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幾年,衡水中學會不會步黃岡中學的後塵?

曉曉小坐著


沒有人想去用這樣的殘酷的方式去訓練孩子經歷衡水的模式,但是面對國內高考的情況,以及人數的眾多,所以很多一般的普通出身的孩子只能刻苦在這裡刻苦學習。


但是衡水在某種程度上說,給了每一個勤苦的孩子一次翻身的機會。想想如果自己家庭條件不好,和一些富人比起來,自己的在教育其實相差越來越大,他們早早出國上學,到大學以後更是國外的資源可以選擇,但是對於這些沒有條件的家庭而言,只能通過這樣的機會進入國內最好的大學深造,然後選擇更好環境讀書,結交更多的資源,才能讓自己的視野和機會變多,不然或許只能一輩子和父母輩一樣窮苦下去。


但是衡水的模式,相對來說,如果國內高考不斷改革,或許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或許不會像現在這樣紅火。


思維數學小課堂


很多在電視上經常會聽到“登高必跌重”這樣一句臺詞,意思是爬得越高摔的越慘。代入到衡中目前的地位,很容易聯想到以前的“黃岡中學”,黃高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也有著全國冠名、一枝獨秀的地位,巔峰時期絲毫也不亞於現在的衡水中學,但是現在也風光不再,近幾年被衡水中學創造的高考神話給覆蓋了。

所以很多人也在疑問現在的衡中會不會重蹈當年的黃岡中學那樣的覆轍。我一直認為在當前的應試教育模式下,決定一所高中的發展前途的關鍵因素是師資和生源,只要這兩員大將不倒,學校是可以發展的很穩定的。目前來看衡中在這兩者上做的很好,所以我覺得只要衡水中學只要保持現在的模式是很難沒落的。


通過從黃岡中學沒落的原因出發,現階段衡中的身上並沒有這些。

NO.1 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生源

可以這樣說,衡水中學能夠取得現在的成功,與其對學生和老師實行嚴格的管理模式是分不開的,但是更大的原因就是它的生源質量。衡中所招收的學生絕大部分在中考的時候就已經是屬於“精英”級別。而且它是從河北全省中掐尖,還有很多來自全國的其他省市。這點和黃高是很不一樣的,黃高主要是從黃岡市這一層進行掐尖,但是就這一點對於黃高來說也難以實現,除了隔壁武漢市來挖牆腳,各縣區的學校也在對優質生源進行截留,生源質量也遠不如以前。

<strong>

衡中是在全省的範圍內掐尖,而黃高是在全市的範圍內招收優秀初中生,況且衡中在當地是無敵的存在,在生源上根本就沒有對手。優質生源自然會遠遠不斷的流向衡中,招生也逐漸面向全國各地,基本上是集全省之力在打造一個無敵的衡水中學。所以這樣一種良性循環是長久進行下去。至少在生源這方面很難被突破。<strong>

NO.2 優秀師資力量很難流失

利益總是很難讓人一直堅定某一目標的,只有建立一種信念才能讓人在某一道路上長久的走下去。衡中對於教師除了給予在河北地區較高的薪資待遇,也不忘給教師建立一種價值觀,一種對學校的認同感。在衡中給予老師豐厚的待遇和信念追求下建立起來的紐帶無疑是極其穩固的。老師工資待遇高,能夠受到社會的尊重,對老師來說是很大鼓勵。<strong>

衡中針對教師建立的量化評估體系能夠給老師的職業發展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無論你是剛進入衡中的年輕教師還是資歷老道的教師,只要你教的好教的出好成績都是有上升發展空間的。而且衡中現在每個學科教研組的學科體系可以說是建立的相當完善,完善即使某個學科的多名教師離開崗位,它的教學力量也會及時的跟進,也不會導致學校的教學能力發生大幅度的滑坡。這樣一種教研組內資源共享和及時更新的模式保證了教學水平的穩定

再者衡中在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和保護上也是黃高所不能比較的,特別是對那些骨幹教師給予的生活關注和獎勵。據說衡中給予優秀教師的獎勵是年薪50萬外加住房,在這樣大力度的獎勵下,老師又有什麼理由去離開?與此相比較的黃高這些年借了高額貸款用於建設新校區,迫於經濟壓力在一直縮減黃高教師的待遇,在隔壁武漢和沿海強省廣東提供的高價待遇下,很多的骨幹教師都選擇離開。禽擇良木而棲,老師亦是如此。

