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之测量技术

施工测量的内容与方法

一、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

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施工测量现场主要工作有,对 已知长度的测设、已知角度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及倾斜线的测设等。

一般建筑工程,通常先布设施工控制网,再以施工控制网为基础,开展建筑物轴线测量和细部放样等施工测量工作。

二、施工控制网测量

(一)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之测量技术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一般布设成十字轴线 或矩形控制网,也可根据建筑红线定位。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测量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随着全站仪的普及,一般采用极坐标法建立平面控制网。下面介绍极坐标法的原理与方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如图2A312012-1所示,A、B 两点是现场已有的测量控制点,其坐标为已知,P点为待测设的点,其坐标为已知的设计坐标,测设方法如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之测量技术

〔 1 〕计算测设数据。根据A、B和P点坐标来计算测设数据,测站为A点.

〔 2 〕现场测设P点。安置全站仪于A点,瞄准B 点 ,顺时针方向测设角度定出AP方向,由A点沿AP方向测设水平距离即得P点。

〔二 〕建筑物施工高程控制网

建筑物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

附合路线闭合差,不应低于四等水准的要求。水准点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或 外围的固定地物上,也可单独埋设。水准点的个数,不应少于两个。当采用主要建筑物 附近的高程控制点时,也不应少于两个点。高程控制点的高程值一般采用工程±0.000高程值。

±0.000高程测设是施工测量中常见的工作内容,一般用水准仪进行。

如图2A312012-2所示,某点P〈工程±0.000〕的设计高程为H1=81.500m,附近一 水准点A的高程为H2=81.345m,现要将P点的设计高程测设在一个木桩上,其测设步骤如下: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之测量技术

( 1)在水准点A和P点木桩之间安置水准仪,后视立于水准点A上的水准尺,读中线读数A为 “ 1.458m”。

( 2)、计算水准仪前视P点木桩水准尺的应读读数b

b=H2+a-H1

(3)、前视靠在木桩一侧的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当读数恰好为b时,在木桩侧面沿水准尺底边画一横线,此线就是P点的设计高程81.500m.

三、结构施工测量

建筑物施工放样应具备下列资料:

(1)、总平面图;

(2)、建筑物设计说明;

(3)、 建筑物轴线平面图;

(4)、建筑物基础平面图;

(5)、设 备 基 础 图 ;

(6)、土方开挖图;

(7)、建筑物结构图;

(8)、管 网 图 ;

(9)、场 区 控 制 点 坐 标 、髙 程 及 点 位 分 布 图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之测量技术

结构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轴线内控基准点的设置、施工层的放线与抄平、建筑物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等。

建筑物主轴线的竖向投测,主要有外控法和内控法两类。多层建筑可采用外控法或内控法,高层建筑一般采用内控法。

采用外控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时,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首层结构外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采用内控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时,应在首层或最底层底板上预埋钢板,划 “十” 字线,并 在 “十” 字线中心钻孔,作为基准点,且在各层楼板对应位置预留200mm X 200mm孔洞,以便传递轴线。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之测量技术

轴线竖向投测前,应检测基准点,确保其位置正确,每层投测的允许偏差应在3mm以 内,并逐层纠偏。 标高的竖向传递,宜采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垂直量取,规模较小的工业建筑或多层民用建筑宜从2处分别向上传递,规模较大的工业建筑或高层建筑宜从3处分别向上传 递。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检测三个传递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值作为本 层标高基准,否则应重新传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