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綺的前半生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訂閱 宋雯婷

张雨绮的前半生

張雨綺的前半生

vol.070

昨天晚上,張雨綺被爆出疑似與自己的第二任丈夫袁巴元大打出手,對方報案,並稱張雨綺持水果刀將其背部劃傷,產生了兩處約1cm的切割傷痕。

张雨绮的前半生

劃重點:

1、張雨綺本人否認持刀行為;

2、警察在現場查看,未發現袁巴元所述刀具。

也就是說,袁巴元說張雨綺持刀行兇,根本沒有證據,並且從傷口來看,也不太符合持水果刀故意傷人的可能性,為什麼呢?

因為1cm也就約等於普通女孩指甲蓋的長度,無論是在極其激烈的打鬥下故意持刀,傷痕很難控制在1cm這麼狹窄的範圍之內。日常生活中,即使是無意間劃傷,往往傷痕也會比較細長,遠不止1cm。

就在這種警察沒有蓋棺定論、案情通過偷拍的word文檔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情況下,張雨綺昨晚與袁巴元的矛盾就被廣泛報道為“砍人”、“家暴”了。

张雨绮的前半生

估計張雨綺心裡也是呵呵噠。

张雨绮的前半生

娛樂圈本來就是個聽風就是雨的地方,一般的女明星都很害怕是非,總在竭盡全力維護自己的完美形象,生怕粉絲不開心。

她們就像毛毛細雨,謹小慎微地處理著與自己有關的一切負面新聞,別說不敢公佈戀情,曾經有一個大牌女星因為說自己愛吃紅燒肉,經紀人覺得這不符合其文藝女神的氣質,讓她改說愛吃蔬菜了。

但張雨綺會是毛毛細雨麼?她是狂風驟雨還差不多。

昨晚袁巴元報警,今天她們就已經協議離婚了。

一點都看不出猶豫。

张雨绮的前半生

這樣一個曾經傳聞與前男友汪小菲在機場互扇耳光、開著路虎逼停前夫王全安的車子並下車踹門、如今與丈夫大打出手閃婚閃離的山東女孩,被許多人笑著稱之為“恃靚行兇”。

有些人的笑,是崇拜的,羨慕的;

有些人的笑,是鄙夷的,不屑的。

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張雨綺脾氣暴躁、多次動手(我一直認為更精確的描述是“還手”)這樣雷厲風行的左派,不僅並不掉粉,還叫好無數。

张雨绮的前半生

追溯其內在原因,我想民眾對於張雨綺的這種突如其來的認同與讚歎背後——

是對我們整個民族這幾千年來鼓吹忍耐退讓

服從寬容的一種下意識反抗。

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有意識到過一件事,那就是我們的社會,從來沒有實現過所謂的“男女平等”。

所謂的“男女平等”的前提,就是“男女獨立”,這獨立既包含經濟獨立也包含人格獨立。但是實際上,我們這個社會中的男性,是不太鼓勵女性經濟獨立的,我們更希望女孩小鳥依人——

這種充分妥協的小鳥依人發展到後來,就變成了男性“財大所以氣粗”的依據,平等徹底淪為笑話。

张雨绮的前半生

張雨綺作為一名富有閱歷的女性,她深知這一點,所以她從不放棄工作。

但是人是有情感需要的,所以張雨綺也一次又一次地跳進火坑,書寫著自己剛硬而深幽的人生故事。

张雨绮的前半生

與此同時,觀眾將女明星風風火火的人生作為茶餘飯後得意的談資時,根本無法照見自身。

我們全都在幸災樂禍、看熱鬧不嫌事大地以為,張雨綺的故事,只不過是別人的故事。

张雨绮的前半生

來,我們從那個弱小的張雨綺聊起。

知人論世。

我們聊人,最重要的是聊人的成長,聊人性的複雜多義,聊人生的旋轉變化。

否則這一切就跟嚼舌根無異。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張雨綺是在一個單親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女孩。

