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每周五嘉年华放送时间!

自然观察只是观察动植物么?不,它还可以帮助拯救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菜市场的网红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博士顾有容老师

文字出自2018年劲草生物多样性嘉年华北京站讲座,有删节

未标注图片均来自顾有容

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身边最常见的一草一木开始做自然观察,实际上这种行为就是回归了自然观察的本意。

大家好,我是顾有容。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每天都可以是自然观察节”。自然观察节是山水主办的、组织公众到野外进行快速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活动。

自我介绍一下。我既是人民教师,又是一条科研狗,同时还是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顾问,负责领导自然观察团队。

团队目前主要的工作是,从民间视角,了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状况。这个项目从2014年就开始了,每两年发布一期报告,去年发布了《中国自然观察2016》。

在这份报告里,我们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中国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变好。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我们的濒危物种现在都怎么样了?

这个报告除了山水之外还有好几家伙伴机构参与其中,包括猫盟、朱雀会、荒野新疆、北大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等。我们总共评估了1085个物种的生存状态,其中变好的只有102个,变差的有738个,也就是说大概四分之三的物种的生存状态都变差了。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对比

我们也分析了保护状态变差的原因。在下面我把评分最低的物种都列了出来。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这里面有一些名字我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比如说野马、白鳍豚、白鲟。这些都是灭绝或者濒临灭绝的明星物种。其中也包括大家可能没怎么听过的,比如灰腹角雉和巧家五针松。它们长什么样?都在中国哪个省份?很多人都不知道巧家五针松到底长在哪儿,它其实生长在中国的云南省。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灰腹角雉 图片来源见水印

更多戳灰腹角雉,一只传说中的大野鸡

我觉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就是我们缺乏基础的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在我们的报告中,其中一个对物种濒危程度的评估标准就是其信息的完善程度。

信息相对比较完善,知道种群的状况和濒危的原因,并且能够依据这个来做出保护的策略的物种只占到五分之一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更夸张的是我们通过整理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竟发现这1085个物种里面有一半没有被任何人研究过。零文献,零科研论文,就连科学家也不知道这些物种的状况是怎样的,更不要说制定保护策略了。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从这个报告里面我们也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想法,我们发现从民间搜集的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有时候可能会比科研渠道或者官方得到的信息质量更高一些。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我们分析的13000份鸟类数据中,仅有300个来自科研文献,剩下的12700份都来自全中国观鸟爱好者在观鸟信息平台上提交的信息。

这个数字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我们认为不仅是鸟类,在其它的类群,比如说哺乳动物、两栖爬行动物,都可以来激发公众的力量,让大家来参与自然观察,并且搜集生物多样性的信息,让公众力量加入到保护物种的行动里去。

每一天都可以是自然观察节

所以山水做了一些落地活动的尝试,就比如今天提到的”自然观察节“。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自然观察节是山水和青海省地方政府的合作项目,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由民间力量参与的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活动。在2012年之前,山水和北大曾经多次发起针对某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活动,通常仅由科学家直接参与。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科学家长年做某一个类群的研究,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在野外没有那么多激情,做事情的效率不见得很高。

但是爱好者不一样,有机会去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面做调查的爱好者数量是非常少的。所以每一次自然观察节举办的时候,报名参加的队伍都非常多,很踊跃,我们筛选起来很费劲,最后能够参加进活动的人也都非常有激情。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另一方面我觉得,资深的自然爱好者辨别物种的能力比大多数科班出身的人还要强。

到2018年为止,在三江源已经举办了三届自然观察节,每次时间大概是4-5天。大家在3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活动,每次参加的队伍有十几个队伍,每支队伍可能三个人,分别是各个领域的自然爱好者。综合上面说的两方面因素,调查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江源是一个离我们有点远的地方,是中国最大的面积自然保护区之一。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东西?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自然观察节中拍到的雪豹

雪豹是三江源的明星物种,并不是每一支队伍都能有幸亲眼看到并且把它拍下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观察者寻找雪豹和雪豹踪迹的热情。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自然观察节中拍到的司氏高山䶄

司氏高山䶄(píng)是一种身体很小,但是也很萌的仓鼠科的小动物,也是一个非常难看见的濒危动物。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自然观察节中拍到的灰头绿啄木鸟

还有观鸟的爱好者能在这个区域能看到很多特有的鸟,比如说有藏鹀等等。上面的灰头绿啄木鸟也是今年拍到的一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植物,大家知道高原上的植物和我们平常见到的差别很大,而且这些地方植物种类很丰富。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自然观察节中拍到的全叶马先蒿

这样的花你们没有见到过?这是在青藏高原才能看到的一种马先蒿——全叶马先蒿,马先蒿属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植物类群。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自然观察节中拍到的杂多紫堇

在昂赛乡这个区域,我们最高可以上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流石滩上,在这里可以看到杂多紫堇,颜色艳丽,是当地的特有种,名字就来源于杂多县。这个物种在自然观察节评分体系里面被给予了很高的分数。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就在短短四五天的行程中,2018年的观察队伍共观察到13种兽类,73种鸟类,310种植物,还有4种两栖爬行动物。

因为我是去做植物评委的,这300多种植物,每天晚上我都盯着屏幕一个一个地看,确认参赛队员交上来的植物照片是否与物种名字相对应,眼睛都要看瞎了。

我也非常希望植物学的同行来参加自然观察节的活动,帮我分担一点这方面的任务,实在太累了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三江源的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特别丰富,虽然这个区域有大量的大型食肉动物分布,但是其它的物种数量并不是很多。这个调查结果其实已经能够覆盖到当地物种数的80%以上。

