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人人唾棄的他,其實才是真正的可憐之人

《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是個罪不可赦、劣跡斑斑的男人。他賣國求榮、認賊作父,他搬弄是非,傷天害理。但大家都忽略了,他其實是此劇最可憐的男人。

楊康被指責賣國求榮認賊作父,但是這真的能怪他嗎?楊康自出生就一直待在金國,對母國宋朝幾乎沒有概念,也無從談起愛國。楊康不知自己的真實身世,所以將完顏洪烈當作生父是合情合理的。再者,完顏洪烈給予了楊康真正的愛,讓楊康感受到父慈和溫暖。楊康投桃報李,是理所應當的。

射鵰英雄傳:人人唾棄的他,其實才是真正的可憐之人

長大後了的楊康在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了真實身世。知道真相的他,眼淚掉下來。楊康痛苦不堪,內心矛盾重重。在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楊康回到了出生地牛家村,此行顛覆了楊康對世界的理解。牛家村貧窮荒涼,楊康失去了金國王爺的身份,變成了庶民,人人可欺辱。在牛家村受盡了世間疾苦的楊康,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生活。楊康無奈下,選擇重新迴歸金國,迴歸完顏洪烈的懷抱,做回了高高在上的王爺。

射鵰英雄傳:人人唾棄的他,其實才是真正的可憐之人

恢復王爺身份的楊康,後來親眼看到親生父母死在自己面前,心靈一下子受到了巨大沖擊。楊康百感交集,陷入了道德和仁義的掙扎。當師傅丘處機、郭靖、穆念慈等人紛紛要求楊康了結完顏洪烈的生命時,楊康退縮了,楊康猶豫了,楊康不忍了。所有人都覺得楊康應該殺掉完顏洪烈,所有人都覺得楊康是個不孝之子,所有人都覺得楊康是個認賊作父的叛徒,所有人都覺得楊康是個貪戀榮華不顧親情的男人。

射鵰英雄傳:人人唾棄的他,其實才是真正的可憐之人

大家都可以踐踏楊康的尊嚴,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楊康,審判楊康。但是沒有人真正從楊康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沒有人真正考慮楊康的感受和處境。

失去了親生父母的楊康,活在了矛盾和痛苦中,活在了仁義和親情中,活在了正義和養育之恩中間,痛苦、壓抑、掙扎,始終伴隨著楊康。楊康從未對外吐露心聲,說出心中的苦痛。直到楊康彌留之際,他的痛苦壓抑之情才被世人窺伺。

射鵰英雄傳:人人唾棄的他,其實才是真正的可憐之人

楊康承受的痛苦,楊康承受的煎熬,遠非一般人可以想象。

楊康的痛,從來不為人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