小時候她的父母離異前後,家裡發生過很多的矛盾、糾葛,家裡的經濟條件一度十分拮据。

张雨绮的前半生

這種“充滿矛盾與糾紛”的成長環境,後來顯然影響了張雨綺自己的做事風格,甚至它潛意識裡給張雨綺鋪埋下了一個關於爭吵的思路,那就是——

吵架不可怕,吵輸了才可怕。

因為有些問題,不吵也是存在的,吵架雖然不解決問題,但是是不可以允許對方欺負自己的。

這就像小時候她看到爸爸與媽媽吵架裡心裡想的那樣,男人不可以欺負女人——

男人就該對女人好。

张雨绮的前半生

否則,那這個男人就是跟“爸爸”一樣的男人,就不值得對他好回去。

這就是張雨綺在男女關係中的信念來源。

你要相信,人們做事的信條,一定是明確與自己的歷史結盟或者作對的。

父母的離異,給張雨綺實際上帶來了自卑和怯懦,因為她們家曾經一度因為經濟的拮据,連學費都交不上。

學校催得緊,媽媽又實在拿不出錢,最後就把自己的嫁妝拿到當鋪裡去賣,戀戀不捨,但是毅然決然。

张雨绮的前半生

說完這話,張雨綺抿了抿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所以,後來張雨綺不論是私自接拍《白鹿原》、解約星輝公司、與富二代汪小菲戀愛、嫁給大導演王全安秀鑽戒,或者是與商人袁巴元相識十天相戀、七十天後結婚等等這些行為, 其實本質上都反應了一個事實,那就是——

不管她自己是不是已經非常有錢了,但是她還是非常需要經濟上的安全感。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明白這個關係。就是說,在她這裡,感情的問題並不是錢的問題,但是有錢,的確能解決她的一部分安全感。

张雨绮的前半生

左:張雨綺第二丈夫袁巴元;右:張雨綺

而張雨綺的另一部分安全感,是對一個完整的家庭的需要。

她很有意思,早兩年她作為女神參加《奇葩說》的時候,

馬東問她:“如果前任來找你你怎麼辦。”

張雨綺問:“他找我幹嘛?”

馬東說:“找你… 重新追求你啊。”

張雨綺迅速反應、非常果斷地抗拒道說:“追求沒有時間,沒有時間,就很忙,full of schedual(檔期滿了),ok?”

张雨绮的前半生

這個回答馬東並不意外,他慣性地確認了一下說,“所以就是不行對吧。”

誰知道,張雨綺聽完這話,態度卻迅速發生了變化,接著馬東的話說道,“要是結婚的話,可以考慮

张雨绮的前半生

所有人都很奇怪很震驚,為什麼追求不行,結婚就可以了呢?

很簡單,因為從根本上來說,大美女張雨綺並不太需要你儂我儂的花前月下,該玩的她早就玩過了。

現在她所需要的,是一個充分可信、充分穩定、充分依賴的家庭關係。

這個關係說白了,對她來說,是一種對於家庭不完整、父親角色缺失心靈上的自我修復

一如曾經經濟拮据的她,等到了充分財務自由之後,在小紅書上分享日常會說:

“我從來不會購買一克拉以下的鑽石,為什麼呢?因為一克拉以下的鑽石統稱為碎鑽,那麼碎鑽在鑽石裡面是… 不值錢的。”

张雨绮的前半生

也如同她推薦的愛用小物不同於其他整天推薦平價護膚品的你女明星一樣,她推薦的包包全是愛馬仕、LV一樣,動輒數萬。

张雨绮的前半生

我相信這就是她日常的生活,我相信她絕不是在炫耀——

她只是需要一種滿足。

一種在財務和審美上獲得雙重自由的滿足,一種對抗弱小與無能的滿足。

這滿足,不斷地稀釋著她的不安。曾經是財富上的,現在是精神上的、情感關係上的,所以當她感受到了親密關係中來自對方的侵犯,她就會立刻豎起汗毛來捍衛自己的“安全”。

也許是戲言,也許是因為太瞭解張雨綺,她的前經紀人沈暢在《吐槽大會》上曾經直言:

