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拜軒轅,新鄭軒轅故里拜與陝西黃陵祭,有何區別和特點?

自由的陌上歸人


掰軒轅,陰曆三月三。祭軒轅,是清明節。時間上是不一致的。軒轅廟的設置是因為這裡是黃帝的出生地,黃帝陵是據說黃帝留下的衣冠冢(國內據說一共5個地方)。再說歷史淵源不管是軒轅廟還是陝西黃帝陵都有些重要人物和文獻參與或者記載,甩證明材料,各自都有一摞子的資料。有的說新鄭的是近些年才搞的,是假的,都是現代仿古建築,但是陝西的大腳印和柏樹也同同樣有bug,拜祖祭祖是一個文化活動,在於強化炎黃文化的認同,都要拿考古學去衡量,全都可以拆掉了,黃帝存在不存在,黃帝是一個人還是上古時候的一群人,現在都沒有定論。對於各個省點價值,陝西的黃帝陵是一個偏旅遊屬性的,新鄭的軒轅廟是偏文化認同的,陝西是有很多旅遊資源的,黃帝陵屬於其中之一。新鄭的更多是以拜祖大典,強化文化認同,給鄭州甚至河南帶來更大的影響力,甚至是一些招商引資項目。

很討厭一些挑事的地域黑,影響社會穩定的蛀蟲,河南和陝西的2個活動都會一直存在。感謝那些理性的河南網友,一直在說差異,各有千秋。而某些地方的人就只會罵,只會反駁,好似自己真的是考古界專家一般。強化民族文化認同是我們該做的事,那些天天吃飽了沒事幹,非要去挑起爭議的人,祝你們早登極樂,親自去黃帝那裡查個清楚。



眼睛之家


說到拜軒轅,我們要分清新鄭黃帝故里和陝西黃陵祭,他們是有區別的。很多人將兩者混為一談,然後還挑起所謂的爭祖先之說,引起網絡上嚴重的口水仗。

我們先說陝西黃帝陵,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喬山,號稱天下第一陵。歷代受到文人志士和達官顯貴的祭拜。傳說黃帝乘龍昇天,臣民們挽留不住,以至於把黃帝的衣襟和寶劍都拽了下來,後來在喬山其冢為陵。進行祭祀。在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年)奉旨栽種柏樹1413顆記事碑。

經過歷代的傳承,每年的清明節都會有大批的人來到陝西黃陵縣進行祭拜。而在今年這一祭拜時間有點巧合,清明節趕在了農曆的三月初一。陝西省同樣進行了高規格的祭拜活動,但是兩天之後,就是新鄭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因此也引起了大家疑問,到底拜那個?

我們再說新鄭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今天上午9點45分,中央電視臺第四套CCTV4中文國際頻道開始對己亥年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進行全球直播。新鄭拜祖大典是在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日進行祭拜活動,是一場高規格的全球華人拜祖慶典。和陝西黃帝陵略有不同的是陝西黃帝陵是祭祀,是在清明進行,而新鄭是軒轅黃帝的出生地,為黃帝廟,是在每年三月三日,上巳節進行。兩個並不衝突。

並且今天在山東還有伏羲女媧祭祀大典和河南泌陽盤古拜祖大典同時進行。這都是三月三拜祖固定的時間。所以說新鄭拜祖大典和陝西祭祖並不衝突。


豫州記


不用爭論了!個人觀點,勿噴:各地拜祖,有祠堂、家廟、墳墓、睹物(使用的物件、故居等)。大家的老祖宗,想在哪拜在哪拜,有條件的三牲五禮,無條件的一杯濁酒一隻淡香。只要心理有,老祖宗也不會怪罪。。。。。

重點來了😊:新鄭故里祭拜,離省會近,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是國家政府允許的,也是鼓勵的,再說,老祖宗也不想讓子孫永遠窮吧?。。黃陵祭拜,千古傳承,但是那地方經濟及投資環境可能不是多優越,這幾年看新鄭發展快了,就有點不。。。。,新鄭呢,有錢了,就想擴大規模,所以才有相互爭論。再加上那些“地域黑”或無事生非的貨色添油加醋攪和,才引起紛爭。

其實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可以商談合作攜手團結,現在和外國的城市都能結對成為友好城市,難道一個國家的不能?

大家記住!我們都是中國人!!!


用戶542348766296


以下是若干區別:

河南新鄭黃帝故里代表的是“廟祭”(農曆每年三月初三,全球華夏子孫免費拜祖);陝西衣冠冢黃帝陵(全國五處黃帝陵之一,每年清明節祭拜,據說收費90元/人)代表的是“陵祭”。

中國文化傳統自古就拜廟不拜陵。隨著太平盛世的到來,“盛世拜祖,亂世祭陵”,遲早要回歸本位。

河南新鄭有黃帝宗廟(盛世拜祖),陝西黃帝陵是衣冠冢(並且此陝西黃陵僅係指唐代以後,歷史上陝西黃帝陵地址一變再變,此處不多說了)。

重點提醒評論區某些朋友兩點:

一、(兩地拜祭時間並不同)每年清明節不等於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新鄭黃帝故里的拜祖大典是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不是清明節!

