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為什麼要在《倚天屠龍記》中故意抹黑朱元璋?

友薇215


什麼叫做抹黑?這是小說創作的需要,如果不是朱元璋工於心計,氣走張無忌。那麼按照明教當時的地位習慣。奪取天下以後一定會遵章無忌為皇帝。那麼這樣便不符合歷史了。這樣的話小說也就寫死了。

這不能叫做抹黑,只能說金庸寫出了朱元璋的另一面,無論是出於藝術性的考慮,還是歷史上的考慮,都必須這樣寫。

正如三國演義抹黑曹操一樣,其實這也不能叫抹黑,而是寫出了曹操的另一面。

我想金庸先生並沒有現實意義上的直接的抹黑朱元璋,而是因為小說寫到那種地步,出於情節的考量和歷史真實的考慮,不得不那樣寫而已。其實朱元璋作為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真正的草根。他是值得人民尊敬的。在朱元璋的時代是貪官最少,政治最清明的時代之一。






舊事舊人歷史說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注意,金庸的著作裡面有個很奇怪的現象。

大體,金庸的小說是以漢文化捍衛者自居,比如射鵰、神鵰、倚天屠龍記等等。

奇怪的是,只要一涉及到明朝,金庸就習慣性的抹黑。

比如倚天屠龍記中,將朱元璋描繪的奸邪猥瑣。

在碧血劍中,將崇禎描繪的懦弱昏庸,明軍形同匪盜。

在鹿鼎記中,乾脆將反清復明的俠客,說成一群爾虞我詐的蠢人。還將他們的領袖陳近南,故意寫成死於自己主子 猥瑣的鄭克塽之手(陳近南其實是善終病死的)。

顯然,金庸本能的貶低明朝,讚美清朝。

為啥?

為什麼金庸稱讚之前所有漢人王朝,卻遍地明朝,推崇清朝?

很簡單,屁股決定腦袋唄。

查繼佐為金庸的先祖,這傢伙就是明史案的始作俑者,卑鄙小人。

查繼佐本來是大明的文人,還曾經在魯王麾下服役。

然而,隨著魯王垮臺,查繼佐就一心當順民,不惜代價向上爬。

當時湖州莊家出巨資,邀請江浙的十幾個文人幫助寫完明史(給予高額薪酬)。

查繼佐發現明史中,有一些違禁的語句,自己名字又列為首位,大驚失色。他唯恐殃及自己,第一個去檢舉揭發。

後歸安知縣吳之榮也發現此事,同查繼佐聯手舉報,這就是著名的明史案,也是滿清歷史上第一個文字獄。

明史案被嚴懲者有千人,被髮配到寧古塔的婦女就有數百人之多,還有十多人被凌遲處死。

明史案後,吳之榮被提拔,還得到吳家不少財富。查繼佐也得到不少吳家的財富,僅僅船隻就有十多條,一說他還從此被提升為旗人,成為滿清統治階層。

而海寧查家在清代相當厲害的,成為當地的名門大族。

這比是用自己同胞的鮮血往上爬。

按照族譜記載,金庸先生的伯太公就是這個査繼佐。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自己的先祖做了滿清異族的奴才,漢奸,不惜殘害自己同胞以換取榮華富貴,後代難道去罵自己的祖宗?

這就是金庸奇怪態度的根本原因。


薩沙


我認為也沒有抹黑,《倚天屠龍記》中的朱元璋無非就是後期與主角暗地對抗,爭權奪利,用小手段最後迫使張無忌交出大權。但是在大是大非和民族大義上並沒有出現什麼過錯,也沒有陷害過誰,使關鍵性人物受害。

難道就因為他總是要殺掉蒙古君主趙敏為難張無忌,就叫抹黑朱元璋了嗎?作為光復漢家政權的領袖,無論是否針對張無忌,在為難趙敏上看,沒有任何問題,畢竟是敵方重要人物,無論是哪個軍事首領都會這樣做吧。

在最後刷小聰明獲得的大權,這也不存在黑不黑,自古帝王權術不都是這樣,再說了,歷史中真實的朱元璋也和這類似,起義軍首領郭子興去世後,郭子興的兩個兒子掌權,結果一個戰死,一個被朱元璋處死,不也是爭取奪利的事情嗎?最後連韓林爾都莫名其妙的淹死了。明朝統一後,開國大將接二連三的死亡,感覺比倚天屠龍記裡殘酷多了。

有時候覺得只要一提到明朝,都要提心吊膽了,生怕好多明粉太玻璃心,金老爺子那麼多作品,單單對一個朱元璋黑不黑的口誅筆伐過,有人說因為金老爺子祖上是滿人,所以老爺子是滿遺,才黑朱元璋的,這純屬無腦噴,瞭解金庸作品和其人都知道,金老爺子對清並不友好,他自己早就是漢族了,金老爺子祖先在滿清文字獄被殺,整個系列作品中清朝題材作品對清朝貴族和官僚寫的都有點愚蠢。

要講黑朱元璋基本不成立,要是倚天屠龍記黑人了,那黑的只有陳友諒。。他不得哭。


曹小翔xixi


其實金庸並沒有抹黑朱元璋!歷史上的真實的朱元璋,就是心胸狹隘,自私自利,猜忌心重,好大喜功,本來就是這麼一位主。他號殺功臣,跟著他一起打天下的徐達、藍玉、李善長、常遇春……都被他屠殺殆盡!真實的歷史上!其實劉伯溫並沒有被胡惟庸毒死!而是被馬大腳皇后給救了,有一次馬秀蓮跟朱元璋吃飯,看他面露殺機,猜著可能他要殺劉伯溫,他就故意偷聽朱元璋和太監之間的傳話,這時候他看朱元璋殺心已起,怎麼勸都勸不了!就讓一位太監把之前劉伯溫送給她的一塊兒藝術品和田玉,讓太監送給了劉伯溫很快就明白的這個意思!趁著夜色朦朧,連夜脫逃了!這塊和田玉是這麼雕琢而成的,一塊蓮葉拖著桃子!像劉伯溫這麼聰明的人,一看就看明白了,知道是連夜脫逃。





經紀人週六兒


這個問題真是,怎麼說呢

自古至今,但凡成大事的人,在權利鬥爭這件事情上,都是拼命的用盡各種手段幹掉對手,那麼朱元璋也是如此!而且歷史上,小明王韓林兒的死,就是朱元璋指使的!然後就演戲啊,發喪的時候哭的像死了親爹一樣!