“你要是結婚,一定不會告訴我,(因為)我一定不會讓你結婚,這樣,你可以少走彎路。”

张雨绮的前半生

張雨綺在一旁聽得聚精會神,一臉既充分認可又絕不悔改的表情。

张雨绮的前半生

她是個聰明人。

也許沒人比她更清楚,飛蛾撲火的根源就是心中對火焰的無盡渴望。

就算婚姻是火坑,為了自己心中的滿足與需要,即使知道可能前面就是彎路,她唯一的選擇也就是迎難而上。

张雨绮的前半生

也許沒有人比她自己更清楚她需要什麼,也沒有人比她更清楚自己輸得起什麼,所以她果斷地為自己做出一切決定、承擔一切後果。

她圈粉,原因其實是非常單純的——

那就當是這個女人雖然看上去眼光不好脾氣不好,但是她偏偏出奇地內外一致,她始終服從自己,去他*的教條或者權力。

的確,她曾經是個弱小的張雨綺,但是她從不是個懦弱的張雨綺。

喜歡就爭取,不喜歡就拜拜。高興會哈哈大笑,不爽也不會藏著掖著。

张雨绮的前半生

眾所周知,她與汪小菲曾有一段過去。兩個人也是愛得很高調,後來分手,

汪小菲大S閃婚,記者問她,會不會去參加大S的婚禮,她瞥過頭完全不想回答。

後來記者還是拼命追著問,她假裝聽不到,然後乾脆直接說:“不知道,謝謝,結束了。”

直接走人。

张雨绮的前半生

很多人後來就這樣的事情說張雨綺情商低,拜託了,記者盯著別人的隱私問個不停,情商就高了嗎?

人家表現出不想回答的態度還不罷休,就尊重被問問題的這一方了嗎?

张雨绮的前半生

正如我在文章開頭所說,我們中國人對於圓融的人際關係有一種過於慣性的順從。

我們不喜歡過於銳利的人格。

我們不喜歡讚美不完美的存在。

我們甚至不喜歡承擔責任、不喜歡錶達真誠。

我們看到張雨綺瘋狂地追求一種家庭關係和父親式的安全感而絆倒時,表現出各異的姿態。就好像看熱鬧一樣。

张雨绮的前半生

而實際上,眾人可能從沒意識到的是,我們這整個民族都是極度缺乏這種父親式極具庇佑意味的安全感的。

因為,我們這些人,是整日生活在看不見的高壓之下的,我們就有安全感了嗎?

小時候,這種高壓是父母老師;長大了,這種高壓是領導家人。你始終看不見這高壓,但你又很害怕它,所以順從集體,成為一種最保險的選擇。

突然你看到,張雨綺居然不這樣。

她高調張揚,不把外界的眼光也不把男人的面子放在眼裡。

张雨绮的前半生

她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但是卻沒有成為一個失敗的人。

因為悄無聲息之間,那個曾經在同學面前會感到窘迫,在生活面前會感到壓力的張雨綺,已經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強者——

有為自己人生的選擇“買單”的勇氣和實力。

她的前半生,只是做自己,一個還不太完美的自己,卻讓人羨慕,原因恰是當這面“讚美”的鏡子反過來照到你我身上時,我們看到的竟是“套子中的人”。

躲是沒有地方可以躲的,退也是沒有路可以退的。面對這荒唐諷刺的人生,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作為一個抖M而存在,但是既然你已經知道了——

人生而自由,卻而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那就還不如掉過頭來跟“你生活裡的袁巴元”打一架呢,打不打得贏對方二說,先別輸給軟弱的自己更要緊。

・後臺已推出目錄功能,可分類閱讀歷史推送

往期精選

如果您想第一時間閱讀我的推送,還請將公眾號

・置頂・

张雨绮的前半生张雨绮的前半生
张雨绮的前半生张雨绮的前半生
张雨绮的前半生

… Everyone is hurting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