍力量大大增強,楚軍不可能獨當其任,江忠源希望大家一齊上,他當先鋒,全軍設伏。

方案一拿出來,除了湖南巡撫表示贊同外,底下諸將都變成了縮頭烏龜,誰也不敢到城外去與太平軍一決雌雄。

巡撫是一方大員,但聚集長沙的多為外省軍隊,這些軍隊不願意去,他也沒辦法。江忠源見狀,決定親自去湘潭找接替賽尚阿的欽差大臣徐廣縉。

此湖南書生真了不得,論打仗,他甚至比曾國藩左宗棠更厲害

徐廣縉初來乍到,對前線的情況不瞭解,何況他也只是個文臣,缺乏江忠源那樣的名將眼光,他認為長沙駐軍的主力若是出城設伏,風險太大。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戰機全給浪費得一乾二淨,江忠源急得直跺腳,卻又無可奈何。

對戰場上的風雲變幻,江忠源一向算得很準。太平軍撤了,而且一絲不差地是沿回龍塘撤走的。長沙諸將聞之愕然,沒有敢鼓掌相慶的,他們都被這個官職不大但料事如神的江忠源給比了下去,當戰機失去,只有懊悔和沉默的份。

事後有人還懷疑這些將領是收了太平軍的賄賂,所以故意縱敵,其中一名將領只好紅著臉辯解道:“賊(太平軍)都不怕我們,人家憑什麼要出錢賄賂我們?”

照例,太平軍走,官軍是要跟著追的。江忠源意冷心灰,打死也不肯再與這些笨蛋同僚為伍,而寧願留在湖南“剿匪”。

只有赫赫戰功和過人的軍事才華是遮掩不住的,短短几年時間裡,江忠源由知縣升知府,由知府升巡撫,成為湖南士子中投筆從戎並崛起於官場的第一人。

此湖南書生真了不得,論打仗,他甚至比曾國藩左宗棠更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