權利鬥爭從來都是這麼殘酷,哪裡有什麼君子小人之稱,就是成王敗寇!包括唐太宗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權利鬥爭,最後李世民幹掉了李建成,對歷史進行了一定的改寫和美化!

隋煬帝楊廣,也是如此,各種說他的兄弟楊勇的壞話,偽裝成一個孝子,非常的艱苦樸素,以及只愛他的妃子,都沒有其他的女人,等等

李世民的兒子們,爭權的鬥爭也是非常的激烈,李恪被處死,李泰被處死!李治比較懦弱,被李世民當做繼承人想著到時候可能李治能對自己的兄弟好一些,實際上呢,他的姐姐平陽公主,他的舅舅長孫無忌,不都是被他殺死的嗎?

還有趙武靈王的兒子,趙章和趙何,也是如此,最後趙何勝利了,趙章死了,趙武靈王被關在了沙丘宮,最後餓死了,把這個宮裡的鳥都抓光了,吃光了!

所以沒有什麼抹黑的說法,對於政治人物本來就是如此!


鵬程日誌


原因很簡單,金庸是個揚清抑明的人物。正因如此,他才被人罵為滿遺,包衣奴才的後代。當然這種過激的說法是有失偏頗的,可是金庸對清朝的不吝讚美和對明朝的不吝貶低也確是事實。

金庸說:“整體說來,清朝比明朝好得多。從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個君主,他們的總平均分數和明朝十六個皇帝相比,我以為在數學上簡直不能比,因為前者的是相當高的正數,後者是相當高的負數。”

金庸說,努爾哈赤為“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這個用兵如神的統帥,傳下了嚴密的軍事制度和紀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戰士,此後兩百年間在全世界所向無敵。滿洲戰士後來打敗了俄羅斯帝國的騎兵,打敗了尼泊爾的啹喀兵,打敗了蒙古兵,打敗了朝鮮兵,打敗了越南兵,間接打敗荷蘭兵(鄭成功先打敗荷蘭兵,攻佔臺灣,滿洲兵再打敗鄭成功的孫子,簡直神邏輯),在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兩百年中,無敵於天下。”

金庸說,皇太極的“智謀武略,實是中國曆代帝皇中不可多見的人物,本身的才幹見識,不在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國歷史家大概因他是滿清皇帝,由於種族偏見,向來沒有給他以應得的極高評價。其實以他的知人善任、豁達大度、高瞻遠矚、明斷果決,自唐太宗以後,中國曆朝帝皇沒有幾個能及得上”。

金庸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專制、最腐敗、統治者最殘暴的朝代”。“明朝當然應該亡,對於中國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清朝比明朝好,只不過中國人運氣好,碰到了幾個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皇帝”。

既然明朝沒一個好皇帝,當然朱元璋就不是什麼好東西了。所以金庸也不是故意要抹黑朱元璋,而是在他心裡,朱元璋的確不堪,比起皇太極差的不是一個趙匡胤。

對於金庸對明朝的貶低,當年明月是如此反駁的:我才疏學淺,不敢說通曉古今,但基本道理還是懂的,遍覽努爾哈赤的一生,我沒有看到進步、發展、只看到了搶掠、殺戮和破壞。我不清楚什麼偉大的歷史意義,我只明白,努爾哈赤的馬隊所到之處,沒有先進生產力,沒有國民生產指數,沒有經濟貿易,只有屍橫遍野、殘屋破瓦,農田變成荒地,平民成為奴隸。我不知道什麼必定取代的新興霸業,我只知道,說這種話的人,應該自己到後金軍的馬刀下面親身體驗。馬刀下的冤魂和馬鞍上的得意,沒有絲毫區別,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沒有無故剝奪的權力。


唐風宋月


沒有抹黑啊,只有像朱元璋那種人才能當的了皇帝,用一些手段就能收復人心,並且有夠心狠手辣。張無忌那種單純的傻子,善良的小孩是做不了皇帝的。


蕭慕蓮


首先,朱元璋上位當了皇帝之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大殺功臣,人物形象本就不好,其次,倚天屠龍記寫於1961年,香港沒有迴歸,是屬於英國統治,歷史背景所現,再者張無忌作為小說中的豬腳,個人淳樸善良,提現了作者本人的個人情懷。突出主角,貶低^O^


皇問鐦


也不算摸黑吧,朱元璋剛出來時候,正是那些名門正派恩將仇報時候,小張無忌救了崆峒派簡捷,華山薛公遠他們,反而要吃他和楊不悔,徐達帶來了這些人來救他們,作者形容這些人豪爽,幹大事,尤其那個醜和尚,光明磊落 希望以後還能相見。

最後如果朱元璋不逼張無忌自己下臺,難不成還真改變歷史嘛,張無忌本來就不適合當皇帝,劇情設計他不愛江山愛美人,就符合歷史了。


歌星王司徒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朱元璋是一個奸詐、工於心計的小人,只有這樣,才能襯托出張無忌的俠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