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把傘打天下,60歲的退休老人,大難不死後創20億元帝國

如果當你想買一臺電腦的時候,相信首先想到的會是聯想、戴爾、蘋果等;如果想要換一部手機,可能會想到華為、蘋果、小米等品牌;當你想吃快餐時,有麥當勞和肯德基;就算是買瓶水,都能在娃哈哈、農夫山泉或者怡寶之間挑選。但是如果你想要買一把傘的時候,除了天堂傘之外,恐怕很難能想到其他選擇了吧。

靠一把傘打天下,60歲的退休老人,大難不死後創20億元帝國

長久以來,制傘業一直都被認為是夕陽產業,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我們最常見的天堂傘,佔據著全中國雨傘行業80%的市場份額。但是大家更不可能想到的是,這個穩坐中國製傘業頭把交椅的企業,其創始人竟是一位退休老人。在他60歲退休之後,拿著僅有的2000塊錢,把一個小作坊,一步一步變成了現在的中國傘業龍頭——天堂傘。他的傳奇故事就好比74歲出獄之後開始創業的褚時健,他就是王斌章。

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有很多創業的機會,只要是能生產出來的東西,都可以賣到錢。王斌章正是在這個時候從五聯農機廠退休下來的,沒有退休之前,王斌章是一名制傘設備設計師,在當時,他設計生產的制傘設備,已經得到了很多技師們的稱讚和仰望。在他之前的幾十年時間裡,他一直和制傘打交道,所以在退休之後,他仍然想要把傘做到最好。

靠一把傘打天下,60歲的退休老人,大難不死後創20億元帝國

1985年,王斌章拿著2000元現金,辦起了雨傘廠,也就是現在天堂傘業集團的前身。名義上是一個雨傘廠,但實際上,就只是一個小小的制傘作坊。但就是這麼一個小作坊,在幾年的時間內成為了國內製傘業的龍頭企業。

在王斌章創業初期,當時在市場上,一把傘賣不到兩塊錢,而且競爭比較激烈,所以大家都在打價格戰,這就導致很多雨傘的質量都很差。這個時候,要想靠產量取勝就幾乎不可能,所以只能把質量做到最好。於是,王斌章就想,既然做就要做最好的,於是他把眼光放在了中高端市場,在普遍一兩塊錢的雨傘中,他一把傘賣到了7塊錢。

靠一把傘打天下,60歲的退休老人,大難不死後創20億元帝國

即使這樣,王斌章的傘憑藉著自身的質量優勢,成功在市場上佔據一定的份額,而天堂傘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家走中高端價位路線的雨傘品牌。一把普通的雨傘,他的零件就有上百個,而且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而這對於王斌章來說,對於製作一把雨傘充滿了熱情。他也一直致力於研發新設備,這麼多年來,王斌章已經獲得了80多項雨傘的專利。

隨著天堂傘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山寨雨傘。1996年,天堂傘的山寨製品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王斌章決定要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對制傘設備進行一系列的改進。之後,王斌章研發出了電腦自控尼龍開幅機等性能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設備。也正是因為這樣,假冒者根本來不及更換新設備。

靠一把傘打天下,60歲的退休老人,大難不死後創20億元帝國

不僅如此,王斌章認為產品的創新也很重要。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很久之前大家用的傘都還是那種長傘柄、固定傘骨的紙傘或者油布傘,不知道何時起,市場上出現了三折傘。而王斌章正是國內三折傘自主研發第一人,也正是三折傘的面世,讓以往的傳統長傘柄被替代。

除此之外,1996年國內第一次出現的太陽傘,就是由天堂傘生產的。紫外線對人體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天堂傘經過反覆試驗之後,終於在1996年生產出第一把防紫外線傘,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太陽傘。太陽傘一經問世。就迅速佔領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這項技術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出名”之後的天堂傘,出現了更多的山寨產品。這讓王斌章發了愁,再這樣下去,真的會毀了他辛辛苦苦創辦的天堂傘。於是王斌章想到一個辦法,他在全國160多個專業市場挑選營業額較大、相對可靠的經營戶,讓他們作為當地天堂傘的總經銷商,再讓其他賣假貨的小經營戶成為二級、三級天堂傘的經銷商。這樣一來,這些經銷商賺的錢就會比之前賺得多,很快,假冒的天堂傘就慢慢消失了。

靠一把傘打天下,60歲的退休老人,大難不死後創20億元帝國

在王斌章的帶領下,天堂傘一直保持制傘業龍頭的位置,直到2015年,天堂傘的銷售額就達到了20億元,當時和傘業排名第二的差距不是一兩億元的差距,而是16億元的差距。由此可見,天堂傘的市場份額有多大。而王斌章也因此身價大漲,能有現在成績,也算得上是大器晚成。人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王斌章曾在1980年,在杭州動力機場的轉輪上被60度拋出,昏迷了7天7夜。

僅靠著一把小小的雨傘,創造出了不小的利潤,王斌章的成功也告訴我們,不管是什麼時候想創業,都不會太遲,只要你有創業的決心,就成功了一大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