二、注意“拜”和“祭”的區別!

我估計河南、山西、山東、安徽以及整個南方的朋友大多知道宗祠、宗廟。拜黃帝故里不是在家裡拜,而是到宗祠拜的。沒有祠堂文化的非漢族人確實很難理解。

補充一下,咱們漢人家庭(大戶人家)基本都有祠堂及輩份,都知道祠堂和宗廟的意義,我完全可以理解河南新鄭黃帝故里(宗廟)拜祖大典。同志們,我說的對嗎?


TD問道


新鄭黃帝故里與陝西延安黃陵縣的區別,一個是黃帝故里 ,另一個是黃帝五陵(河北涿鹿黃帝陵、河南靈寶鼎湖“荊山”黃帝陵、甘肅正寧黃帝陵、陝西延安黃帝陵、北京平谷黃帝陵)之一的黃帝陵 。

黃帝故里,只有一個有熊國(河南新鄭)。黃帝陵五個之多,五陵有什麼區別呢?最大的區別是漢朝之前官方祭祀黃帝陵去哪裡?漢朝之後去哪裡?根據記載,漢朝之前官方祭祀黃帝陵去河北涿鹿,自從漢朝之後官方祭祀黃帝陵去河南靈寶鼎湖“荊山”黃帝陵 。

據《史記·封禪書》[1]、《漢書·郊祀志》[2]、《水經注》等記載漢武帝曾在河南靈寶鼎湖“荊山”黃帝陵 祭祀黃帝 。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在靈寶立《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為現今國內發現的專為記述黃帝陵墓唯一的最早碑銘 。


1944年國共聯合抗日戰爭時期,延安中部縣改名黃陵縣,黃陵縣的黃帝陵有蔣介石的親筆簽名 。在民國時期,被稱謂:古墓第一號,天下第一陵 。


中國有句俗話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炎黃子孫拜祖去黃帝故里有熊國(新鄭)。若是祭祀黃帝,全國五個黃帝陵 任意選擇 。


ABC護花使者


舉行祭祀祖先的目的是慎終追遠,除舊佈新,不忘先人,繼續前進,兩地不過是一種儀式,而意義一樣。我們要把祭祀祖先,當作一種精神來繼承,繼承先人,艱苦奮鬥,不屈不撓,勇於創新,開拓前進道路的精神,而非糾結於地域之爭,利益之爭,只有用平常心看待一切,方不辜負先人的事業!

古往今來,每到歷史轉折關口,祭祀祖先才有意義。今日逢中華盛世,我們又到了一個轉折關口!是繼續前進?還是守舊閉關?顯然是前者!要前進就要放下包衭,破舊立新,團結一致向前看,而非因循守舊,爭執政統,繼承先賢品德,開拓未來!


狼煙一九三一


1937年4月5日毛主席在黃帝陵祭奠時的祭文: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祀衍綿,嶽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琉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豈其苗裔,劍屨俱奮;萬里崎嶇,為國效命。頻年苦鬥,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援。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鑑臨之,皇天后土。

黃帝誕生時距今已有五千年至八千年。哪時侯還是原始社會末期,哪時侯還沒有曆法,曆法產生於秦漢以後。古羅馬的法歷和中國的黃曆至今也就兩千多年。哪麼三月三從何而來。這不是自己騙自己嗎。騙別人可騙不過去。

清明各地都有祭奠活動。最好不要用一個現代詞語“故里”二字。以為戴上“故里”二字的有色帽子。就可以改變歷史的事實。要是能在史記、國語、資治通鑑、國語、左傳、尚書、竹書、中國通史等等史書裡找到“故里”二字”並把它們重新編改印發,並把全國的古書都收繳焚燒了,把董歷史的文化人都坑了,故里二字”就可以改變教課書了。彌天大謊就成了,以後再也沒有人知道真相了。


白石61


剛看到新鄭在隆重祭奠始祖黃帝,我覺得,中華國祭必須在陝西,因為全國人民祭祖都是去祖先故地上墳,這是長久流傳下來的古訓,這才是祭祖的最直觀的做法,我們不可能去改變這個習俗,新鄭搞這個,只能是現在的經濟利益驅使,還有那個什麼名字的專家是這場紛爭的始作俑者,那個所謂的專家必須承擔歷史責任,他搞亂了祭祖方式。


時空傳說60361239


讓我來告訴你答案!天天提問這種地域性攻擊問題的!腦子是不是都有病!並且病的不輕基本上算是沒救的人?提的問題!天天看著兩個省之間網友們對罵!你是不是很開心?你的用意是什麼?。??



獵殺人販


建議國家層面取消陝西黃帝陵祭奠活動,因為黃帝陵有五個,陝西那個只是個所謂的衣冠冢,其實四個,到底那個才是真正的黃帝陵呢,歷史上河北,河南,甘肅等都有祭奠,而且河北,河南的又都在歷史上早期就有祭奠,所以,建議取消陝西的黃帝陵祭奠活動,維護歷史的公正性,和傳統人文的嚴肅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