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各國央行來說,這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且充滿道德風險

日本央行利用ETF提振了股市。目前,日本央行持有的ETF總額約為2500億美元。在某些方面,日本央行的行動只能被視為“隱形國有化”的新模式。最近的財政年度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在31年內拋售了大部分日本股票。官方市場數據顯示,這些市場參與者淨賣出價值約500億美元的股票。這是連續第二年淨賣出和自1987年以來的最高拋售。

對各國央行來說,這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且充滿道德風險

日本央行通過購買ETF掩蓋了現實

這是一條充滿道德風險的道路。多年來,日本一直維持低利率且並不能保證經濟增長和繁榮。奇怪的是,在過去十年中,人們似乎忘記了日本處於掙扎時期所學到的教訓。現在看來,整個世界正走在一條道路上,這條道路反映了日本自幾十年前出現泡沫經濟以來所採取的同樣不成功的道路。

日本央行通過收購ETF一直在推動日本股市。該計劃基於“無論需要什麼”都要表現出經濟正在向前發展。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認為,沿著這條思路,雖然沒有辦法避免多年前信貸擴張帶來的經濟繁榮導致最終崩潰。但另一種選擇是,危機是否應在自願放棄進一步信貸擴張的情況下來得更快,還是隨後成為一場最終的、徹底的災難。簡言之,日本央行現在別無選擇,只能全力以赴,消除所有假象,讓一切都很好。

對各國央行來說,這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且充滿道德風險

日本在這個實驗中領先

在“伯南克”時代之前,美國許多人批評日本未能解決問題。當時的想法是,只有讓其殭屍銀行和行業失敗,日本才能系統清理並向前發展。相反,日本出現鉅額赤字並承擔了鉅額債務。幾十年來,日本年復一年地享受著巨大的貿易順差,才苦惱並避免了災難。今天,大部分貿易順差已經消失,但日本的鉅額債務依然存在。

最近的財政年度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在31年內拋售了大部分日本股票。官方市場數據顯示,這些市場參與者淨賣出價值約500億美元的股票。這是連續第二年淨賣出和自1987 年以來的最高拋售。這次拋售幾乎沒有引起日本股票價格波動的原因是日本銀行的資產購買吸收了所有的損失。日本央行買入價值5.65萬億日元的股票,暴露了其在市場上的巨大作用。

長期以來,各國央行一直將股市作為地區和全球經濟的主要指標。事實上,在2016年,日本央行將其年度ETF收購目標提高至6萬億日元,此後黑田東彥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股票購買狂潮,這是懷疑日本市場有效性的一個原因。目前,日本央行持有的ETF總額約為2500億美元。在某些方面,日本央行的行動只能被視為“隱形國有化”的新模式。這是一條充滿道德風險的道路。

探討各國央行和政府是如何扭曲全球股市的真實價格發現的。通過購買股票,他們將工商業的分支機構從私營部門轉移到國家所有或控制。這裡的關鍵詞是“所有權”,這是因為國家可能會選擇放棄對決策的控制,而將決策交給管理層。這就是說,很難否認擁有股票的人或實體仍然控制著其作為“做市商”設定價格的估值。由於真正的價格發現是自由市場的基石,我們不能低估資產價格和輸入信號之間的重要性反饋循環。這些對確定價值至關重要,尤其是當涉及到股票、債券、貨幣或紙面承諾等資產時,這些資產沒有效用價值,也不能執行任何有用的任務。

當真正的價格發現丟失或受損時,管理團隊不再得到關於執行決策好壞的市場反饋,這削弱了市場對公司的獎勵和懲罰能力,無論公司的決策多麼災難性。相反,它掩蓋了公司倒閉的跡象和警告。歷史上偉大帝國的衰落表明,不可持續的平衡狀態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這意味著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價格支持無效,並造成股東可能會倉促清算的局面。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當局往往會無限期地停止資本市場,試圖使拋售成為不可能,這在市場下創造了一個虛假的底部,在不再存在的地方創造了價值的假象。

對各國央行來說,這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且充滿道德風險

日本央行在市場上的份額飆升

2008年之後,日本決定將自己置於推動經濟發展的實驗前沿。這其中包括日本央行不僅擴大了資產負債表規模,還通過跳入ETF市場來提振市場,而日本目前沒有采取重大措施進行經濟改革。所有這些都已演變成一個計劃,該計劃似乎都將重點放在“不惜一切代價”保持經濟向前發展上。在執行不允許市場下滑的有缺陷政策時,問題在於,它阻礙了真正的價格發現,而讓市場走上了一條永遠向上的道路,直到所有懷疑市場實力的人最終投降。

為了讓這種假象繼續存在,各國央行必須繼續擴大信貸和債務,這樣經濟就不會出現轉機。如果失業率飆升,違約率飆升,那麼很難將這種假象全部賣掉。這意味著中央銀行仍然被困在本伯南克建造的盒子裡,珍妮特·耶倫加強了這一點。

對各國央行來說,這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且充滿道德風險

出現日元走弱的情況

這一切都是從“短期解決方案”開始的,但伯南克加大了賭注,將救助和印鈔機設在高位,並用定量寬鬆政策(QE)淹沒了美國和世界。當其他央行行長接受這一解決方案時,世界開始了一個從未真正獲得吸引力的宏偉實驗。關鍵問題是,在每一輪新的刺激措施出臺後不久,勢頭似乎就要減弱,而且似乎還需要不斷地採取另一種補救措施。

當前的政策並不能創造生產力或實際財富的真正增長,而是簡單地提高某些市場和資產的價值。這有利於那些擁有或擁有資產的人,這也加劇了經濟不平等和社會動盪。你可以說這減少或消除了現有債務的影響,但如果我們看到導致工資和收入飆升的巨大通貨膨脹,對窮人或沒有資產的人的傷害卻很大。重要的是要記住,這是一個“高風險”的遊戲,對各國央行來說,繼續這樣做的一個強烈動機是,世界各地的養老基金都陷入了嚴重的困境,其資產的任何下跌都將是一場災難。

在我們繼續進行債務國有化的過程中,存在著兩個巨大的問題,第一個是經濟增長缺乏任何真正的質量,第二個更大的問題是,在這一政策下,最終各國央行將以扭曲的價值來控制所擁有所有的東西,而這些價值是他們認為最符合自己的敘述或目的的。好消息或壞消息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計劃可能不起作用,它可能會在那些負責這種偉大操控的人身上崩潰。

所有這些都類似於醫生告訴病人在藥物無效的情況下劑量要加倍或三倍。世界各地的決策者已經進入了充滿危險的未知水域。雖然全球資本市場現在對最近貨幣緊縮的U型轉變感到高興,但這隻會使最終的時刻更加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