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不是铁板一块?英西300年的恩怨终于爆发,直接用军舰开撕

近期世界上不太平,在东边,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天上开斗气机,叮叮当当好一顿折腾,这两位是老仇人了,打架也算正常。而在西边的欧洲,英国和西班牙突然开起了斗气船,这是怎么回事呐?

今年2月底,西班牙护卫舰克里斯蒂娜公主号进入了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英国海域,并要求停泊在那里的商船离开,英国皇家海军随后派出了快艇驱离了西班牙军舰。然后两国就此事开始了撕X,西班牙谴责英国商船跑到了西班牙海域里,英国则回击称“直布罗陀是我们的地盘,西班牙你判断出了偏差,出事你是要负责的!”双方各执一词,嘴炮不断。天道好轮回,当自己碰到领海问题时,西方“绅士”们就撕掉了“高尚”的面纱,露出了本来面目。小兵兵对事态发展保持严重关切(吃瓜看戏),并强烈谴责英国和西班牙破坏国际海域航行自由的行为!

北约不是铁板一块?英西300年的恩怨终于爆发,直接用军舰开撕

说到英西关系,直布罗陀问题不能不提。直布罗陀位于地中海西部,西班牙南部,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咽喉,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而为了这么个巴掌大小的地界,英西两国却已经争论了300年。

那么一座西班牙南边的城市,为啥大嘤却一直惦记着呢?从历史上讲,直布罗陀在1501年就并入了西班牙版图,但1713年,在法国、奥地利、英国、荷兰为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战争结束后,西班牙与英国了签订《乌得勒支条约》,把直布罗陀割让给英国。

时过境迁,到了现代,曾经在欧洲打成一锅粥的各国都成了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尽管西班牙和英国依然在为直布罗陀撕X,但同在欧盟屋檐下,直接动手也不好,因此20世纪的几次斗争都是文斗,无非就是进行了友好诚挚(歇斯底里)的协商。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英国再次体现出了自己搅屎棍的特性,以前大家好歹都是欧盟成员,在江湖混总得要点面子,现在英国要从欧盟跑路,欧盟就闷声和西班牙穿了一条裤子,又和英国撕了起来。

只是这一次斗气的方式实在是小家子气,提到英国和西班牙的海军,大家会想到大航海时代,想到无敌舰队,想到皇家海军,何等的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结果,这才几百年。两大海军强国的对抗方式从大舰巨炮对射变成了快艇撵护卫舰,着实体现了什么叫做恐龙变壁虎——越活越抽抽。但人家英国外交部表示:“和每次西班牙入侵领海的情况一样,我们的皇家海军向其发起挑战,之后西班牙军舰离开了英国领海。”emmmmm,发言人真是个人才,说话又好听,完全看不出皇家海军6艘“顶个球级”驱逐舰就算“倾巢而出”的尴尬呢。

北约不是铁板一块?英西300年的恩怨终于爆发,直接用军舰开撕

奇怪的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北约却一直保持沉默,北约老大美国也什么话都没说。英国是美国的铁杆盟友,而西班牙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其境内的罗塔海军基地又是美军在西欧的重要中转站之一。手底下两个小弟打架,大佬拉偏架是万万不行的,要么各打五十大板,要么装没看见,很明显,美国也懒得管这破事。

虽然说北约里的两个老哥吵得唾沫横飞,但是目前好歹还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也没有导致伤亡事故。但是历史上,确实有人稀了糊涂地打了自己的盟友,这位老仙就是前面新闻的主角之一:英国。

二战后英国元气大伤,国库亏空,急需出口换汇。英国在二战中发展了较为成熟的喷气发动机技术,因此罗尔斯罗伊斯RB.41“尼恩”喷气发动机作为高附加值产品,立刻就被放到了英国的货架上。与此同时,苏联有了造新款喷气战斗机的想法,但苏联人从元首家抢来的发动机不够给力,所以苏联人想买一批尼恩装到新飞机上。英国国内意见很大,大家反对将先进发动机卖给自己的潜在敌人,但英国出于改善和苏联的外交关系的考虑,最终还是卖给苏联几十台尼恩。

对于整个西方来说,这是一步臭棋。没过多长时间,苏联就根据尼恩仿制出了RD54,装备了英国屁股的米格-15战斗机也横空出世。在朝鲜战争中,米格-15大放异彩,成为战争中的明星,抵挡住了联合国军的空中攻势,并建立了著名的米格走廊。英国这次是实打实地把自己的队友都给坑了,冤有头债有主,英国客观上促进了米格-15的诞生,虽说它不是故意的,但无意中坑队友也是坑队友,洗不清,来来来,约翰牛,你看这锅大不?黑不?

给敌人卖装备导致自己人挨打,这事情挺丢人的,按说大家都应该长记性。但是有一个国家不仅不听劝,反而还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就是法兰西斯……啊不是,是法国!

2013年曾有一条新闻:“俄罗斯将与法国联合生产军事装备。”哎?等等,这画风是不是不对,世界线变了?俄罗斯怎么和法国泡到一起了?荣军院里拿皇的棺材板又动了,快来人压上!

北约不是铁板一块?英西300年的恩怨终于爆发,直接用军舰开撕

然而这并不是法国第一次和毛熊搞交易。早在戴高乐时期,法国就不想被美国当枪使,怒退北约好友群,暗地里还和苏联缓和关系,眉来眼去。早期法苏以经济交流为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火越来越靠吃老本,法国就趁机将军火生意就偷偷蹭进了俄罗斯市场。

买法国装备,俄罗斯也有难言之隐。受到电子技术的限制,俄国装备上的一些电子设备往往会让客户怒伸中指,就比如T72坦克上的坑爹微光瞄准仪,在海湾战争中,伊军T72在沙漠中被M1摩擦,除了猴版装备害死人之外,那性能感人的观测设备也是难辞其咎。因此后来,俄罗斯为避免砸招牌,便和法国闷声搞了个交易,由法国向俄罗斯提供微光\热成像设备及其他电子元件,以提升俄国装备的整体“逼格”。比如,如今大卖的T-90S坦克就安装有法国的“凯瑟琳”热成像仪。不过“凯瑟琳”在印度32度的气温下罢工这事,似乎还是得赖法国人。

而在法俄联姻这件事上,其实最大的“媒人”应该是印度。根据印度空军的要求,俄罗斯出口到印度的苏30MKI战斗机上安装了来自法国的航电,包括平显、显示器和导航系统等。吸收东西精华,集双方之大成,先进气动搭配先进航电,岂不美哉?可是如此内外兼修的战斗机到了三哥手里却总是让人不放心,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光买法国电子仪器还是不过瘾,俄罗斯还看上了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俄海军急需型成两栖作战能力,自己造小平顶来不及,技术也不够,找人买,美国不卖,英国不造,中国是新手,只有傲娇的法国人能卖。可是时运不济,2014年俄罗斯刚要收货,乌克兰危机就爆发了,法国迫于压力不得不取消交易,把军舰卖给了埃及。

如果小兵兵是一个刚来地球的外星人,一定会以为法国和俄罗斯是一伙的。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大家可能会以为北约是一个整体,是铁板一块,但现在看来,尽管挂着盟友的名号,窝里斗依然会出现,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依然是利益。小兵兵呼吁大家从实际出发,在热点问题爆发时,不要被情感冲昏头脑,要理性看待世界。左右逢源,闷声发大财,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随机应变,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式,无论是军事还是生活,都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