NO.3 對於國際奧數的依賴性不強

要說黃高在全國成名的源頭應該是“國際奧數競賽”吧,當時的黃高學子庫超和王淞同時被選入當時僅6人的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並且都在國際上取得了獎牌,不單指數學這一學科,在物理和化學等學科上同樣是取得獎牌,在當時奧數成績和高考掛鉤的模式下,黃高每年保送清北的學生都在幾十個以上。<strong>

但是隨著國際奧數和高考成績的脫鉤,黃高很多的優秀教練也在被其他學校挖走,現在的黃高在奧賽上也逐漸談出,很少能夠獲得獎牌。以前發家的優勢現在也基本弱化殆盡,可以說是“成也奧數,敗也奧數”。相反衡中在奧數的依賴性不強,原先也不像黃高那樣依靠國家奧數才聲名遠揚的,它是硬生生在高考大戰中脫穎而出,它依賴的是應試教育模式下的高考,是優質的生源和雄厚的師資水平。

NO.4 是應試教育模式完美的貼合者

其實在管理模式上,衡中和黃高之間也是存在很明顯差異的,黃岡中學對於學生學習時間的管理並非是像衡中的那樣嚴苛的軍事化管理,而是將大部分的時間交還給學生自己把握,同時黃高也給學生提供很多的課外活動。所以和衡中的學生相比,黃高的學生應該是會生活的更加歡快。在這點上黃高可能更多的實行一種素質教育。<strong>

但是在當前的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實行素質教育無疑會造成多方面的衝突,其結果必然是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相反衡中對學生和老師執行的量化管理模式是最貼合應試教育的,並且一直以來也在實行這樣一種模式。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實行合適的配方才會發揮最大的功效,所以衡中成功了。其實黃高的衰落也並非只是因為素質教育,只能說它對於應試教育的執行的管理模式不如衡中的好。<strong>


所以,有河北省內無敵的生源質量、歸屬感極強的教師隊伍和最貼合應試教育的量化管理模式,只要當前應試教育的根本不發生質變,衡中的領導層決策不發生重大偏差。如此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基本上黃高有的衡中都有,黃高沒有的衡中也有,所以我認為這樣的衡中是很難會重蹈黃高覆轍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作為一個湖北黃岡人,我認為黃岡中學和衡水中學都屬於縣城中學。這裡的縣城中學是指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興起的超級中學。

經過多年的經驗表明,很多縣城中學都變“低調”了,省城中學都崛起了。


下面聊聊衡水中學。

目前,衡水中學是一所超級中學,依舊風頭正盛。在河北省內,它是第一。在全國範圍內,它也能算得上全國牛校。這樣一所名校在中國其實很多,比它好的學校也有。衡中能夠成為話題級的學校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嚴格意義上來說,它是一所縣城中學。

如果河北省最好的學校是石家莊一中,那麼大家自然會認為理所當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很多省份最好的學校基本上都在省城,直接以省會為名,什麼附中(如湖北省武漢市的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什麼一中(如貴州省貴陽一中)之類的。


對於無數的縣城中學來說,衡中是神話。這些縣城中學的校領導可以說時刻都在琢磨著衡水模式,並且希望能夠將衡中模式成功複製過來。

衡中模式的成功,讓無數縣城中學看到了希望,至少指明瞭一條出路。



這個模式的意義在於,如何在教育資源相對落後的情況下,實現學校自身的發展和學生的教育培養。





在衡水中學成名之前,我國同樣有兩所現象級名校,湖北黃岡中學

江蘇啟東中學。當年這幾所學校在教育界可以說是颳起了一股旋風,縣城中學幾乎頂禮膜拜。原因很簡單,這幾所學校也全都在存在於類似縣城的地方,他們也可以算是縣城中學

北京的人大附中好不好?答案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以人大附中為代表的省城中學模式可以複製嗎?不用我說,大家也都明白,並不可以。縣城中學根本不可能具備人大附中等省城中學的資源和條件,即使嚴格如衡中,依然是不可與人大附中等省城中學相比較的。

