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狗真的可以降低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率嗎?你怎麼看?

周家純


最近張大夫看到有很多朋友說,養狗可以降低中國人群中的冠心病發的發病率。這個題目真有意思,而且確實有這樣的報道,而且是發在了英文期刊上(Xie ZY, Zhao D, Chen BR,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et ownership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Mar; 96(13): e6466.),我也大致看了一下這方面的研究。下面張大夫就說一說我對這件事的看法。

國外也有類似的研究報道,但這都是流行病學研究,來源是對大規模狀況的調查,而不是說養寵物和心臟病之間的直接聯繫。這種聯繫更可能是間接的。這可能是因為養狗帶來的相關的改變。第一,養狗能夠愉悅人的心情,我們都知道焦慮和抑鬱是高血壓和冠心病發病的一個危險因素。而養狗的朋友,往往會心情比較舒暢,或者發生焦慮或者抑鬱的可能性要低一些,因此,這可能會降低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第二,養狗的患者,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就是遛狗,而且遛狗可能是每天必須要進行的活動,這樣無形之中就增加了狗主人的活動量,這種活動量的增加,恰恰減低了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的發病率。而且由於存在一定程度的運動量,患者的體重可能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而無論是運動還是減肥,均對高血壓患者和冠心病患者有很大幫助。

因此,我認為,養狗和高血壓和冠心病之間的關係是間接的,更重要的應該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養狗只是一個手段。


張之瀛大夫


2017年3月,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謝智勇的流行病學論文《中國人養寵物與患冠心病的關係》(Xie ZY, Zhao D, Chen BR,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et ownership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Mar; 96(13): e6466.)在SCI期刊Medicine上發表。在這裡恭喜他的研究成果能夠得到國際專業期刊的認可👏👍🏻該研究通過對561例人群樣本進行冠脈造影檢查,診斷或排除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並與其寵物飼養史進行相關性統計分析。得出結論:養寵物的人冠心病風險大約可降低50%,其中,養寵物狗冠心病風險降幅近60%。並且,開始養寵物時的年齡越小,每天與寵物玩耍的時間越長,冠心病風險似有越來越低的趨勢。(養寵物超過20年的人冠心病風險降低57%,每天與寵物玩耍超過2小時的人冠心病風險降低75%,開始養寵物時年齡小於31歲的人冠心病風險降低64%。)。這與貝勒醫學院教授格倫·N·萊文,2013年在美國心臟病協會學術刊物《Circulation》發表文章中得出的結論:養寵物,特別是養狗,可能與患心臟病風險下降存在關聯,有著很強的一致性。

於是我們似乎得出結論,養寵物,特別是養犬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兩篇文章均屬發表於醫學專業期刊,具有很專業的受眾群體,也就是說,是給醫務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用的,不等同於醫療規範和指南,其結論有一定的創新性但並不具備普適性,不能作為指導臨床診治的依據。

首先,兩項研究都只是說了,養寵物與冠心病發病率低有一定相關性。但並不意味著養寵物就是降低冠心病的原因。既往國外曾有研究發現養寵物的家庭孩子成才率更高,但通過統計分析和深入研究,發現實際上是養寵物的家庭經濟條件相對更好,同時家庭更加和諧是使孩子更容易成才的原因(同樣的,不養寵物,並且經濟條件好,家庭和諧的家庭,孩子成材率與養寵物的家庭沒有差別!)。因此醫學科學研究中,出現了相關性,並不代表存在因果關係,其內在聯繫仍需要更為深入的研究才能加以認識。也許、甚至在某種內在因素髮生變化後,兩者就不存在相關性了。

其次,研究樣本量很小,容易存在嚴重的統計學誤差,造成結論的不準確。因此這篇文章很難發表在高影響因子的專業期刊上。當然,納入的統計學變量是否充分,遠期隨訪是否足夠(橫斷面研究的弊端),也會造成統計結果的不準確。

因此在這裡,奉勸百姓,不要用專業醫學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作為臨床診治指南,就如同實驗室剛剛發明的藥物,不能隨便自己應用於人體一樣!

當然,本人在這裡必須澄清,自己是酷愛小動物滴。也是一位鏟屎官!

養狗狗可使人們更加富有愛心,精神更加鬆弛,治癒系的小寵物們,往往通過它們的萌態可掬,為我們帶來無限歡樂。同時它們的忠誠也是我們有了很大的精神寄託。尤其是養狗狗的鏟屎官們,每天必須的戶外運動(遛狗),不知不覺中增加了有氧運動量。同時呢,如上所述,養寵物的家庭通常經濟條件尚可,有一定的自主時間,並且家庭和諧比例較高,這都使得該類人群的保健意識和遵從醫囑性較高,也從而使得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降低。而抱著狗狗,天天坐在沙發裡,喝著小酒抽著煙,鹹鹹油膩不忌口,脾氣暴躁心煩惱,那高血壓、冠心病風險一點兒也不會減少。

所以說,如果喜歡,養只自己的寵物,愉悅身心,提高生活質量,提高生活情趣,何樂而不為?但如果不喜歡,或不能養(比如過敏、畏懼),則也可通過別的渠道獲得良好的生活體驗。


心血管守護者貢鳴說


心理、情緒的健康管理確實有助於降低高血壓,心臟病的罹患率!暴躁易怒,緊張,工作壓力大會導致相應的神經內分泌變化,使升高血壓,心臟正性變時變力變傳導的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這些都是高血壓,心臟病的病理生理基礎重要因素。所以說,如果養狗能帶來愉快的情緒,確實有益於身體健康。不過硬要把養狗看成預防高血壓,心臟病的積極因素的話,必須要有大樣本隨機對照實驗的支持,這倒是一個空白!😂


心內科魏強


有道理!

我養過一條八哥犬,養到12歲的時候,狗狗後腿不能走路了,吃藥打針都不管用了,15歲離開了去了,永遠的去了!愛狗,喜歡狗才能夠養狗,

現在人生活水平上升,講究生活質量,不運動就容易營養過剩,心腦血管病就容易發生,養狗狗就不同了,早晚走出去遛狗,走走路全身都動血液循環好,還有,給狗狗餵食,給狗狗洗澡,逗狗狗玩耍,心情都是平合快樂的。好心情,好心態,身體就不生病,有條件養狗的養一條還是很好的,狗狗聰明可愛主人就像對待自己的小孩一樣愛護狗狗,有愛心的人也會愛自己,愛自己就會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心情快樂,身體就健康!


風雲186587086


知足常樂。其它都是扯淡



bashubuzhuzhang


主要是看養什麼狗?養二哈,血壓計可能會爆炸。


清風無雨9


存屬胡編亂造!這樣的狗小編就應該受到處罰!養狗會傳染病毒,如紅班狼瘡病,腥紅熱病,敗血症病,狂犬病毒等一旦傳染很難治癒!北京兒童醫院每年都有上千例病患兒童,被病毒傳染,得了動物病,望大家警惕!希望小編不要胡編亂造狗的故事誤導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