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見義勇為反被索賠!新定義,見義智為!

做好事可以講究一下套路,做完後讓大家都感到舒服!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怎樣避免見義勇為反被索賠!新定義,見義智為!

至聖先師:孔子

真正善良的人不是揮舞道德旗幟,做自己的自我滿足。子貢的行為只會使得在贖回後獲得賠償的魯人有道德罵名。真正的做好事是非常具有戰略性和基礎。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為集體而獻身於別人,大多數人都是自私的。即使是好事本身實際上也是一種善良內心的自我滿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發揮“活雷鋒”最終會落到沒有收穫的結果上。

可行的辦法是,你幫到了別人,但是會索要一點點好處。這樣大家會知道,你不是聖人,不是不求回報的爛好人,你是一個有自己私心的正常人,被幫助的人也會心安!同時也可以促進社會上更多的好事發生不是嗎?畢竟這點點回報,對好事本身是不值一提的!

大家對做好事還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