注:上文中“縣城中學”並不是指縣級中學,而是下得新定義。所以大家也不要留言“衡中是不是縣級中學”。小編才疏學淺,敬請諸位看官指點一二。

你有什麼看法,到下方發表評論。


L學長說


估計吧,在強壓下的學校的學生都是一群學習的機器。河北的衡水中學,湖北的黃岡中學,(黃岡試卷相信大家做過吧,簡直就是初高中的噩夢啊)

說說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簡直就是比當兵的還要辛苦,隨處可見的標語,以及衡水中學的學習氛圍,網傳一張衡水中學的作息圖,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早讀7點吃早餐。。。(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找找)連排隊打飯的時候都有人拿著書看或者是背單詞的,可謂是爭分奪秒的在學習啊,這種學習的精神當然是值得學習的。

但是這種模式下出來的學生全部都是學習的機器,心理和身理的壓力得有多大啊,衡水中學的學生自殺案例也是不少的,這種模式還要推廣到全國的話,小編第一個是不贊成的,這種模式只適用於衡水吧,全國的教育資源情況也是參差不齊的,好的地方自然不需要這樣的做法,為了高考這樣,話說360行,行行出狀元,高考也不是唯一的一條道路啊。


愛在南昌


到了這種影響力級別,看衡中是否有未來,應該看這個社會的精英階層對這所學校的態度。我覺得衡中這類學校從來不受精英階層青睞,受青睞的是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和北京四中這類。人大附中的學生組成我不清楚,但是大家都能猜到。此外人大附中的校長是國務院參事,能直接向最高層建言獻策的人。

現在教育體系裡,能和古代國子監祭酒這個官職等同的職位,最近的應該就是人大附中校長這個附加職位吧。相比之下,衡中的校長弱爆了。所以,精英人群真的不青睞衡中之流。順應應試教育規則的怪胎和翱翔於現實社會的健兒根本不是一回事兒。衡中註定在將來默默無聞。

如果普通人想出人投地,衡中仍然是最靠譜的選擇。現實如此,我徒喚奈何。衡中的確能榨乾你的潛力,讓你進入你的智力能達到的最好的大學,奮鬥的起點更高。這種先發優勢,是我一個一般二本畢業的人垂涎三尺的。

但是,如果你達到成功的人生,除非你有做題的另類愛好,衡中不是最佳的選擇。且看兩校近二三十年的知名校友名錄,就能發現,兩所超級學校雖然很能助力學生考清華北大,它們真的不怎麼造就人才。百年黃岡,都靠幾十年前的校友撐門面,衡中歷史短,也叱吒二三十年了。可惜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年輕頂尖人才,好像沒出自這兩所中學的。也沒有成功的校友感念學校的栽培大筆捐款的報道。

衡中現在就過時了

衡中發展出的體系,是為考清華北大定的。但是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讓清華北大不再是學子們的最高選擇,在它們上面還有世界名校。

衡中是高考制度產生的怪胎,但是在社會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高考的影響權重在降低。中國很多學子不高考。例如,南京一個學霸班,只有21人參加高考,其它學生都被提前錄取。在素質教育越來越受重視的當下。素質的培養需要的土壤,是在中心城市豐厚還是在偏僻的衡水豐厚?不言自明!

多餘的話

我以一個段子結束這篇文章:

一個老農說:我們永遠跟不上城裡人。我們好不容易用衛生紙擦屁股了,城裡人卻用它來擦嘴了。

對於教育的追求和投入,這樣的差距同樣存在。這就是衡中和人大附中的區別。


英語學人


黃岡中學是應試教育的開拓者,全國範圍內最先開始實施應試教育,以絕對軍事化的管理讓學生的時間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在當時的環境下,黃岡中學成功了。大批大批的學生考入全國重點高校,更是更為了清華北大的後花園。在那個時候,黃岡中學達到了巔峰,成為了全國教育的標杆。



黃岡中學是應試教育的開拓者,而衡水中學卻是把應試教育發揚光大,讓應試教育這個詞語深入人心。以後一說到應試教育想到的就是衡水中學,而不是黃岡中學。當然這其中也有黃岡中學沒落的原因,稍後我們再討論。

衡水中學和黃岡中學都是應試教育的領頭者,兩者之間自然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軍事化管理,比如掐尖教育,所錄取的學生都是最優質的生源,在三年的時間裡這些生源經過衡中和黃岡中學的洗禮達到質變,最終實現了高考的飛躍。