让更多的人走进大自然

但是我想说的是就靠这样的调查活动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

因为这只是在一个点上的活动,只涉及两百到三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但是中国的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还有非常多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需要调查,而且真正濒危物种,也大多生存在那里。所以还需要有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形式更加多样化的调查中来。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2018年,我们发起了自然观察联合行动平台。最开始加入的是一起制作《中国自然观察报告》的合作机构,当然我们现在吸收了一些新力量。我们希望全国做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的民间机构,不论是NGO、商业机构、科研机构和基金会都可以参与进来,可以在自己日常的活动中间加入搜集生物多样性基础信息的公众科学行动。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通过行动平台发起活动,可以把数据汇集起来,最终达到填补我们生物多样性基础信息的空白的目的。

在过程中间,我们还可以把需要解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问题,分拆成能够让公众执行的小项目,把每个人的力量集中起来汇聚成生物多样性的大数据,最终为保护提供依据。

做完两期自然观察报告之后,我们已经向全国政协提交了提案,呼吁尽快地更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并且提交报告作为新名录的参考。

我们的提案得到了国家林草局的复文:会在近两年更新植物名录更新。这个过程很缓慢,需要我们在民间推动保护法律和让政策落地,执行靠谱的保护策略。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在自然观察联合行动平台中,会为各机构量身打造公众科学项目。因为不同的机构所处的地域不同,他们在当地都有熟悉的本地动植物,使活动的开展具有很高的便利性。

公众科学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群众不必去三江源或者可可西里这样高大上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身边最常见的一草一木开始做自然观察,实际上这种行为就是回归了自然观察的本意。

我们可以在自家门口做自然观察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这是鸢尾,小朋友都认识。我们知道鸢尾有非常深的斑点和条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鸢尾这是在告诉那些访问它的授粉者,只要顺着条带的方向走就可以找到花蜜。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那花蜜藏在哪里?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观察鸢尾,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鸢尾雌蕊的花柱裂成三个非常大的裂片,这个也是鸢尾属的一个重要的识别特征。它的花柱长这么大有什么用?

我们从花瓣开始看,一只蜂顺着鸢尾内纹花纹片上面的条带往里面爬,它吸蜜的时候会正好爬到这个柱头的下面;它的背会蹭到雄蕊上的花粉,也可以把它身上的花粉授到另外一朵花的雌蕊上去;同时这个柱头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以给来访的昆虫提供庇护的作用,昆虫可以在下面躲雨,甚至可以在里面过夜。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有一些蜘蛛也会利用鸢尾偷袭来拜访花朵的蜜蜂和其他昆虫。

很多鸢尾属的植物就是通过提供额外的庇护所的方式来吸引昆虫来给它完成传粉。

北京市能够见到的鸢尾有好几种,有花特别大特别壮丽的德国鸢尾,还有花特别小开的很窄的马蔺 [lìn],在街边的花坛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这几个种。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如果我们把刚才观察鸢尾的事情稍微地扩展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来访问不同种类的鸢尾的蜂的种类也是不一样的。体型比较大的熊蜂它可能倾向于去访问鸢尾粉种这样的花,像马蔺那种花很小、花瓣窄的可能就会吸引长角蜂这样体型比较细的蜂去访问。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熊蜂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长角蜜蜂 图片来自BWARS

把这种观察的方法和它最终得到的数据汇总起来能产生很大的价值。每一种植物开花的时候,你都可以去看看给它传粉的昆虫是什么;收集了一年这样的数据之后,自己可以做一个连连看——你观察到了哪些昆虫,有哪些植物是被这些昆虫传粉的。这些物种之间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就是所谓的传粉系统网络,它是用来解释生态系统功能的非常重要的数据。

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北京市有一千人在一年中间做了这样的工作,最终我们会得到关于北京市传粉系统网络的一个非常完整的图景,这是对于生态学和自然保护都非常有价值、有用的数据,它是可以完全由公民的力量搜集起来的。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另外我们关注一个议题——野生动植物贸易。在菜市场和花鸟市场中,有很多受威胁或者不受威胁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在出售。我们也希望借助公众的力量在调查这类市场,了解一下野生动植物贸易整体的状况。所以我们做了这样的尝试。

现在山水微信公众号有一个功能,我们把某一个俗名或者学名输进去之后,会用关键词触发的形式回复一段信息,这里面包括物种学名是什么,保护等级是什么,如果你要买是否违法。我们给这个功能起了一个名字叫“我可以养它吗?

”。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使用示意图

未来我们会把这个功能做成微信小程序或者APP。除了速查之外,查完了之后如果物种涉保,可以一键提交当前的位点,后台数据库就会记录某一个时间和地点,有受威胁的野生动植物正在被交易。

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够加入到这个活动里面来,我们一块儿去寻找和记录各种各样的物种。通过大家一起玩的方式来促进中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欢迎支持和加入自然观察联合行动平台!谢谢大家!

- END -

.........更多关于自然观察,你还可以读.........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登上平台 一起来做城市中的自然导航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生物多样性日 | 我们的自然到底保护得怎样

更多:

金猫| 云豹 | 老虎 | 豹猫 | 宠物豹猫 |黄喉貂|香鼬|猛禽|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新龙| 猫盟 | 长耳鸮 | 刺猬 | 长耳鸮 | 狍子 | 鬣羚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猫盟周边 |

怎么用双眼保护濒危动物?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星哦

每一天都可以是自然观察节

今天你过节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