這兩者的培養模式是如此的相像,黃岡中學已經沒落了,是不是再等幾年衡水中學也要步入黃岡中學的後塵了呢? 黃岡中學沒落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喪失了高考命題的資格,另一個是優秀教師和優質生源的流失。

反觀衡水中學這幾個原因一直都不存在。衡水中學一直以來都沒有高考命題的資格,也就沒有喪失資格的說法。而對於優質生源這方面,衡水中學比黃岡中學過猶而不及。黃岡中學優質生源只是面向全市,而衡水中學的優質生源面向的是全省,甚至全國。對於優質生源的把控,衡水中學一直都是穩穩當當的,生源只會越來越好。並且衡水中學已經形成了一個金字招牌,優秀的生源會自己源源不斷的過來,因為衡水中學的成績擺在那裡。

對於教師的福利待遇,在衡中的老師可以說是全國最好的。衡水中學一直致力於提高老師的待遇,以此來留住優秀的師資力量。除了基本工資以外,學生考上重點大學,學校也會給任課老師發放獎金。以衡水中學重點大學的升學率來算,一個老師能夠分到的獎金有多少就不用明說了。

衡水中學儘管一直被社會上的一些人聲討,說它只會壓制學生,讓學生成為一個考試的機器。但是不可否認,衡水中學每年的高考成績,它的模式讓更多的孩子能夠進入到更好的大學中去讀書。一邊是主流媒體的反對,一邊是家長爭先恐後的把孩子送進去讀書。只要高考以分錄取的模式不改變,衡水中學就不會滅亡。


唯一能夠威脅到衡水中學地位的也只有那些以素質教育為理念辦學的幾所高校,那幾所高校也是主流媒體所頌揚的。比如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四中等高中。它們崇尚素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多元化發展。它們的目標已經不是國內的清華北大了,而是國外的常青藤高校。

但實際的情況是,中國有幾所素質教育的高中,又有多少學子能夠進的去。相對比之下,衡水中學的門檻更低,適應力更強,更容易在我國的土地上開枝散葉。


大三老學長


必然的,沒有哪種教育是一成不變的!


精神家園001


(代答)我是衡水的一個初中生,我只知道,我只要努力,我就能上衡中,上了衡中我就有極大可能考上全國一流大學。——那麼,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四中?甚或石家莊一中,對我來說,那是天,我夠不著摸不著,這些天爺爺地奶奶也不會正眼看我一眼。叔叔阿姨們,不知我說錯了沒有。


146267826


衡水中學步黃岡後塵是必然的!

1.衡水中學之所以成為超級中學,最主要的是全省掐尖,去年石家莊、保定、邯鄲教育局都發文或限制或禁止衡中在本區域招生,如果這項措施被其它地市學習,衡中全省掐尖將不復存在,沒有了優質生源,7三年時間就會淪落。

2.衡中除了生源外,唯一的秘訣就是刷題,不像人大附中那樣有無法超越的硬件和師資,所以很容易模仿,2018年河北文理科高考狀元分別花落精英和石二,是不是一個信號?

3.教育產業化會帶來GDP的增長已經讓各地市有所反應,其它地市的模仿學習+強勢打擊會加速衡中的衰落。

4.衡水模式的創造者,李金池先生加盟精英中學無疑是響了精英崛起的號角。


語文路老師


作為一線高中教師,對這個問題,我有一定的發言權。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條件得到巨大改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是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教師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優質學校的建立和發展更是需要各方面的條件支撐。因此,短時間之內,優質教育資源非常稀缺。這就導致了家長對優質教育趨之若鶩,而各地也以高考為指揮棒,以各種高壓模式,榨取學生的每一分鐘時間,還要各種洗腦,美其名曰不苦不累,時間白費。學生的時間精確到以分鐘為單位。我個人是非常反感這種完全把學生當機器使用的應試教育的。即使高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些學生大學以後還能健康成長嗎?他從內心來說不會痛恨嗎?這種人生,並不完整。學生累,老師更累。而且在全國起了很壞的負面作用。我認為合理的學業負擔是正常的。但是依靠壓榨學生和老師的每一分鐘時間來追求所謂的政績,是完全不合理,也不會長久的。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